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头皮针加体针点刺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研究

时间:2024-05-16

骆秀丽

【摘 要】目的:探讨头皮针加体针点刺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方法:50例脑瘫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按照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神经康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头皮针加体针点刺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语言能力、应人能力等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0%,观察组为8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脑瘫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头皮针加体针点刺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关键词】小儿脑瘫;推拿;针灸

【中图分类号】R7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2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为小儿脑瘫,是一组因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患儿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综合征。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可伴随感觉、认知、沟通、知觉、行为等异常及癫痫发作,和继发性骨骼肌肉系统异常。临床数据显示我国脑瘫的发病率为0.18%-0.4%[1],脑瘫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需要积极开展治疗。传统脑瘫治疗为营养药物干预,而随着中医治疗模式的推广,目前采取中医推拿等模式治疗脑瘫在临床中较多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50例脑瘫患儿于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儿科学》诊断为脑瘫;运动发育迟缓或者障碍;肌张力改变等;患儿家属同意本次治疗措施;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儿。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0.8个月-11岁,平均(4.7±0.7)岁;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1-12岁,平均(5.3±0.5)岁,分析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神经营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头皮针加体针点刺联合小儿推拿治疗。

药物治疗: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30mg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缓慢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mg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缓慢滴注。以上药物1次/d,每疗程10天(连续治疗10d后休息20天),治疗时间为5个疗程。

头皮针治疗:参照《中国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中的十四条治疗线为主,根据临床症状,针刺区选择运动区,下肢瘫痪时取对侧运动区上1/5,上肢瘫痪时取对侧运动中区2/5,辅助区选择平衡区、视觉区、语言三区。针刺方法为:选取28号1.5-3寸毫针,常规消毒头皮后与头皮水平成15°刺进帽状腱膜下,留针20min,隔日1次,每疗程10次,治疗期间休息10天,治疗时间为5个疗程。

体针点刺:针刺选哑门、风池、风府、足三里、伏兔、阳陵泉穴。针刺方法为:选取28号1-2.5寸毫针,常规消毒皮肤后,哑门、风池、风府直刺0.5-1寸,不提插,其他穴位直刺1-2寸,可捻轉提插3-5次,不留针。隔日1次,每疗程10次,治疗期间休息10天,治疗时间为5个疗程。

推拿:(1)普通推拿:对患儿印堂、太阳、百会、攒竹、头维、天柱、四神聪等穴位进行点揉,用揉法、滚法对患儿四肢按摩,以放松肢体,改善四肢功能障碍症状。每侧肢体按摩4min左右,每个穴位按压1min,每日一次。(2)脊柱推拿:根据督脉走形方向,由上至下对脊柱进行整理,经背部第1~2侧线对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进行按揉,之后由下到上捏脊,最后擦肾俞、命门、八髎穴,对每个部位的按揉捏拿动作应2分钟左右,每日一次。(3)对症推拿:根据患儿具体偏瘫部位选择适应的脊神经体表投影点,对其进行维持10分钟的按揉,并结合肢体运动,采用滚法对患侧肢进行按揉,来回10次至20次。每个部位按压2-3min,每日一次。

1.3 观察项目[2]

使用相应的量表评价患儿的语言能力、应人能力、应物能力、综合能力。

治愈:异常姿势消失,Vojta姿势反射7项均正常;头颅CT、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显效:异常姿势基本消失,Vojta姿势反射正常3~5项;运动功能在20d内提高2个月龄以上;肌张力接近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头颅CT好转或无变化;有效:异常姿势好转,Vojte姿势反射正常1~2项;运动发育评价20d内提高1个月龄以上;肌张力好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好转,头颅CT无变化;无效:以上情况未获得缓解,治疗效果不明显。

1.4 数据分析

SPSS20.0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t分析以及F分析计算计量及计数资料,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行为能力比较

观察组患儿在语言以及应人应物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2.2 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52.0%(13/25);观察组治愈7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0%(20/25),两组差异显著(F=6.09,P=0.000)。

3 讨论

临床治疗经验表明,对于脑瘫的治疗关键在于康复,中医学认为,脑瘫症候属于“五迟、萎症”等,痰、火、风经络阻塞引发脑瘫,因此根据经络学说,需要采取通经活络的治疗模式。头皮针能够对于脑皮质的功能进行协调,改善和促进代偿作用,因此在语言和运动障碍治疗效果理想。体针点刺是通过对于穴位快速刺激从而达到通络效果;推拿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全身新陈代谢等,改善肌营养及肌张力异常,,采取中医治疗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3]。

本次临床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在基础治疗之上加入头皮针加体针点刺联合小儿推拿治疗,结果显示患儿的行为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说明该种治疗模式疗效显著,而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治疗安全系数高。总之,经本次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小儿脑瘫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儿临床状况采取头皮针加体针点刺联合小儿推拿治疗,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谢芳,李颖.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脑瘫效果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01):114-115.

邓多喜,谢辉,陈英,等.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应用近况[J].中医药导报,2017,23(11):86-87.

陈白云,尚清.探讨中医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115-1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