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沈玉会+鲜蓉华+刘利
【中图分类号】R47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6)11-0-0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穿刺插入导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段的方法[1]。PICC作为一条长期、安全、无痛性的通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特别是在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全胃肠道外营养中得到广泛应用。规范的置管操作技术和管道维护是决定导管留置时间长短和并发症发生率高低的关键[3]。我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共109例早产儿应用PICC.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109例,体重<1kg7例,1—1.5kg97例,>1.5kg5例;年龄1—10天,平均5.8天;男49例,女50例;其中经贵要静脉置管103例,经耳前静脉置管1例,经正中静脉置管3例,经头静脉置管2例。
2 常见问题:出现堵管7例,出现导管滑脱3例,出现正压接头渗血渗液3例,输入不畅6例,导管异位17例。
3 处理方法:
3.1.1 出现堵管:肝素液或尿激酶溶栓,回抽导管血凝块并弃去。
3.1.2 出现导管滑脱:消毒并及时更换无菌敷贴。
3.1.3正压接头渗血渗液:更换正压接头并消毒。
3.1.3 输入不畅:连接器与导管之间无法摆放成弧形,避免成角。
3.1.5导管异位:进入头部静脉或同侧腹壁静脉的导管外拔至腋静脉, 进入过深的导管外拔至理想位置即可。
2.出现问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堵管
1.1原因
1.1.1 输液泵电源接头松动,导致 输液泵断电。
1.1.2 输液泵出现报警,主管护士处理后未及时启动输液泵。
1.1.3 输液泵本身出现问题,显示运行输液,实际上未运行输液。
1.2预防:加强主管护士的责任心,勤巡视病房,及时发现断电及输液泵故障等。
2导管滑脱
2.1原因:固定导管柄的无菌敷贴松脱,未及时更换。
2.2预防: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情况,正确固定导管,发现无菌敷贴松脱时,消毒并及时更换无菌敷贴。
3.正压接头渗血渗液
3.1原因
3.1.1 正压接头与导管连接处松动。
3.1.2 冲管后正压接头内的活塞为正常弹回到位。
3.2预防:随时观察正压接头与导管是否正常连接,发现连接处松动或活塞未正常弹回,消毒并更换正压接头。
4输入不畅
4.1 原因:体外导管留置过长或过短,导至易形成角。
4.2 预防:早产儿导管体外留置长度适宜,一般2cm即可。
5导管异位
5.1 原因
5.1.1 在送入导管的过程中摆放体位时机不对或穿刺侧上肢与躯干角度不对,导致导管颈部静脉进入到头部静脉或同侧腹壁静脉。
5.1.2 患儿体格的增长导致导管的体内长度相对变短。
5.1.3 穿刺点到目标点体内长度比测量长度短,导致导管过深。
5.2 预防
5.2.1到达腋静脉前摆放体位。
5.2.2穿刺侧上肢与躯干成90°角。
5.2.3经总结,早产儿导管置入长度为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的长度较为适宜。
讨论 PICC作为一条长期、安全、无痛性的通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胃肠道外营养中得到广泛应用。减轻了患儿痛苦,同时保证了治疗的顺利完成。早产儿、极低体重儿PICC置管难度较大,选取血管局限,准确测量困难,穿刺难度大。规范的置管操作技术和管道维护是决定导管留置时间长短和并发症发生率高低的关键。不断总结临床工作经验,做到持续改进,可降低导管置入风险,提高 PICC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春雨,等.PICC化疗患者的护理进展.西部医学,2012,4(7):1456-1458.
[2]段培蓓,等.金黄散外敷对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观察.护理学报,2008,15(4):71-73.
[3]杨方英,等.问题管理对肿瘤患者PICC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护理学报,2009,12(16):33-3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