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儿童绘本与幼儿美术活动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4-05-16

廖小玮

【摘  要】在幼儿园美术活动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发现儿童绘本是培养幼儿审美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幼儿美术活动中选择绘本的原则以及绘本与美术整合活动的目标设计,最后对灵活运用绘本美术元素设计美术活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儿童绘本;幼儿美术活动;整合;策略

绘本文字简洁优美、插图色彩鲜艳、富有想象力,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喜欢读图的阅读特点。同时绘本故事内容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对于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美术活动,可以充分发挥绘本的美术教育价值,增强美术活动的趣味性,提高美术活动的教育质量。在组织与实施以绘本为载体的美术活动中,我们要努力挖掘绘本中的美术教育元素,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学习美术绘本中如何运用绘画语言,怎样以创意、幽默的方式表现美,并在无形中渗透人文关怀,从而通过参与这样的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他们的审美情感等。

一、幼儿美术活动中选择绘本的原则

在美术活动中使用绘本时,首先要坚持兴趣性的原则,即这些绘本是幼儿感兴趣的,如对于小班幼儿来讲,那些内容生活化的绘本就比较适合他们阅读,而且易于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选择这样的绘本应用到美术活动中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其次要体现整合性,即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美术活动,可以将多个领域的活动进行整合,如在开展美术活动的同时,绘本语言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美术想象力,还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从而实现对美术和语言领域的整合,抑或是美术活动与科学活动的整合,如在以画“花”为主题的活动中,教师巧妙选择以花为主题的绘本,则可以让幼儿在画花朵时渗透花朵的基本结构等科学知识;再次,还要坚持审美性的原则,即绘本内容要有丰富的情感教育价值,插图要具有特色,造型可爱、画面有趣,从而使幼儿可以获得审美愉悦;最后要坚持游戏性原则,即绘本与美术活动的整合,有利于开展美术游戏活动,体现课程游戏化的精神。以《我的连衣裙》为例,我们在教学“点画”技巧时,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即开展让幼儿为小兔子制作连衣裙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自己想象各种场景,然后再用点画法进行创作,有效提高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绘本与美术整合活动的目标设计

在制定绘本与幼儿美术整合活动的目标时应该坚持可操作性的原则,也就是说制定的目标应该可以在实际的美术活动中具体实现,同时特别要注意:目标应该关注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还要体现整合性。例如以《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绘本为载体而开展的“贪吃的毛毛虫”整合活动,具体的目标为:1.开展欣赏、交流活动,通过绘本观察毛毛虫的形态特征:一节节拱起来爬行的身体。2.在欣赏绘本活动的基础上,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给毛毛虫的身体涂色,(吃了苹果后的一节身体会变成红色,吃了香蕉后的一节身体会变成黄色),并用胶水将一节节的身体组合成一条毛毛虫。3.乐于参加手工制作活动,激发幼儿探索蝴蝶演变过程的兴趣。本活动目标是以小班幼儿为例,其中“观察毛毛虫的形态特征”这一目标要求,体现了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与年龄段特点。同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涂色并拼凑出毛毛虫的形态”的目标要求,则体现了以幼儿为本位,促进了幼儿的审美发展;“激发幼儿探索蝴蝶演变过程的兴趣”等目标要求,则渗透了科学教育的目标,体现了美术活动与科学活动的有机整合。

三、灵活运用绘本美术元素设计活动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努力挖掘绘本中的美术元素,如独特的画面构图,个性的人物形象,有趣的线条、色块……并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美术活动。例如以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为载体的美术活动,经过认真研究绘本,我们发现其用线描手法将各种事物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我们就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开展线描活动。活动中可以先让幼儿观察画面中线条的变化与排列,探寻规律,如哪些图片使用的线条简单明了,哪些图案上的线条排列有序等,接下來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利用线条装饰母鸡萝丝的农场,从而在不断地尝试、欣赏与再创造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又如《彩虹色的花》这本绘本在色彩运用上比较大胆,既有色彩的强烈对比,又有色彩的组合与变化,据此可以开展“色彩”教学以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儿童绘本以插图为主,用插画来表达思想情感,不仅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还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将其与美术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可以实现其美术教育价值。在绘本与美术活动整合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我们挖掘绘本中包含的大量美术元素以及绘画基本要素,有效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们还将继续从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绘画水平及美术教学目标要求等出发巧妙选择绘本,使儿童绘本可以有机融入美术活动中。

参考文献:

[1]林芳.以绘本为媒介的幼儿美术欣赏有效性策略研究[J].教师,2017(09).

[2]翁哲敏.绘本对幼儿美术教学的价值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