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陈芳
【摘 要】目的:探索火龙罐综合灸在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我院所治疗的中风后失眠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登记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放松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火龙罐综合灸进行治疗。干预前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进行评分,比较评分结果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和SS-QO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和SS-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风后失眠患者使采用火龙罐综合灸具有更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PSQI评分和SS-QOL评分,改善患者中风后失眠症状。
【关键词】火龙罐综合灸;中风;失眠;PSQI评分;SS-QOL评分;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2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1
中风后失眠又称之为卒中后睡眠障碍,是“中风”和“不寐”的综合病症,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不踏实、睡后易醒,而在白天却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此外患者还伴有体力不支,怠倦乏力的症状[1]。中风后失眠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机能,同时还会为患者的心理情绪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情绪。中医认为中风后失眠是由患者风痰湿寒作祟从而引起患者痰湿困脾、脾胃失和、气血生化受阻,同时患者久病体虚,气血不足,最终导致患者心神不宁,难以安心睡眠。火龙罐综合灸以刘伟承老师的中医整体自然疗法理论作为基础,集“推拿-刮痧-艾灸”为一体的中医特种治疗工具,作为一种特色治疗技术,在施罐的过程中以“刚柔并济、补泻兼施”为原则,从而达到通气穴、通经络、通筋骨、调节阴阳平衡、祛风除湿散寒、改善患者的风寒湿痹证的功效,对于治疗中风后失眠拥有良好的效果[2]。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索火龙罐综合灸在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我院所治疗的中风后失眠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登记顺序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区间为50—86岁,平均年龄为(68.8±7.5)岁,病程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2.1±0.3)月,觀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4:16,年龄区间为51—84岁,平均年龄为(70.9±8.1)岁。病程时间为1.5-4.6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2.2±0.2)月。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中风诊断标准,经临床CT和MRI检测,证实为脑梗死患者。
(2)所有患者结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关于失眠症状的诊断标准,患者主诉:难以入睡、睡眠后容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此外具有多梦、晚睡、早醒的现象,醒后身体出现不适感,极度困乏,白天困倦难耐等相关症状,上述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3)采用PSQI评分其结果大于7分。
(4)近2W以内未使用任何安眠药物,患者意识清醒。
(5)知情本次研究并充分配合,能够坚持治疗2W以上。
1.2.2 排除标准
(1)患者为接触性过敏和艾烟过敏者;
(2)患者有精神疾病,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性疾病,患者有严重的智力障碍或者恶性肿瘤。
(3)患者有安眠药依赖性,有严重抑郁症。
(4)患者为不明原因出血急性疾病、有糖尿病神经末梢损伤。
(5)患者情绪易激动、醉酒、吸毒。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采用放松疗法
对照组采用放松疗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症状,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光线柔和的治疗环境,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采用良性语言诱导,使患者讲出失眠的感受和心里顾虑,为患者进行情绪疏导,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抑郁情绪。取患者于舒适体位,采用柔和、缓慢的语气和行为指导患者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患者在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喜好为患者提供音乐疗法。
1.3.2 观察组患者采用火龙罐综合灸治疗
取患者涌泉、太溪、中脘、上脘、气海、关元穴位实施火龙罐综合灸,涌泉穴位于患者足底凹陷处第二、第三趾缝纹头端与足跟线前1/3后2/3交点处,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及脚跟骨筋腱凹陷处,中脘、上脘、气海、关元穴位位于腹部区域。
选取大小合适的火龙罐,检查罐口无破损。将定制的蕲艾柱轻轻地插入罐体内,点燃艾条,使火焰对准艾柱边缘和中心,防止火焰过大烧到罐口。取患者仰卧位,在涌泉、太溪、中脘、上脘、气海、关元穴位部位涂上对症精油,观察艾柱燃烧均匀、触摸罐口温度适宜后,为患者施罐。施罐时患者手掌小鱼际先接触患者皮肤,然后落罐,结合揉、碾、推、按、点、摇、闪、震、熨、烫等不同手法正旋、反旋、摇拨、摇振罐体。在施灸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皮肤变化情况,皮肤微发红发热,有轻微出汗时停止操作,然后用干纸巾擦去患者皮肤表面的精油。嘱咐患者灸后注意全身保暖,避免冲凉、避免冷饮。在治疗的过程中点火时避免烧到罐口,避免快速运罐,不能长时间停留在某一部位,操作者小鱼际要时刻感受温度从而对温度进行调整,防止温度过高灼伤患者皮肤,避免过度和不正规晃动,防止艾条或者艾灰脱落引起烫伤。上述治疗方法每日1次,连续治疗2W。
1.4 观察指标
采用PSQI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睡眠症状进行评分,PSQI评分量表主要结合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项内容进行评分,每项3分,总分为21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采用SS-QOL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精力、语言、活动、家庭角色、情绪、自理能力、个性思维、上肢功能、视力、工作等12个领域共49项的内容。
结合《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指导原则》关于失眠患者康复的疗效标准针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痊愈:患者睡眠时间恢复到正常情况,同时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过程中状态深沉,苏醒后精神充沛。显效:患者的夜间睡眠时间在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患者失眠症状减轻,夜间睡眠时间在治疗之前有所增加。无效:患者的失眠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数据统计
统计软件运用SPASS24.0,计量:表示,检验:t,计数:[n(%)]表示,检验:X2,当P值低于0.05时认为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与SS-QOL评分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SS-QOL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数据见下表1: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数据见下表2:
3 讨论
火龙罐不同于传统的竹罐,也不是陶罐或者玻璃管,是刘伟承老师以中医整体观念理论为基础,研制出的一种特殊罐。火龙罐由玄石加紫砂混合,按设计的尺寸烧制成罐体,在罐内和罐口使用鎏金鎏银的方法,使金银能够与罐体在高温下融合为一体,具有取金补银的治疗作用。在罐内镶嵌相应的艾柱,使艾条放置更加方便。艾柱中点燃蕲艾,在罐内可生成纯阳之性,犹如“火龙之口”,达到驱寒、除湿、化瘀的治疗功效,因此取名為火龙罐。火龙罐罐口独特设计刮口利于走罐,同时艾灸的近红外光辐射及电磁波和光电学作用,改善了传统火罐治疗过程中的血淤、栓塞副作用。在运罐的过程中患者大小鱼际在患者治疗部位推拿、按摩,可以有效的调理患者的脏腑经络,达到行气活血、滑利关节、温补阳气的效果。火龙罐灸治时以“刚柔并济、补泻兼施”为主要原则,罐内温度穿透性强,刮痧的过程中即刮即消,不会为患者皮肤造成损伤,集“走罐-艾灸-按摩-刮痧-熨烫-点穴”中医六合一治疗技术为一体,应用越来越广泛[3]。
《景岳全书》有言:“痰火扰乱、心神不灵、思虑过伤、火滞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痰火上扰、阳邪入侵,阳盛则阴病,而睡眠多以阴用为主,阳盛阴虚则会阳不入阴而不寐,劳倦思绪太过者,导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亦为夜不寐症状。夜不寐而心神不宁,则导致脏腑器官功能失调,心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机受阻,从而导致气行不同部位时发生阴虚通滞,进一步出现心脏失养,而致失眠。中风后患者失眠多为肝风内扰而出现心神失养、邪扰脑窍导致患者失眠,通过火龙罐综合灸于患者涌泉穴灸疗可达安神宁心之功效[4]。太溪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在该穴位灸疗,呈气化之气、经水循肾经而传,亲热生气,上行天部,达到滋阴益肾的作用。根据薄氏《腹针无痛治百病》,选中脘、上脘、气海、关元腹部穴位,对于改善睡眠有显著的作用。
本研究探索火龙罐综合灸在治疗中风后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运用火龙罐综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W以后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治疗效果高达96.7%,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火龙罐综合灸可以有效的治疗中风后失眠患者。
参考文献
郑颖力. 腕踝针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3):178.
赵洋,金曦. 中风后失眠的综合治疗[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2):32-33.
李永华. 火龙罐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2019,11(02):31.
冯有亮,王欢欢,胡煜,罗慈华,杨滔,李燕平. 八卦头针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原发性失眠60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08):100-102.
曹利,卢金清,叶欣. 蕲艾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17,28(10):1423-1425.
黄阳,邱莲娜,陈海芬. 不同艾灸时间对脑卒中后睡眠功能障碍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 山西中医,2016,32(10):19-22.
周艳,倪永华,刘晓丽. 艾灸涌泉穴配合穴位贴敷提高心脑血管病人睡眠质量的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02):417-41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