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麻风病治疗中并发氨苯砜综合征1例报告

时间:2024-05-15

孙德伦 张健 李明荔 古明宏

【中图分类号】5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1

以氨苯砜为主要药物组成的单用或联合应用于麻风病的治疗已有百年之多,该药对麻风病治疗的有效性对减低病患者的痛苦、遏制麻风病疫情持续漫延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不少,如常见的麻风反应,给治疗增加了不少的安全风险,特别在近10年来逐渐认识和报告的“氨苯砜综合征”,更是容易危及患者生命[1]。为探讨氨苯砜综合征的诊治要点,现将所遇的一例患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一、病历摘要

患者梁某某,男,40岁,布依族,已婚,家住独山县基长镇某村。因颜面部蚁走感2年多,伴渐进性双眉脱落,双手臂多发皮下结节1年多于2015年2月到我县疾控中心就诊。来诊时自诉2年前颜面部逐渐出现蚂蚁爬行的感觉(即蚁走感),习惯性用手揉搓一下会短暂消失,但不久又会反复出现,并且感觉有逐渐加重的情况,因不知是何原因没有引起重视,也未到医院就诊过,大约1年前发现有双侧眉毛脱落现象,到我县某综合医院求治,病情没有明显好转。3个月前自感颜面部蚁走感和双眉毛脱落情况呈现加重趋势,且伴有颜面潮红,双上肢前臂、前胸部有多个皮下硬结后自行到我州级某综合医院求治,该院高度怀疑麻风病后报我州疾控中心,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州疾控中心指导该患者到我中心就诊。体查可见患者双侧眉毛完全脱落,颜面潮红,双脸颊和眉弓、鼻尖部皮肤有暗红色弥漫性侵润,边界不清,在左下颌、双上肢前臂部有多个0.5—3cm大小不等的暗红色结节和斑块,无压痛,浅表感觉缺失,左侧耳大神经和双侧腓总神经明显粗大,稍压痛,皮肤组织液检查,细菌指数(BI)为1.5,结合病史、症状和体征,该患者确诊为麻风病(BL型)。经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后于2015年3月4日对患者实施MDT—MB抗麻风治疗。

二、该病例并发DDS综合征的及时确诊

我县现行针对麻风病治疗是施行居家观察方式进行,治疗过程中可施行委托家庭成员或村医、镇级医院防保人员监督管理,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全程跟踪,治疗药品由县疾控中心管理,定时发放,一般情况是每次发放1板(28天次),便于对治疗过程进行定期检查。该患者从3月4日开始按我中心麻防专业医师要求服药治疗,当患者自行服药到3月25日第22剂次时,出现发热伴全身不适,晨起双眼睑略有浮肿,即自行停服抗麻风药,并在本村卫生室按一般感冒治疗,经村医常规性治疗前后5天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此时我中心专科人员在电话随访服药情况时已经得知患者病情,并叮嘱患者继续停用抗麻风药和到医院进一步诊治,患者又自行到镇中心医院住院治疗三天,病情持续并有加重趋势,高烧不退,体温38—39℃,后急转入县级综合医院住院治疗,4月9日患者入院第二天,我中心麻防专业人员到医院访视患者,查见患者颜面、全身稍有潮红,呈发热状,体温高达39℃,脸部四肢有轻度浮肿,全身未见明显皮肤损坏现象,室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有明显肝肾功能损坏指标,结合患者近2周病情进展情况,我们初步判断患者可能并发氨苯砜综合征(DDS综合征),并将诊治意见与医院医师进行交流,治疗用药上注意保护肝肾功能,维持体液水电平衡,退烧及相应对症治疗,并建议可考虑加用激素类药物甲强龙,同时将初步诊断意见向州中心麻防专家作汇报并请求会诊,同时采血样送山东省皮肤病医院进行HLA—B*1301检测。4月13日患者入院第五天,持续发烧,T39.1℃,神智时有恍惚现象,双下肢开始出现暗红色成片丘斑疹,其他未见明显异常病理体征,州、县级麻防专家会同医院感染科人员共同会诊,根据该患者服用抗麻风药22天后出现持续发烧、肝肾功能严重受损,一般性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发展到2周左右出现了皮肤损坏现象,综合上述三个方面因素,明确诊断为氨苯砜综合征(DDS综合征),治疗上强调在原有基础上继续使用甲强龙(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前三天已经使用了每日160mg,从现开始每日80mg,一次静脉滴注,二天后患者病情明显减轻,五天后甲强龙每日40mg减量,七天后患者感觉基本恢复正常,十天后(4月20日)复查肝肾功能显示正常,双下肢暗红色成片丘斑疹基本消退,皮肤残留少量剥脱性皮损痕迹,4月26日复查肝肾功能,显示正常,患者出院进行家庭休养,自行服用肌苷片类保肝药物,1月后(5月26日)再复查肝肾功能,结果显示正常,送山东省皮肤病医院进行的HLA—B*1301检测结果为阳性,进一步佐证患者并发苯砜综合征(DDS综合征)诊断成立,并根据疗程需要采用RFP+B633方案继续抗麻风治疗,现已完成全疗程服药,等待条件具备即可判愈。

三、论讨与体会

氨苯砜问世并应用于麻风病治疗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在麻风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对麻风菌的特殊治疗效果让麻风病的可治愈成了现实。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又成了新的研究课题。最早报告氨苯砜综合征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以后逐渐引起重視,相关的报道和研究也不断出现,该综合征潜伏期不一,可在2—12周,但多在4—6周发病,故有“5周皮炎”之称,发病在1—3%之间,其共同的特征是中高度发热、皮肤软组织受损(主要是皮疹皮炎)、内脏重要器官受累(主要是肝肾功能受损)三联征,发生的机理较为复杂,与地区分布、民族、人种、遗传因素有普遍相关性,早期在对DDS综合征的认识不多的时候是把该综合征纳入服用氨苯砜的后发生的一般性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处理,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大量病例的报道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人们对氨苯砜综合征逐渐有了更多的了解,基本认识到其发生的机理主要是服用氨苯砜后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羟胺类物质对机体引起的一系列超敏反应,对患者危害极大,国内普遍报道死亡率在6%左右,国外个别文献报道有高达11—13%的,给麻风病的治疗带来了不少的难题。但进入本世纪,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政府对消除麻风病工作的高度重视,麻风病防治队伍的强化和科研协作,如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开展的HLA—B*1301检测项目,对有效预防氨苯砜综合征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一级预防作用。

本文报告的病例发生在服药第3周,发病后约1周确诊,病情进展快,在村、镇就医时呈持续高热不退,到县级医院时肝肾功成能受损程度重,皮肤损害情况逐步出现,并有轻度意识模糊现象,属危重病例。但在针对该患者的救治中,我们的麻风病专业防治人员在给患者服药前的告知工作到位,患者出现感冒样不适时能先自行停服抗麻风药,最大限度降低了药物对机体的进一步损伤,当患者转到县医院时我们基本确定DDS给合征的可能性,并建议临床医师开展相应的救治工作,再加上在得到上级专家的会诊意见后及时足量地应用甲强龙,为患者迎得宝贵的救治机会,使患者在前后5天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避免了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麻风病是个古老的慢性传染病,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曾长期被列为可怕的“不治之症”,麻风病患者一直饱受病情的折磨和社会的歧视[2]。氨苯砜的问世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于麻风病的治疗,为全球有效控制麻风病疫情,减低麻风病给人类带来的病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药物带来的负面危害又给我们增添了新难题,我们对本例DDS综合征的有效处置正是我们能积极应对新难题的成功实例。

在对本病例的成功处置中,我们能较早意识到患者是DDS综合征,主要得益于我们在2014、2015连续二年均有麻防专业人员参加了中国麻协召开的西安、广州年会,能亲自聆听国内众多麻风病防治顶级专家的现场讲课,对DDS综合征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了更多的积累,提高了我们应对DDS综合征的防治意识、处置能力和救治水平,自感受益匪浅,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陈贤义等.麻风病防治手册[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45—51.77—82.

张学军等.皮肤性病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8—80.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