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高淑云
作者简介: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尤以“幼儿卫生学”、“保健学”、“婴幼儿营养学”,“幼儿科学教育”方面为专长。发表及获奖论文几十篇,并多次参与相关方面的科研课题和教材编写工作。
有调查表明,我国婴儿在出生头4个月的生长发育状况与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参考值或发达国家的儿童相似。但4个月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则逐渐低于WHO的推荐参考值或发达国家的儿童。
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6个月后婴儿的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究其原因,与婴儿4~6个月时未能及时合理添加辅食有关。
因此,及时做好辅食添加是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中国政府、大部分儿童保健专家和科研机构都建议,宝宝在4-6个月大时可以开始添加辅食。小于4个月的宝宝的消化系统和肾脏还没有发育成熟,不能消化处理除母乳(或配方奶)之外的任何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儿最佳喂养方式:
1、0~4个月或6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
2、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3、6个月后的婴儿都要开始添加辅食。
4、母乳喂养可持续到婴儿出生的第二年。
0-3个月
注意事项
1、鱼肝油服用量一定要遵医嘱。过量服用会造成中毒,轻者令宝宝食欲减退、烦躁、恶心、呕吐。重者可损害心肾功能。
2、纯母乳可以保证宝宝的营养需要,那是以乳母合理膳食为前提。乳母膳食中各种营养素和热能应充分供给,同时要有利于促进乳汁的分泌。
营养建议
宝宝3个月之内可以纯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最天然的食品。只要保证乳母的营养需要,母乳可以为宝宝提供所需要的一切,水都无需喝了。宝宝的胃很小,喝了水就会影响宝宝喝奶,影响宝宝的体重增加。如果是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只有在夏天炎热的时候需要为宝宝加一些白开水,预防便秘。
注意补充维生素D。因为宝宝很少晒太阳,而人奶含维生素D很少,不能满足宝宝每日的需要量,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佝偻病,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为了防止宝宝患佝偻病,在新生儿出生半个月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加服鱼肝油。
4-6个月
营养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只要保证乳母的营养需要,此阶段仍旧可以纯母乳喂养。不过,一般认为,3个月内的婴儿因为体内有一定的铁储存,只喂哺乳类也不致缺铁。但随着宝宝年龄增长,由于乳类中铁含量少,单纯乳类喂养容易造成宝宝缺铁。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缺铁的话很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影响宝宝生长发育,所以应该及时添加强化铁的谷类食物。
4个月大的婴儿已能分泌一定量的淀粉酶,可以消化吸收淀粉,添加辅食能锻炼其咀嚼、吞咽能力和摄食技能,也能为以后的语言发育打好基础。半岁左右的宝宝进入味觉敏感期,及早添加辅食,让宝宝接触多种质地或味道的食物。对日后避免偏食挑食也有帮助。无论哪种喂养方式,到了6个月。都必须添加辅食了。
过去人们一直习惯于将蛋黄碾碎、用水调成糊状来作为婴幼儿辅食添加的首选,用以补充铁。但在第二届中国儿童保健高层论坛上,专家一致认为。蛋黄中的铁并不容易被小婴儿吸收,过早添加反而容易引起过敏反应。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研究室博士关宏岩介绍,国外家长的做法是等婴儿1周岁以后再给吃蛋黄,因为此时蛋黄对身体营养的补充才会真正达到效果。
为宝宝添加的第一种食物应是强化铁的婴儿米粉,可以用母乳或配方奶混合谷物,谷物开始时应稀薄。理想的米糊是用汤匙舀起倾倒能成炼乳状流下,如成滴水状流下则太稀,难以流下则太稠。米粉可混合菜泥、果泥等一起喂给宝宝。
必要时可补充铁剂。铁剂的补充一定要遵医嘱,同时注意维生素c的摄入。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因此可以补充一些蔬菜汁、果汁。继续遵医嘱,按时补充鱼肝油。
注意事项
1、一定要保证每天至少9D0毫升左右的奶量。宝宝的很多营养还要从母乳或配方奶中摄取,不要因为辅食的摄入而影响了奶的摄入。果汁一天不超过50毫升。
2、本阶段为辅食添加的初级阶段。对于易引起过敏的蛋黄,可在喂食米粉、蔬菜(水果)汁(泥)一个月后添加。若有过敏反应则可推迟至7、8个月以后再加。
3、不要让宝宝用奶瓶躺着吃米粉。因为这样不仅会使宝宝呛着,而且还不容易控制宝宝的食量,造成吃得太多。最好使用勺子、杯子或碗,取坐姿喂食。
4、给宝宝的蔬菜汁和果汁一定要自己做,而不能用市售的鲜果汁代替。开始饮用时量要小,加水要多,适应后再逐渐增加浓度。现做现吃,不给宝宝吃剩的。食物性状可从“汁”逐渐过渡到“泥”。
5、酌情喂水。
制作:
1、西红柿汁:将成熟新鲜的西红柿洗净,用热水烫后剥去皮、切碎,再用清洁的双层纱布把西红柿包好挤出汁,或用水果挤压器压出汁,用温开水将西红柿汁稀释至少一倍。
2、蔬菜汁:取少许新鲜蔬菜,如菠菜、油菜、小白菜等,洗净切碎,放入小锅中,放少量水(一碗菜一碗水)煮沸后,再煮3~5分钟。放置至不烫手时把汁倒出来。即可喂食。
3、苹果泥:苹果切开,用匙轻轻刮下泥状物即可。
4、香蕉泥:香蕉去皮,在盆内用匙搅烂即成香蕉泥。
5、菜泥:将新鲜蔬菜洗净去菜筋,切碎加少许水,在锅内旺火急炒,或在锅内蒸或煮烂后用匙研碎,加少许油。
6、米粉冲调:在已消毒的宝宝餐具中加入1份米粉,量取4份温奶或温开水,温度约为70℃;将量好的温奶或温开水倒入米粉中,边倒边用汤匙轻轻搅拌,让米粉与水充分混合。倒完奶或水后千万别忘记要先放置30秒。让米粉充分吸水,然后再搅拌;搅拌时调羹应稍向外倾斜,向一个方向搅拌;如有结块颗粒,可边搅拌边用调羹将结块压向碗壁。以便压散结块。
7-9个月
营养建议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逐渐增多。加上宝宝消化系统功能的不断发育,小宝宝食量增加,对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也有新的要求。
7~9个月宝宝可以在添加米粉、菜泥、果泥的基础上,再增加煮烂的面条、蛋黄、肝泥、豆腐、动物血、肉泥(末)等,还可以增加胡萝卜、鄂梨、南瓜、白薯、芋头和土豆等蔬菜和更多的水果,用以补充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
7~9个月左右,宝宝已开始学着用手抓东西吃了,并且会把所有自己能抓到的东西都往嘴里送,这也是宝宝准备好尝试更多种食物的一个标志。这时候,爸妈可以给宝宝一些他能用手抓着吃的东西。最开始可以煮白薯、土豆、胡萝卜、菜花、苹果和梨等。还可以准备面包棒、馒头片、手指饼等质地较粗的食物,这些质地较粗糙的食物对8个月左右萌牙期的宝宝非常有益。长牙是宝宝发育成长的一个
重要阶段,咀嚼是一个必须学习的技巧。如果宝宝没有机会学习如何咀嚼,日后他们可能只会吃质感细腻的食物,难以接受其他食物。所以,增加质地较粗糙的食物,宝宝不但可以自己练习吃东西,还可以增强对辅食的兴趣。
制作:
1、蛋黄奶:将鸡蛋煮熟后,取蛋黄,加母乳、配方奶或水搅拌至糊状即可食用。
2、蛋黄土豆泥:在研成的土豆泥中加入煮熟的蛋黄,再研碎搅拌均匀,上火蒸5分钟即可。
3、瓜羹:将南瓜去皮去瓤,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倒入肉汤煮。边煮边将南瓜捣碎,煮至稀软。
4、鱼泥:将收拾好的鱼切成小块后放入水中煮,除去鱼刺、鱼皮后,将鱼肉研碎,再放入锅内加鱼汤煮,而后把淀粉调匀后放入锅内,煮至糊状即可。
5、肉末:选用新鲜的瘦肉(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均可),剁咸肉末,加调味品上锅蒸烂,研成细末即可。
6、肝泥:把猪肝或鸡肝洗净放在水中煮,除去血水后换水煮10分钟左右,把肝外皮剥去,用勺子研成泥状,再加调料即可。
注意事项
1、宝宝的米粉、菜泥和果泥也可以吃更稠一些的,甚至可以有一些小果粒,品种也要尽量增加。
2、蛋黄添加初始,可以从1/4起,一周左右增至1/3,而后半个直到一个。不应将蛋黄泥加在奶瓶中给宝宝喂食,这容易引起宝宝食欲减退。可以放在碗中,用勺喂食。
3、肉类添加时,可先喂鸡肉、羊肉,再喂牛肉。最后喂猪肉和动物肝脏。鸡肉、羊肉、牛肉无论从蛋白质含量来说,还是从微量元素、维生素的含量来看,均高于猪肉,而且肉质也较猪肉细腻。此外,猪肉在各种肉类当中脂肪含量最高,瘦肉也可达20%以上,而宝宝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还很弱。动物肝脏含铁丰富,但由于动物肝脏具有解毒作用,因此肝脏内肯定会有一些毒素存留,而且动物肝脏颗粒较粗糙,胆固醇含量高,故宝宝不宜多吃。
4、1岁以内宝宝的辅食最好不放盐,给宝宝做饭不妨在菜中加上一些水果调味儿,像苹果和葡萄。如:鸡肉和白薯,可以加上几个去皮儿的甜葡萄一起打碎,若放盐,一定要少,比成人口味要淡。因为宝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没有能力充分排出血液中过多的钠,时间长了就会损害肾脏,同时过多的钠能使体内水分潴留,使血量增加,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加重。
5、给宝宝提供用手抓食物吃的机会,进餐时爸妈可以给宝宝洗净双手,穿上罩衣,坐在儿童餐椅上,任其抓取食物往嘴里送。宝宝会吃得津津有味,进而增加对食物的兴趣。当然,爸妈免不了要在餐后打扫“战场”,但不要因为怕麻烦而封杀了宝宝自己进食的机会。
6、适当喂水。
营养建议
宝宝到了10~12个月,从爬逐渐开始学会站立、行走,活动范围不断加大,活动量增加,营养需要越来越多。此时,宝宝的消化功能也渐渐发育完善,乳牙数增多,可接受多种新食物。但母乳、奶类仍为其主食。每天要保证至少600毫升以上的奶量。
辅食品种:辅食品种可更加丰富,软饭、面条、馒头、面包、碎肉、鸡蛋羹、鱼、豆制品、碎菜等都可以食用。最好不吃或少吃泥、糊状食物,而以粗颗粒和丁丁状食物代替,如土豆丁、胡萝卜丁、豆腐丁等,以利于宝宝咀嚼功能的训练。注意蔬菜不要切得太碎,以便让孩子选择不同形状、颜色的食物,形状可爱的食物可以刺激食欲,比如一个小刺猬形状的豆包比一般普通的豆包更能引起宝宝的食欲。因此,在这个时期给宝宝食用的食品应在外表上看起来比较美观、有趣,以便吸引宝宝。
小点心:辅食中可适量加小点心以增加宝宝进食乐趣,同时以增减小点心的品种和量作为调控营养和热量的手段。用富有能量、蛋白质的食物帮助食量少、瘦小的宝宝增加体重,用低热量食物给胃口大的宝宝充饥,防止宝宝体重增长过快。给宝宝补充小点心都要以不影响宝宝的正餐为准。
自己进餐:宝宝长到10个月,随着手部骨骼、肌肉的发育,握力增强,能握住勺子,此时爸妈可以让宝宝尝试自己学着用勺吃饭。爸妈适当扶着宝宝的手,帮他把食物放进嘴里。同时,勺子与碗、盘子磕碰发出的叮当声,会令宝宝异常兴奋,进而增加进餐的兴趣。
固齿食物:10个月的宝宝,乳牙已经萌出4颗左右,消化能力也比以前增强。宝宝长牙时,给宝宝补充必要的“固齿食物”,能帮助宝宝拥有一口漂亮坚固的小牙齿。虽然乳牙的发育与全身组织器官的发育不尽相同,但是乳牙和它们一样,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多种营养素。比如,矿物质中的钙、磷、镁和蛋白质的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中以维生素A、c、D最为主要。
钙是组成牙齿的主要成分,少了它小乳牙就会长不大。钙的来源比较丰富,以乳和乳制品为最佳,这些食物不仅含钙高,而且极易吸收。
磷能让小乳牙坚不可摧。磷在食物中分布很广,肉、鱼、奶、豆类、谷类以及蔬菜内都含有。
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细胞、组织的基本物质。它对牙齿的形成、发育、钙化、萌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动物性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等)、牛奶及奶制品中所含的蛋白质属优质蛋白质,植物性食物中以豆类(尤其黄豆)所含的蛋白质量较多。
维生素A可以维护牙龈组织的健康。鱼肝油制剂、动物肝脏、乳类、禽蛋类及有色蔬菜、水果是维生素A的较好来源。
牙釉质的形成需要维生素c。维生素C存在于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如青菜、柚子、樱桃、新鲜大枣等。
维生素D促进牙齿发育与钙化。除了补充鱼肝油制剂外,日光照射皮肤可使体内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
营养鱼松
1、鱼肉洗净,放蒸锅内蒸熟,去骨去皮。
2、炒锅放油,小火加热,把鱼肉倒入锅内翻炒。待鱼肉香酥时,加少许盐,再翻炒几下即成鱼松。
宝宝炖菜
1、洋葱、黄瓜、青椒、茄子都切丁,青椒去籽,西红柿去皮切丁。
2、炒锅放油加热后,先放入洋葱翻炒,再加入其他蔬菜,翻炒搅拌几次后,盖上盖,用小火炖30分钟左右至菜烂即可。
鲜肉馄饨
1、将肉末、盐、葱末拌成肉馅,把肉馅包在馄饨皮内,指甲盖大小即可。
2、用肉汤煮馄饨,出锅前撒上紫菜末。
注意事项
1、饮食规律从3餐2点3顿奶逐渐向3餐2点2顿奶转变,同时保证一日饮奶不少于600毫升,
2、恰当地搭配食物种类,以保证宝宝的营养均衡。
3、在增加了固体食物的同时,需要注意食物的软硬度。水果类可以稍硬一些,但是肉类、菜类、主食类还应该软一些,因为此时宝宝的磨牙还没有长出。如果食物过硬,宝宝不容易嚼烂,容易发生危险
4、宝宝用手拿东西吃时,旁边应有成人看护,宝宝吃的时候要坐好,最好不要在玩耍的时候吃东西,以免发生呼吸道异物等意外。
量不强迫宝宝进食。
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知道自己需要吃多少,只要给他一些有益健康的食物,任他选择就好!如果宝宝拒食,紧闭小嘴巴、哭泣、挣扎要逃脱,都表示他已经吃饱了,千万不要再勉强喂,因强塞硬喂会
使宝宝对吃产生反感和抵触,导致日后发生与进食有关的行为问题。
每添加一种新食物,不要指望一次成功,也不要在孩子一次、两次拒吃时,就认为孩子不喜欢吃这种食物,今后再也不给尝试。正确的做法应是经常反复给他尝试,让他有个适应的过程,切忌采用硬哄、硬骗、硬逼等方法使孩子吃东西,从而让孩子对进食、食品产生心理抵触情绪。
6、增加饮水量。
营养建议
1岁多的宝宝依然应该以乳类为主,和前一阶段的变化不是太大,每日至少要保证500毫升左右的奶。宝宝1岁多,妈妈多数都已上班,每日喂哺次数一般也就能保证早晚。随着喂哺次数的减少,奶水分泌也会越来越少。因此应该从以母乳为主向以配方奶为主进行过渡。逐渐增加配方奶的量。
宝宝1岁以后,总体的营养需求量要高于婴儿期。如果辅食添加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宝宝营养不良,通常表现为食欲欠佳、抵抗力弱、运动发育落后、骨骼畸形等症状。常见的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见于两岁以内。主要由于维生素B12和叶酸的缺乏,其中单纯用母乳喂养又不加辅食者占绝大多数;佝偻病,主要由于饮食长期缺乏钙和维生素D所致。因此,在宝宝成长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尽可能提供宝宝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每天每餐给宝宝的食物品种要尽可能多样化,食物之间搭配合理,比例合适,烹调方式得当。一周内的食谱尽可能不要重复,以维持孩子良好的食欲和正常营养素的摄入。
1岁以后的宝宝,基本上能吃所有的食品。包括整个的鸡蛋、鱼、海鲜及各种蔬菜、瓜果等。但宝宝乳牙还没有长齐,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也较差。虽然可以咀嚼成形的固体食物,但依旧要吃些细、软、烂的食物,比如面片汤、馄饨对宝宝比较适合。制作蔬菜时,要将蔬菜切碎,单炒或加在肉末中与饭同时煨煮。
1岁宝宝的各种营养需求:
蛋白质:蛋白质对满1周岁的宝宝来说,如是人乳喂养的宝宝每天每公斤需2克,牛乳喂养的宝宝每天每公斤需3.5克的蛋白质,混合喂养儿每天每公斤需4克(此为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标准)对于1岁半的幼儿,每天大约需蛋白质35克左右。其中动物蛋白应占全天蛋白总量的50%,因为动物蛋白具有较高的生理价值。人乳、肉类、鱼类、鸡蛋等均属动物蛋白,其中鱼肉、鸡蛋所提供的蛋白为优质蛋白。
脂肪:我国儿童营养学家认为,儿童脂肪所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25%一30%为宜。
碳水化合物:1~1岁半的幼儿每天每公斤体重需碳水化合物10克。
维生素每日的需要量:维生素C30毫克,维生素D10微克,维生素E4毫克,维生素A0.3毫克,维生素B10.6毫克,维生素B20.6毫克。
矿物质:钙600毫克,铁10毫克,锌10毫克,硒20微克(1毫克=1000微克),碘70微克。
水: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机体如将体内的水量丢失20%即有死亡的危险性。1~1岁半的幼儿每天每公斤体重的需水量应为100~150毫升。
制作:
胡萝卜玉米渣瘦肉粥:
先将玉米渣煮烂,肉末煸炒,胡萝卜切碎,放在一起煮熟。红嘴绿鹦哥丝面:
1、准备原料:西红柿、菠菜、豆腐、排骨汤、细面条、葱。
2、将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去掉皮,切成碎块;菠菜叶洗净,开水焯一下去草酸后再切碎;豆腐切碎。
3、放入少许油,用切碎的葱花炝锅,倒入排骨汤,烧沸。将西红柿和菠菜叶以及豆腐倒入锅内,略煮一会儿,再加入非常细的面条,面条软时即可出锅。
注意事项
1、粗细搭配。此时的宝宝可以吃绝大部分谷物类食物,小米、玉米(富含胡萝卜素)、谷类(胚芽和谷皮中含有维生素E)应当给宝宝适量摄入。但要注意,谷类中有一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较低,而豆类中富含谷物中缺少的这类营养素,因此在给宝宝搭配食谱时,注意搭配谷物和豆制品,才能达到营养互补的均衡效果。
2、不吃汤泡饭。为了保证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和咀嚼能力,尽量不要用馒头泡汤或米饭泡汤的方式喂宝宝,免得汤水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泡软的饭食不能刺激口腔分泌唾液以充分分解食物,更不能持久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长此以往,只会使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越来越差,造成营养不良、
3、避免油炸、烘烤、烟熏等烹调方法,避免浓烈、刺激性强的调料。
4、色、香、味俱全,以激发食欲,
5、饮食规律基本为3餐2点2顿奶,同时保证一日饮奶不少于500毫升。
6、让宝宝继续学习用勺子自己吃饭。
7、保证饮水。
19-24个月
营养建议
本阶段与前一个阶段的要求基本一致,乳类依然占主要位置。每日奶量不少于400毫升。逐渐以配方奶取代母乳。如果条件允许。配方奶可食用到3岁以后。一般不主张宝宝3岁前喝鲜牛奶,鲜牛奶中酪蛋白与乳清蛋白比例不合适,不易被宝宝消化吸收。不过从现在起。要充分做好从以乳类为主食的食物结构向普通食物结构转化的准备工作。
1岁半以后宝宝基本上可以吃家里所有的饭。但要注意少加盐。宝宝的有些饭菜可以和成人的一起做,但要将宝宝吃的部分先取出来,将饭菜切碎或压碎。在成人吃的那部分再加一些盐和调料。此时。宝宝应该已经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饭了。虽然还会洒饭,但只要坚持就好。
这一时期。宝宝的牙齿正在逐步长出。但尚未完全出齐,咀嚼能力还相对较差,加之胃肠道蠕动及调节能力较低,各种消化酶的活性远不及成人。消化功能仍未发育完善。食物制作依然要注意碎、细、烂、软、嫩。
1岁半到2岁期间的宝宝。各方面生长发育仍然非常迅速,营养要求高,加上处于从母乳向配方奶、乳类从主变辅的过渡阶段,因此更要注意保证各种营养素及热能的供应。否则容易使宝宝出现生长缓慢、停滞,甚至营养不良。出现各种营养问题,如缺铁、缺钙、缺锌、缺乏多种维生素、肥胖症等。
这一时期的宝宝,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与上一阶段区别不大,只是宝宝活动量日趋增加,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热能。如果长期热能不足,其他的营养素在体内就不能很好地被利用,宝宝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如组织器官发育不良、体重下降、身体日渐消瘦,宝宝很容易生病。但也不可让热能供给量超过身体的消耗,不然就会以脂肪形式贮存起来,时间一久会引起肥胖。
综合以上几点,宝宝的膳食尽可能要做到平衡,品种多样化,粗细、荤素、干稀合理搭配;合理安排各餐,做到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各类食物比例适当、量适宜。
制作:
红薯鸡蛋粥
原料:红薯1/6块。鸡蛋1个,牛奶2大匙。
将红薯去皮,炖烂,并捣成泥状。将鸡蛋煮熟之后把蛋黄捣碎。红薯泥加牛奶用文火煮,并不时地搅动。黏稠时放入蛋黄,搅匀。
苦瓜绿豆汤
原料:苦瓜100克。绿豆50克。白糖50克。
将苦瓜洗净。剥开去瓤,切成条。与绿豆同煮成汤即成。凉后饮汤吃豆及瓜。饮汤时可加白糖。汤甜带微苦,清凉可口。用苦瓜与粳米煮粥也有很好的效果。可用于防治暑天疖肿。
萝卜她羊肉
原料:羊肉。白萝卜,胡萝卜,葱。生姜,盐。
羊肉洗净,切成小块。葱、生姜洗净,切成段和片。锅内加水,加入葱段、生姜片和羊肉块,烧至水沸后撇去表面上的泡沫。改成小火炖约3小时。至羊肉熟烂。白萝卜、胡萝卜均切成小块,放入煮羊肉的锅内,炖15~20分钟,加盐调味。
注意事项
1、养成3餐2点2顿奶的饮食规律,一日饮奶不少于400毫升。
2、配方奶代替母乳,要循序渐进。
3、做到平衡膳食。
4、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5、保证饮用足够的水。
温馨提示:
文中所提的辅食添加的时间、顺序、食物种类,只是给家长提供一个参考。具体到每一个宝宝,还要结合宝宝个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调整辅食种类和数量,切不可机械照搬。
辅食添加的12项说明
辅食添加的时间
1、宝宝的体重要足够。
体重需要达到出生时的2倍,至少达到60D0克。
2、宝宝已有吃不饱的表现。
比如说宝宝原来能一夜睡到天亮,现在却经常半夜哭闹,或者睡眠时间越来越短;每天母乳喂养次数增加到8~10次或喂配方奶粉1000毫升,但宝宝仍处于饥饿状态。一会儿就哭,一会儿就想吃。当宝宝在6个月前后出现生长加速期时。一般被看作是开始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
3、宝宝的发育渐趋成熟。
宝宝能控制头部和上半身,能够扶着或靠着坐,胸能挺起来,头能竖起来,宝宝可以通过转头、前倾、后仰等来表示想吃或不想吃,这样就不会发生强迫喂食的情况。
4、宝宝表现出想吃东西的行为。
如别人在他旁边吃饭时他会感兴趣,他可能还会来抓你的勺子、抢筷子、吧嗒嘴、流口水等,说明他对吃饭有了兴趣。
量伸舌反射消退。
很多父母都发现刚给宝宝喂辅食时,他常常会把刚喂进嘴里的东西吐出来。一出现这样的情形。父母便认为是宝宝不爱吃。其实宝宝这种伸舌头的表现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称为“伸舌反射”,说明喂辅食还不到时候。伸舌反射一般到4个月前后才会消失。如果在消失之前坚持喂辅食,一味地硬塞、硬喂,不仅父母很有挫折感,宝宝也觉得不愉快,不利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6、宝宝出现尝试吃东西的行为。
如果当爸爸妈妈舀起食物放进宝宝嘴里时,他会尝试着舔进嘴里并咽下。他笑着,显得很高兴、很好吃的样子,说明他对吃东西有兴趣,这时你可以放心给宝宝喂食了。
辅食添加的规律
1、选择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遇到宝宝身体不适,立刻停止添加。
2、辅食种类上要适应一种后再加另一种,应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从一个种类过渡到另一个种类的时间可以是一两周。
3、质地上从稀到稠、从细到粗。应按“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浓米糊、莱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的顺序添加,慢慢从一种质地过渡到另一种质地。
4、数量上应按由少到多的顺序,一开头只是试吃。在喂奶之后试吃一点,然后逐渐增加。
5、吃流质或泥状食品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宝宝咀嚼能力的发展。
6、辅食要鲜嫩、卫生、口味好。以天然清淡为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