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王淑荣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按照每组40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心律失常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试验组卧床时间以及住院耗时显著少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心律失常率,避免临床并发症的出现,护理效果明显。
【关键字】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常常会伴随出现心律失常等临床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存带来很大威胁,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想有效提高该疾病的临床疗效,就必须要重视相关护理工作,通过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临床疗效的提高。循证护理作为最近几年兴起的临床护理方式,能够实现对患者的动态、连续、科学、全面护理,该护理模式对患者入住医院、临床治疗经验以及常规护理手段等进行有效结合,护理效果十分明显[1]。本次研究对近几年本院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循证护理干预,探讨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将详细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为38岁~77岁;试验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本组患者年龄为39岁~78岁。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诊断均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相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病情观察、心电监护以及健康指导等常规手段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详细护理方法如下。
1.2.1 病情观察
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1 d内很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等临床并发症,所以,必须要对患者实施24 h心电监护,做好各项抢救准备工作,确保患者发生紧急症状时能够及时接受治疗。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异常、脉搏异常等现象,第一时间发现意外事件,并及时报告主治医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1.2.2 严格给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给药,因为心律失常大部分发生在上午5点到中午12点之间,所以,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协商,尽量将给药时间安排在上午5点,假如1 d之内需要进行多次给药,则应该征得患者的同意,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现阶段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药物有抗凝药物以及溶栓药物,护理人员应该将此类药物的药理机制以及使用方法详细解释给患者及其家属,让他们了解该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及可能会引发的不良反应。给药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患者皮肤状况以及神志变化等,如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1.2.3 基础护理
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皮肤护理以及口腔护理,保证患者皮肤、口腔环境的清洁,尽量避免对皮肤产生摩擦,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协助患者进行翻身,防止压疮的产生。针对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做好保暖护理,并防止患者因肢体过度受压而产生畸形现象。针对意识清醒且病情较稳定的患者,应给予科学指导,引导患者开展有效的早期功能训练。针对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其肠蠕动相对较缓慢,常常会发生便秘,患者在排便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用力过度造成脑出血,所以,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食用水果和蔬菜,避免便秘。针对便秘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视情况进行灌肠治疗,或者考虑使用缓泻剂进行治疗。
1.2.4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急,患者很容易出现无助、沮丧等不良情绪,因为担心会给家庭带来拖累,再加上经济上的压力,有些患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重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有2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10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发率相对较高,病死率超过49%,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工作具备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很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等临床并发症,单纯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循证护理干预通过促进科学研究结果、病人真实意愿以及临床医疗经验的有效结合,能够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挥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为该疾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疾病的诱因进行分析,针对患者临床症状开展全面观察和监测,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有效避免了医疗纠纷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有效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的提高,大幅度降低其心律失常发生率,缩短其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而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应用价值很高。
参考文献
[1] 刘 云.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4(11):74-75.
[2] 刘立新.循证护理和心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1,14(06):87-8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