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马思佳等
【摘要】中药配伍是中医,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主要环节之一。而中药配伍在临床应用中,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单味、甚至是多味中药的药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通过阐述中药配伍对于多个药性方面的影响来论证所述观点。
【关键词】中药配伍;药性;影响
药物虽有个性之长,但使用单味中药治疗疾病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不能满足复杂病情的需要。中药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疗效的关键之一,也是临床上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原则。中药需要通过配伍应用来扬长避短,增强疗效,而然中药配伍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原本中药的药性产生影响。本文将针对中药药性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五大方面进行着重的论述,以阐述中药配伍对其产生的影响如何。
1中药配伍对“四气”的影响
“四气”即中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是中药本身特有的药性。但在临床将中药进行配伍的过程中,对其原本的药性则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大黄这味中药,本性为大寒之品,在《伤寒论》的大承气汤中,大黄与芒硝相配伍,使其寒性加强,共奏峻下热结,荡涤肠胃的功用。但在《金匮要略》的大黄附子汤中,大黄与附子、细辛配伍,附子、细辛性温,共同制约大黄寒凉之性,去除其与病机不符之性,防止其寒性太过,进一步损伤人体胃气,使大黄通腹下积而不凉遏,全方共奏温阳祛寒,通便止痛之功。又如半夏这味中药,性温燥,味辛,在《金匮要略》中的小半夏加茯苓汤中,以同样温燥的生姜配伍半夏,则可以增强其温胃、降逆止呕之功,治疗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晕者疗效良好;而在同书的麦门冬汤中,以性味寒凉的麦冬配伍半夏,则可制约其辛温之燥性,保留其降逆化痰之用,治疗肺热之肺萎而无助热伤阴之弊。这便是一味药在“同气配伍”时加强疗效,“异气同用”时“去性存用”的体现。另有部分药物如大血藤,味苦,性平,但在不同的配伍中,却可以展示出温、凉两性:如在治疗急性肠痈的方剂红藤煎中,以金银花、连翘配伍,大血藤则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凉性作用;而在少腹化瘀汤中,以当归、元胡、炮姜与大血藤配伍,则展示出其温性的一面,起到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作用。
2中药配伍对“五味”的影响
中药的五味指其“酸、苦、甘、辛、咸”,在临床的药物配伍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功效。临床上依据其五味的不同特性,两味合用,往往会有特殊的功效。《伤寒论》中的芍药甘草汤,取味酸之芍药配味甘之甘草,酸甘化阴,起到敛阴养血、缓急止痛的作用;半夏泻心汤中的味辛之半夏与味苦之黄连合用,则可以起到辛开苦降,加强降逆止呕的功效。以同书中的著名方剂小青龙汤为例,其药物之间的五味配伍特点可归纳为:辛以发散,甘以和缓,辛散酸收,酸苦涌泄,能发散表邪,和缓药性,宣肃肺气,涌泄水饮。其中的麻黄、细辛、桂枝都是味辛之品,相互配伍具有善走窜,增强全方解表之力的作甩而又佐以甘草,辛甘化阳,甘以和缓,缓解此类药物的峻猛伤阴之性;取五味子与芍药配伍,二药合用,均是味酸之品,可起到收敛阴液,防止全方过于温散的作用。这都是单味药使用时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中药之间的相互配伍,会对中药药性的“四气、五味”起到一定的影响,强强联合,达到去性存用的功效,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中药配伍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升、降、浮、沉是中藥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原则之一。
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多具有升、浮之性;而气寒凉,味酸苦的药物则多具有升、沉的药性,是临床上单味中药作用的趋势。而临床上根据病人的不同病势,可利用中药的相互配伍,对单味药物的升降浮沉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强或减弱其原本的药性,以纠正其气血功能失常,协调人体脏腑机能。例如,《伤寒论》中经典的麻杏石甘汤,麻黄与杏仁配伍,取麻黄中空性浮之性,长于升浮、宣通肺气,取杏仁降气止咳之用。二药配伍,一宣一降,恢复肺的宣发肃降之功,使肺气通调,咳喘自止;但在同书的越婢加术汤中,以麻黄与石膏同用时,则取麻黄有外散水湿之功,可将湿邪从小便利出,二药合用,使得麻黄具有了沉、降之性。故同样一味中药,在与不同药物配伍的同时,其升降浮沉的药性也会收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临床上如何选择配伍,则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以及需求来进行配伍。且临床上部分药物的升、降、浮、沉也是具有双向性的,有时会具有不同的双向性的作用趋势,如菊花在发挥解表的作用时,根据配伍多具有偏升的药性,而在发挥平肝的作用是,根据配伍多展现沉降的药性。
4中药配伍对中药归经的影响
中药的归经理论同样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历代医家临床遣方用药的经验总结,对中药的临床实际应用起极为关键的指导作用。药物归经的不同,决定了其在临床上应用时具备的不同针对性及选择性。例如同为治疗头痛一病,针对眉棱骨附近的阳明经头痛多选用白芷;而两侧的少阳经头痛多选用柴胡;在巅顶附近的厥阴经头痛多选用吴茱萸等。临床上经常提到的“引经药”,即可以通过其与其他药物的联合配伍,对某脏腑经络具有选择性作用,能够改变其他中药作用方向或部位,或使其作用侧重或集中于特定的方向和部位。例如在参苓白术散中,以桔梗配伍诸药,起到引药入肺,补益肺气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他药物的归经作用,使全方偏于入肺经。
在临床上,一味中药往往是归属于多经的,其疗效更偏重于哪一经络,还要看全方的配伍与功效合用。例如青皮同时入肝、胆、胃经三经,在治疗乳痈初起的青皮散中,其与穿山甲、白芷等药配伍,便主要发挥入肝经的药性,有疏肝散结之功;而在治疗远近疟疾的青皮饮中,与柴胡、槟榔等药配伍,则主要发挥其入胆经的药性,共奏平调少阳之功。
5中药配伍对中药毒性的影响
安全、有效是药物在应用时最看重的属性之一,一味中药能否被社会所广泛认可不仅取决于其有效性的强弱,还在于其毒性的高低。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中药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纵观历代本草及古今医家临床遣方,中药间的配伍减毒法是最常用的减毒方法之一。临床上中药在应用时,若是经由合理的配伍,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其偏性,制约其原本的毒性,对其药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伤寒论》的四逆汤中的附子便具有毒性,但通过与甘草、干姜的合用便可减低其毒性,并增强全方回阳救逆、温里固脱的功效。近代的研究表明也证实了这一点,其认为甘草与附子合煎时,甘草中的酸性物质与附子中的酯型生物碱会产生沉淀反应,可能为甘草降低附子毒性的物质基础;并且干姜与附子合煎时,干姜的氯仿、石油醚提取物则可明显减少乌头碱等有毒物质的煎出量,从而减缓附子毒性。同样地,若是临床上中药之间的配伍不慎,也可能会加重中药的毒性反应,例如,“十八反”记载半夏与乌头不能一并配伍,现代有医学表明,通过研究附子配伍半夏对大鼠心、肝、肾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发现附子、半夏配伍用药后对心脏有明显毒性,对肾脏和肝脏形态学也有影响。故在临床应用中药之间的配伍时,应查阅相关的文献,避免出现加重病情甚至损害患者生命的可能,且通过合适的配伍关系,减弱有毒药物的毒性,保留以及增强全方的药理作用。
6小结
中药配伍理论是在传统中药药性理论指导下进行组合的传统理论,但其反过来也会对中药药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综上所述,中药之间通过配伍,可以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以及毒性几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要求我们在临床上应用配伍中药时,应当注意其所产生的影响,并应该不断深入加强对于中药配伍的科学研究。运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方法对组方进行成分分离和生物活性评价,这是深入探讨组方配伍机制的关键性基础工作和重要前提。在阐明基础药针对的作用靶点、以及微观药理作用原因时,不断挖掘新的药对以供临床使用,明确其在进行配伍时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不断优化改进,以期为中医临床在治疗方面提供更好的疗效及应用思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