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检验科人员职业暴露发生与防护措施

时间:2024-05-16

孙丽雯

【摘要】目的:通过对检验科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原因的分析,达到有郊的预防以及应有的防护措施的目的。方法:对科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年限为2012-2017年。结果:阳性标本暴露1例,为锐器刺伤1例,阴性标本暴露12例,带血锐器刺伤4例,接触暴露血液8例,合计暴露13例;其中带血锐器刺伤5例,接触暴露血液8例。结论:检验科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是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但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在处理各种标本的过程中多加注意和防护还是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

【关键词】检验科;职业暴露发生;防护措施

1 职业暴露感染的发生

(1)医院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是指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实施医学检验工作时接触有害、有毒以及有传染性病原体,可能对其健康或生命造成威胁的一类危害职业,而且具有化学性感染性特点。人患病后求医诊治,必须首先弄清引起疾病的原因,明确诊断,才能对症治疗,诊断疾病的方法除了依靠医生对病人进行直接的问诊和观察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外,为了弄清病因,还必须借助一些检验的诊断,而检验项目繁杂多样包括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其他体液,所进行的检验项目都必须在检验科内完成,所以检验科是有潜在职业性危害的科室,职业暴露的发生也就成为必然性。

(2)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威胁着检验科人员的身体健康,从接收标本开始就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如体液的溅撒和血液标本玻璃试管破损,被污染的注射器等器械等刺伤割伤是检验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直接原因也是感染血源性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AIDS)、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现有慢性病人在逐年增加,而有症状需要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也在相应的增加,据我国卫生部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己增加至84万例,其中8万例为病人,而且有数据表明还在增加,丙型肝炎是输血后引起的一种常见肝炎,若被带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利器刺伤的受伤者存在3%-10%的概率感染丙型肝炎。HIV经过血液传播概率最高,一次即可传染。

(3)检验科人员职业暴露还有其自身因素,个人防护不当,没有带防护用具的习惯,如必备的手套、口罩、帽子等。对于发生职业暴露后如针刺伤、破损试管割伤、不知怎样处理,或是处理不当,处理措施不到位,从而导致发生职业暴露。

(4)检验科室内的环境因素也是检验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因素之一,如离心机离心工作时未盖盖子,或工作时中途打开盖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造成较大的潜在的危害。接收标本时近距离采集与接触,如标本处理不当,发生破坏或溅洒。紫外线灯照射时间不足,照射不到位,不能起到应有的杀菌作用。废弃物未按程序处理,未分别放入不同污袋中或用泥土深埋。血制品未分类存放焚烧。机器设备产生的废液未按规定处理,直接倒入洗手池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等。

2 职业暴露感染来源途径与危害

2.1 职业暴露来源

检验科人员的主要职业暴露是血源性传播,检验科每天都是要静脉抽取或者是末梢采集血液的标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注意针头使其刺伤或者是其他的锐器损伤而且导致皮肤破损的,破损的皮肤长时间和携带病毒的血液接触的病原体约有20多种,可通过针刺伤口进行传播。

2.2 職业暴露的途径

经皮损伤(针刺;利器损伤破损玻璃试管等)经粘膜(眼口鼻)经不完整皮肤(裂开溃疡擦伤)长时间接触(完整皮肤与血液体液接触>15分钟)其中针刺是职业暴露的最主要途径。

2.3 职业暴露的危害

(1)有毒的化学物质苯类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长期接触会引起癌症,高浓度或反复接触能引起肝肾损害和血液病,严重的可扩散到科室的空气中,牢固粘附在物体的表面,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发生。

(2)盐酸硝酸二氧化硫等气体产生的气溶胶,对人呼吸系统和眼有强烈的刺激,大量吸入会引起呼吸麻痹。

(3)反复接触甲醛可能引起过敏和癌症,使暴露者哮喘,接触性皮炎,不过敏的人长期吸入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肺损伤。长期接触甲醛将导致白血病,肾,口腔喉肺脑肿瘤的危害性增加。

(4)针刺伤的血液感染是最易导致严重后果的,我国是HBV高发地区,HBV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8%-20%,约有1.3亿人HBV是检验人员面临传染危害性最大的血源性疾病。

3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1)检验科人工作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对相关人员进行感染性疾病知识的培训,如乙型肝炎的常见类型,如大三阳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小三阳传染性较弱。艾滋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极差,不耐高温,抵抗力较低,常温下,在体外血液中只可存活数小时,对热敏感,在56摄氏度条件下30分钟即可失去活性,所以日常生活接触中不会感染。HCV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主要经血液,血液制品,针刺,静脉吸毒等传播。

(2)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职业暴露防护的自律性,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检验人员接触患者或其血样后,应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洗手,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检验人员通过洗手可以消除30%的感染,因此要对全体检验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并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有戴手套口罩帽子的习惯。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在规定的利器盒内,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刀片和针头。在采集运输和处理标本时,周围环境一旦受到血样污染,要立即进行消毒,并将血污处理干净。

(3)检验人员在实验时应该正确使用生物安全设备与设施,熟悉各种设备和仪器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熟悉各种常见安全装备的使用方法,如防护服,隔离衣,安全柜等,实验结束后对工作台,桌面以及窗台等处进行消毒,室内要用紫外线进行消毒,科内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严格按程序进行处理。绝对禁止将废弃物随意丢弃,扩散和泄露,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4)加强规范操作和个人防护;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被传染的物品时应手套;口罩或防护眼镜,如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正确使用和处理注射器及锐器物品:不用的针头或锐器放入利器盒内,不重复使用锐器针头。如针刺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自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伤口冲洗后,应当用70%酒精擦拭消毒,并包扎伤口。眼睛溅入液体,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连续冲洗至少10min,若是碱性试剂可用硼酸水溶液洗涤,若是酸性试剂可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吸入刺激性气体如吸入氨气,可吸入醋酸蒸汽少许解除,如吸入酸类,可吸入淡氨蒸气解除。如误服氰化物立即吐出,用大量清水漱口,并服用大量30g/1过氧化氢溶液,再吸入亚硝酸戊酷,并作长期人工呼吸,送院内抢救。误服升贡、硫酸铜,吃生鸡蛋白活奶油并洗胃。误服甲醛,吃50g/l硫酸氢钠,生鸡蛋白活牛奶让其呕吐。误服碘酒喝淀粉浆或米汤让其呕吐。

(5)职业暴露发生后的登记报告。发生职业暴露后,先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再報告给医院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组长,组长负责填写医院职业暴露登记审批表,内容包括受伤者姓名、科室、职业,锐器发生时间、地点、部位、锐器物品种类等。受伤者既往是否接种乙肝疫苗。并立即对受伤者抽血进行复查.病原学检查项目包括:Anti-HIV HBsAg Anti-1113s Anti-HBCAnti-HCV。检查时间为受伤前、3个月、6个月、12个月,其中6,12月时只检查Anti-HIV Anti-HCV即可。审批表内对于病人资料也要详细登记,如病人姓名、科室、病例号,是否有传染性疾病,病原学检查情况等。对于以往已有免疫,不需要进一步治疗,对于没有免疫力的人应预防性肌内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当日,1个月,6个月,三次各10m。并追踪检测与观察,并登记入册。

综上所述,检验科的工作环境确有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性的发生,检验人员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以及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感染性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护水平。在出现职业暴露时不过度恐慌,以最大限度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平.临床检验(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2-334).

[2]陈江南,张晓灵.检验科职业暴露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12):2336-2337.

[3]林东旷.实验室废物中致癌物的去除及分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7.

[4]王世俊.刺激性气体中毒的防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36).

[5]任仁,张敦信,化学与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7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