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针灸与物理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的效应比较探讨

时间:2024-05-15

田国杰

【摘要】目的:对比针灸和物理疗法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全部符合我国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疾病的临床判定标准,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均分,第一组患者为对照组,其在治疗时采用的是物理疗法进行治疗,患者人数为30例,第二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的是针灸治疗,患者人数为30例,在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不具有明显的差别,但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频率以及患者的治疗完成后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要明显由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義,即P<0.05。结论:对于慢性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疾病,其采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复发情况更低,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频率也会大大减少。

【关键词】针灸;慢性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物理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2

对于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疾病,其在当前的针灸科和骨科等临床治疗部门中是最难以进行治疗的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表现为从T12棘突知道患者的臀裂位置出现区域性的疼痛,且这种疼痛症状找不到对应的原因。另外,但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在一段时间后会自己得到改善,这使得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受到患者的质疑,尤其是我国的传统针灸治疗方法。在本文中对当前的物理疗法和针灸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下面是具体的报道内容: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于本次研究,其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得知,其全部符合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疼痛疾病的临床判定标准,且这些患者的病史在1年以上。对这些患者的年龄进行统计得知,其全部分布在18到72岁之间。将由于感染等因素导致的患者下腰背疼痛病理排除。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均分,第一组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19,其平均年龄为57.6岁。第二组患者为观察组,其男女比例为14:15,平均年龄为55.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数据差异,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对于观察组患者,其治疗过程中采用的针灸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首先需要采取合适的仰卧位,然后由治疗医生选取患者的双肾俞穴和阿是穴等穴位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针灸所选用的为2寸长的毫针,在针刺治疗时需要将毫针直刺入患者穴位1.5寸距离,而对于一些肥胖的患者,治疗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刺入距离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医生采用轻提重插的行针手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以患者感觉到酸胀感为止,然后留针30min,且在留针过程中,治疗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间隔行针,每次的间隔时间控制在7到10min左右。然后是灸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患者留针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用点燃的艾条对患者的命门穴和腰阳关穴进行灸疗,对于每个穴位,其灸疗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而对于对照组患者,其采用的是物料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通过TDP仪器对患者进行8min的照射治疗,帮助患者放松下腰背部位,然后通过疼痛点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患者进行20min的治疗,对于电刺激的强度,其控制在患者能够忍受的范围内,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对于两组患者,其治疗频率为每天1次,每次的治疗治疗时间控制在35min以内,一个疗程治疗为5次,在患者每个疗程治疗完成之后,需要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然后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治疗完成之后的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需要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复发情况,并对患者临床治疗中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对于本次研究,其采用的是SPSS18.0软件的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明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其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频率以及复发情况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及其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对于观察组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次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患者的复发率也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面是具体的统计数据:

3.讨论

在现代医学中,其认为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是由于患者的下腰背存在多处小的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损伤逐渐导致患者的椎间关节出现退行性变化,然后由于患者的反复创伤导致患者出现不稳定性的疼痛。而在中医中认为腰疼是一种疾病,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肾虚是本,而外邪和外伤等则是标,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导致患者的疾病反复发作。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针灸治疗方法和传统的物理疗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性相差不大,但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针灸治疗方法的患者治疗次数要明显少于物理疗法,这表明中医针灸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时间要更少。此外,通过中医针灸治疗,患者治疗完成后的复发情况也要低于物理疗法,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参考文献

[1]刘伟,江蓉星,陈子锴,梅路.非特异性下腰痛病因与治疗方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05):146-148.

[2]李周,蒋丽琴,许婷婷,孙莹,郑洁.干扰电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J].中国康复,2014,(06):457-458.

[3]彭小文,张盘德.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病因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0):1009-1012.

[4]金建军,徐亚莉.推拿加腰背肌训练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及其机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77-7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