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急诊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时间:2024-05-16

拜爱华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我院接诊收治的66例脑梗塞患者,按照平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3例,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应用后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并发症、护理满意率以及NIHSS评分、Fugl-Meyer、Barthel对比,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诊脑梗塞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满意率,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诊脑梗塞;临床护理;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塞为一种急诊科常见多发疾病,超过60岁人群比较多发,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四肢瘫痪、多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增加患者及家庭心理压力、经济负担,而且该疾病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复发率较高,威胁着人们生命健康[1]。为了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临床应加强脑梗塞的护理工作。本次研究中,以66例脑梗塞患者为例,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采用随机取样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经头颅CT检查显示有梗塞病灶。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为46-79岁,平均年龄为(66.5±1.O)岁,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3例,初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13例;观察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为43 -78岁,平均年龄为(60.8±5.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5例,初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13例。对比两组基线资料:上述各项指标方面,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比。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脑部MRI或CY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塞均为首次发病,发病急,且在24h内就诊治疗。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既往脑梗塞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病情特点、科室规定,严格落实神经内科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宣教、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科学合理饮食。观察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①心理干预护理:因脑梗塞患者病情危重,多数患者合并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护理、治疗工作顺利开展,预后效果不佳。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病情、心理特点,积极与患者沟通,疏导患者情绪,缓解不良情绪;②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脑梗塞病情恶化发展快,接诊后应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若确诊为急诊,应打开绿色通道,便于患者及时安排治疗,建立完善的用药治疗流程,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及时测量血压、凝血功能以及血氧饱和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反馈处理。③康复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急性期进行翻身、左右侧位更换等被动活动,恢复期进行仰卧一卧位一站立的锻炼,待患者稳定后,开始进行日常主动训练如散步、爬楼梯等。④并发症预防:发热护理,脑梗塞面积过大会导致伤及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患者高热,护理人员为患者温水浴,及时更换床褥、被单,做好保暖工作,叮嘱患者多喝水;预防肺部感染,脑梗塞多为老年患者,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是否顺畅,若有必要实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术,保持呼吸顺畅;泌尿系统感染护理,针对泌尿系统功能障碍者,需及时更换被尿液污染的衣物或被单,尿管留置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护理操作中尿袋高度应严格控制,不能超过卧位位置,防止尿液返流。

1.4 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价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价表)。根据医院自制的百分之问卷表调查护理满意度,满意>80分,比较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率为满意率与比较满意率之和。

1.5 统计学分析

软件分析工具为SPSS20.0。计量资料(n,%)以X2检验,计量资料(x±s)以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33例,并发症14例(42.4%):发热8例,肺部感染4例,泌尿道感染2例,观察组33例,并发症5例(15.2%):发热2例,肺部感染3例,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X2=5.99,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33例,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为10、16、7,总满意率为78.9%,观察组33例,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0、12、1,总满意率为97.0%,两组间护理满意率存在统计学意义( X2=5.12,P<0.05)。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NIHSS、Fugl-Meyer、Barthel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改善显著,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脑梗塞是血液中栓子侵入脑动脉,而导致的脑组织局部缺血、脑血管阻塞,为一种常见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2-3]。多数患者发病后合并失语,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不适,且合并肢体瘫痪,影响生活自理。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明确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状态,制定对应护理干预方法,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

脑梗塞发生后,患者合并运动功能、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缺损不足等问题,如何改善这三项指标,是护理实施的关键[5],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综合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改善,且三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这表明急诊脑梗塞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更为显著。综合护理干预实施强调以护理程度为核心,提供全面护理模式,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所有护理措施的制定均以实践、患者病情为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以人性化特点为重点,积极与患者沟通,以患者为中心[6],而且研究表明,观察组护理实施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優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实施可避免并发症加重,优势显著,患者护理满意率较高。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塞临床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护理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徐立,张笑平,赵芳芳等.急诊脑梗死溶栓护理流程的设计及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 (07): 56-59.

[2]曹美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 (06): 33-35.

[3]杨琼,王普清.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 (13):1834-1836.

[4]梁燕萍,何家成,麦丽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流程管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 (08):104-105.

[5]王新宇.探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 (24): 255-256.

[6]起平莲.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内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 (14):104-1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