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韩振:为何群众对扶贫工作“有获得却无感”?

时间:2024-04-24

■《半月谈》评论员

近年来,不少地方扶贫工作的推进,偏于重视指标数据的“高大全”,惯于发力硬件“撑门面”,却忽视了治理“软件”的更新,结果往往导致扶贫工作做了不少,却无法赢得群众的认同,甚至出现“有获得却无感”等怪象。

扶贫,只有找出致贫的深层根源,才能有的放矢。不少地方的扶贫,往往只看到了表象,扶贫“药方”也限于抓工程、找项目。然而,修路固然重要,贫困村的生活并不是路通即可百通;产业固然是抓手,贫困村的风气也不会因为腰包鼓了而必然改观。群众的精气神怎么立起来,乡村的治理经怎么念得好,乡土文化的“根”与“魂”如何重新在人们心中焕发生机,同样是扶贫过程中必须深入思考的根本问题。

在脱贫攻坚一线,“失治”带来的“失志”已经有值得警惕的苗头。一些扶贫干部“吐槽”,村里最害怕的是开会,要靠发“人头费”来攒人气。结果,会场倒是有人了,但没人在意会上讲的是啥……

一事虽小,可以喻大。脱离了基层治理的有力支撑,扶贫工作有可能陷于一盘散沙的境地。只有抓住基层治理的“牛鼻子”,让脱贫工作成为重塑乡村精神面貌的思想工作,我们的扶贫事业才能在收官期走得更实、走得更稳。

抓好乡村治理,关键要在“理”字上下功夫。这个“理”,首先表现为制度理性的日常形式,具体而言就是行事议事的规则、沟通相处的规矩。不止一个村子的风气转变告诉我们,乡村治理仅凭“和事佬”是不行的,乡土中国,并非与制度理性完全不兼容,有力、有据、有针对性的制度措施,正可让治理发挥乡土文化重启“发动机”的效用。然而,乡村治理又不能只靠硬邦邦的一个“理”字。讲理重要,讲得入理更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的基层干部对乡土实情多一些理解,对乡亲的心声多一些倾听,充分了解贫困地区“落后”的复杂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