时间:2024-05-15
赵晓荣 高媚 员雅静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2--01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多发于老年人群,疾病具有病情发展迅猛、致残率及病亡率高等特点,如何对其进行有效预后是一难题[1]。本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預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其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59~71岁,平均年龄(66.4±3.8)岁。所选择患者经过检查后,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过知情同意书,对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①健康教育。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护理措施等相关知识。对于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要积极与其家属进行交流,并进行宣教与指导。②心理护理。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发病较急,在短短几分钟或者几小时内病情便会发展到高峰,会给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意识清醒患者,嘱咐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可能避免情绪激动现象出现。对患者由于疾病或者治疗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行安抚、疏导,根据其受教育的程度选择适合的交流方式。列举出成功的案例,增强治疗信心,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③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定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如心率、血压、意识等,并观察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在使用降低颅内压药物时水电解质的实际情况,避免对肾功能造成损伤以及出现低血钾症状,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抢救[2]。④用药指导。对患者或者家属讲解用药方式、剂量、次数、可能出现的药物反应,进而提高用药依从性,并将血压控制在适当范围。⑤饮食护理。嘱咐多摄入富含营养、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限制食盐的摄入,控制脂肪摄入量,防止肥胖,吞咽呛咳者可采取30°仰卧位,选择有适当黏性,不易松散的食物,必要时可留置胃管进行鼻饲饮食。⑥康复训练。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如发音训练,遵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并且行鼓励式教学。吞咽功能训练,在训练之前,使用漱口水清洁口腔,并尽可能的将痰液咳出,在日常生活中可按摩舌肌等,行吹气训练、咀嚼训练。行肢体功能训练,比如将手指进行屈伸或者上翻,弯曲肘部等[3]。足趾、足踝进行前后左右移动训练,膝关节弯曲与伸展、旋转训练,如果病情允许,应当尽早进行,训练过程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负荷过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手法按摩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针灸护理。针刺操作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取手三里、合谷、曲池、足三里、昆仑等穴位行针刺,进针深度保持在1.5cm左右,15~20min/次,1次/d。在进行针灸之前,讲解其好处以及能够达到的治疗效果,最大程度消除对针灸治疗的陌生感,取得信任。在过程中严密观察身体情况与反应等,若存在晕针、弯针等不良情况,与主治医师共同采取相应的措施。针灸完毕后,及时帮助患者穿戴衣服与整理,规范清洗并消毒针灸工具。②按摩护理。选择手三里、曲泽、天府、昆仑、足三里、眼穴等穴位进行按摩,使用食指、拇指进行按压,或者滚动式按摩,遵循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由轻到重的原则。20~30min/次,3~5次/d。在按摩过程中需要询问患者的真实感受,力度大小是否合适,既要让患者感到舒适,又要起到功能康复的作用。
1.3 评判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生活能力采用BI进行评判,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进行评判。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BI(32.17±9.87),治疗后(38.47±4.76),治疗前Fugl-Meyer(27.63±12.55),治疗后(37.02±0.03);对照组依次为(32.30±10.30)(19.99±5.44)(28.00±13.50)(12.20±0.93)。两组患者治疗前BI指数差异不明显(t=0.060,p=0.952),Fugl-Meyer指数差异不明显(t=0.133,p=0.894);治疗后观察组BI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t=16.958,p=0.000),Fugl-Meyer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t=176.937,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通常会导致脑底部的小动脉出现病理变化,进而出现出血或者缺血、坏死等,还可使血管壁强度降低,出现扩张,并形成动脉瘤,当患者情绪激动时、过度的体力劳动等,会引起血压迅速上升,导致血管破裂进而出血,引发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加之我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发病率也逐年增加[4],此疾病的致残率、病亡率较高,存活的患者可能会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不仅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还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严重负担。
要想更好的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尤为关键。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帮助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用药及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等,能及时了解患者康复进程,并保证患者安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并根据患者的实际体质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不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还选择足三里、手三里、曲池等穴位行针刺,并对肢体进行手法按摩,达到通经活络,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的目的,从而改善肢体麻木等情况,加快功能康复进程,提高肢体功能康复水平[5]。
综上所述,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王静, 张勤, 崔璨,等.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1):1518-1520.
方玉瑾. 对围手术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6):40-41.
翟秋影. 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15):154-155.
谢延丽.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 2016, 24(5):107-108.
娄志香.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6):174-17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