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王蓉
【摘 要】目的:探究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入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总计8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止血治疗,观察组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有效控制出血时间、术后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取子宫背带式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剖宫产;产后出血
剖宫产手术中,最为常见一类并发症为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对出血较多产妇来说,会伴有失血性休克,后续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合理有效止血方式开展对病情控制起着重要临床意义[1]。目前对上述疾病早期治疗上,以宫腔填纱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为主,但实际应用上,往往伴有一定不足,为进一步提高对上述疾病治疗效果,采取有效、及时处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宫背带式缝合治疗手段被用于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中,并取得满意成效[2]。文章就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疗效如下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入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总计8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宫缩乏力性剖宫产出血指征;②患者一般生命体征平稳者;③临床资料均为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②整体治疗依从性偏低;③临床一般资料不全者。对照组中年龄23~37岁,平均(29.6±2.7)岁,观察组中年龄23~38岁,平均(30.5±3.1)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患者,可采取宫腔填纱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手术。此时常规开展宫腔填纱时,操作期间,要求将一只手放在产妇腹部上,固定宫底,并向下按压,另一只手利用中指并夹住纱布条,往宫腔内送,后续并逐步完成宫腔内纱布条填塞,避免留有空隙,当填充完毕过后,向内平均压紧,按压期间注意用力均匀,避免过度用力。此时宫腔内纱布填塞后,并实施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手术,做好止血。观察组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腹部切口利用子宫托出,托住宫体后并进行挤压操作,此时患者出血量显著下降,证实手术成功概率上升。以子宫切口左侧顶点下方相距3cm位置作为进针点,缝线与切口上方距离3cm部位垂直后绕,并与前臂相同高度部位开展进针操作,直至宫腔内部,后将缝线向右拉,此时位于右侧后壁位置进针,牵拉缝线,绕过宫底部位直至子宫前壁,缝线穿过右侧子宫切口上下方部位,对子宫挤压及缝线牵拉操作,确保宫体维持压缩状态,后续开展打结操作,实施子宫切口缝合,能抑制出血量。及时予以抗生素、缩宫素,可指导患者做好外阴清晰,观察阴道流血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包括手术时间、有效控制出血时间、术后24h出血量。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开展中,数据计算采取软件为SPSS19.0,检验结果表法形式为“X2”、“t”,计数资料,采取“%”表示、计量资料采取“”表示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有效控制出血时间、术后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最为严重一类分娩并发症为产后出血,为引起产妇死亡重要因素。而造成产后出血重要因素为宫缩乏力,目前对宫缩乏力患者来说,合理有效积极处理措施可有效提高预后,进而降低产后病死率[3]。对应治疗上,早期多采取按摩、药物疗法,可达到快速止血目的,且无明显效果下,通过采取子宫切除术可缓解临床症状,但子宫切除往往会造成生育能力丧失,并出现各类负面影响。
目前临床常用止血方式为宫腔填纱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但上述术式应用上,耗费时间较长,且整体操作上较为繁琐,且术后易伴有宫内感染。对上述患者来说,需较长时间恢复健康,并造次引起大出血,患者难以接受,往往对患者心理造成重大伤害。对上述患者来说,临床开展合理有效止血方式,起着重要临床意义[4]。随着近些年来,治疗方式先进,子宫背带式缝合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式开展特点为:术前准备时间短,术式花费时间短,临床应用期间,止血效果明显,一定程度上保留子宫,降低子宫切除率,对患者来说,起着重要临床意义。文章研究表明,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上,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控制出血时间及出血量显著降低,P<0.05。子宫背带式缝合技术临床应用中,对患者盆腔动脉压起到一定动脉压降低作用,可机械纵向挤压子宫平滑肌,此时子宫壁中,对应弓状血管遭到挤压,相对应减少可缓解血流,此时局部加压后,血栓形成速度相对提高,发挥止血目的[5]。通过临床有效预防,可防止后期滑脱现象,减少子宫回缩期间对周围器官产生梗阻现象,相对临床安全性偏高,且术式整体操作期间,更加注重对术中、术后宫缩素应用,相对而言,子宫收缩效果显著上升,对缝针部位选择及缝扎处理期间,需严格做好把控,进一步降低术后出血、血肿发生,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保留生育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临床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可有效控制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整体机体康复,发挥积极作用,临床应用干预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魏岩,汪俊丽.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探讨[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3):46-48.
[2]王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5):124-126,130.
[3]刘会芹,赵运果,王芳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预防高危產妇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J].河北医药,2017,39(23):3569-3571.
[4]李春季.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1):5491-5492.
[5]张勇.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预防剖官产术中宫缩乏力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3):683-68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