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临床输血应用

时间:2024-05-15

羊措

【中图分类号】R3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2

引言

随着临床医学发展,对血液需求日益增多,安全血液这一战略性问题愈显得突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新世纪初提出安全血液的战略,其战略目的是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在确定艾滋病、病毒性乙型、丙型肝炎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后,安全输血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对输血安全更为关注。

1 临床输血注意事项

1.1 临床应减少或避免输血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临床医师和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图1所示),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引起贫血的疾病有很多,但不是所有贫血疾病都必须输血,通过预防和早期诊治贫血及引起贫血的疾病,可以避免输血或尽可能减少输血。

1.2 医务人员在输血过程中的防护

众所周知,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虽然临床输注的血都是经血站检查过的,但有些还不为人知,未被发现的疾病有可能存在,所以医务人员在输血过程中的防护是必需的。医护人员应在操作前严格洗手或消毒,并带好口罩、帽子,必要时带一次性手套操作,操作后必须洗手。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血液渗漏、溅出等情况时,应先用含有有氯的消毒剂消毒污染部位或物体表面,再用流动水清洗。若血液溅入眼内,则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接受医学观察。凡医护人员患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的应暂停从事临床输血操作。

2 成分输血的临床意义

成分输血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的制品,如浓缩红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新鲜液体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冷沉淀、全血等。根据受血者的病情,需要什么成分就输给什么成分。成分输血的本质是科学合理用血,推行成分输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2.1 治疗效果的提高

成分输血是受血者需要什么成分就补充什么成分的输血方法。可将血液提纯得到高浓度、高疗效,便于保存和运输的血液成分,并可把多个献血者的同一血液成分混合在一起,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列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所需的血小板就是通过将多个供血者的血小板提纯后得到的。

2.2 節约血液资源、利于保存。

成分输血使每份全血制备成多种血液成分,使一个供血者的血,可用于多个患者很大程度的节约了血源。成分输血也容易保存,因为不同的血液成分有不同的最适合的保存条件,如红细胞悬液根据抗凝剂的不同可保存21天到35天;普通的冰冻血浆可保存四年以下,全血中的血小板24小时就会丧失功能,而手工或机采的血小板可保存长达五天,所以成分血有利于保存。

3 发生输血反应时应采取的措施

医护人员在输血过程中,应时刻观察病人的情况,如怀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在积极治疗施救的同时,应做以下检查:

第一,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血型,用保存于输血科冰箱内的病人与受血者血样重测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第二,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做进一步鉴定,同时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第三,如怀疑是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鉴定。

4 结束语

输血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对对挽救病人的生命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输血同其他的治疗措施一样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尽量采用成分输血以科学合理用血,并做好输血的观察及护理,为患者的生病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石丽娟,吕素梅,朱丽莉,等.成分输血的现状与发展[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5(1):46.

安万新.合理用血保证输血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5):329;

郭振光,温海霞.安全有效的输血及其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64-65.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