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效果研究

时间:2024-05-16

赵伟

【摘 要】目的:研究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并比较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 小柴胡汤加减 慢性胆囊炎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慢性胆囊炎是由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的胆囊功能异常,临床上一般将其是否存在结石将其分为结石性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其中非结石性胆囊炎主要是有细菌、病毒感染或胆盐和胰酶引起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在肥胖者和高脂饮食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患者发病后病情通常迁延不愈,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19~68岁,平均(42.15±6.94)岁,患者病程2~32个月,平均(16.78±2.54)个月。试验组男32例,女28例,患者年龄22~67岁,平均(42.39±6.82)岁,患者病程4~31个月,平均(16.57±2.64)个月。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对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入院前一周内未接受相关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能积极遵医嘱完成治疗。

排除标准:排除患者中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情况;排除患者中属于急性、梗阻性或化脓性等其它类型的胆囊炎;排除患者中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情况;排除患者中治疗依从性较低的情况。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将1.0g头孢唑林钠(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2070)加入到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治疗2次,同时使用浓度为0.2%的甲硝唑氯化钠溶液(山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835)进行静脉滴注,每日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

试验组使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其中方药基本组成为:甘草5g,桃仁、黄芩、丹参、菊花、枳壳、香附、生姜、山栀、党参、白芍和牡丹皮各10g,柴胡和钩藤各15g,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不同进行药物加减,其患者肋痛时加延胡索和青皮各10g;患者火旺气郁、口苦便秘易怒时加10g夏枯草,并将黄芩、丹皮和山栀的用量调整为15g;患者肝气犯脾时加白术和茯苓各10g;敷患者肝郁化火、阴津损伤时加10g枸杞子;患者恶心呕吐时加陈皮和半夏各5g;患者气滞血瘀时,加当归和赤芍各10g。将药物加水煎煮后取汁,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连续治疗4周。

1.3 评价指标

评价患者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进行评分,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胆囊收缩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胆囊功能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恢复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症状评分主要是对患者泛酸、腹胀和腹痛等症状进行评分,采用四级评分法,其中0分为无症状,1分为症状较轻且偶尔出现,2分为症状较重且经常出现,3分为症状严重且患者无法开展正常生活。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用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5例(58.33%),有效22例(36.67%),无效3例(5.00%),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8例(46.67%),有效20例(33.33),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2.2 症状积分

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为(13.29±2.54)分,治疗后症状积分为(3.96±1.04)分。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为(13.52±2.61)分,治疗后症状积分为(7.15±1.86)分。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积分均得到改善,但治疗后试验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2.3 不良反应

試验组患者1例发生皮疹,2例发生恶心呕吐,1例发生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4例发生皮疹,5例发生恶心呕吐,3例发生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胆囊病变,其通常继发于胆结石基础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急性炎症消失后因治疗不彻底而导致细菌和结石等负性因素长时间刺激胆囊,导致胆囊发生慢性功能障碍的情况。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具有特异性,通常以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恶心、嗳气、反酸和腹胀等症状为主,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慢性胆囊炎患者发病后病情可反复发作,长时间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可导致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难以让患者的胆囊功能得到彻底改善。同时,一些患者发病后缺乏典型和特异性的症状,导致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影响其治疗效果,并导致其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

中醫上并没有慢性胆囊炎这一病症,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将慢性胆囊炎归于黄疸和胆胀的范畴。根据中医理论,肝主疏泄,以畅达为常,胆以通降为顺,两者共同协作完成对人体气急的疏泻通降。慢性胆囊炎的病因病机为肝郁气结、气血瘀阻,肝胆湿热及胆胃不和,病理机制相对复杂。同时,中医认为人体各个脏腑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慢性胆囊炎的病位在胆,但患者肝脏、脾脏和胃脏均与其有密切关联。因此,在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一般强调以通顺为主,药物的应用主要以疏肝利胆和通腑降浊为主。但由于慢性胆囊炎的发生导致体内藏泻平衡受到破坏,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采用和解之法完成。

小柴胡汤时中药中和解之法的代表方剂,其具有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祛邪正气、调理气机等功效,能有效促使全身脏腑功能恢复。其中方药以柴胡为君药,起到疏肝解郁、消坚散结、升举阴精及和解少阳的功效;以黄芩为臣药,起到清热利湿的功效;以半夏、妊娠和生姜等为佐,起到祛邪扶正的功效;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起到清热解毒、祛邪扶正、调和脾胃及通达三焦的功效,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柴胡汤中的有效成分能有效起到激活肾上腺素皮质功能的作用,让炎症因子的释放被抑制,并且能对胆道括约肌起到调控作用,从而发挥利胆和抗炎的功效。

本研究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治疗前的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积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综上所述,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余顺顺,汪培国.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7):140.

李峰.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6):20-21.

石正中.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5):115+117.

陈丽.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104例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1):96-97.

沙开彩.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3):103-104.

郑建军.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01):26-2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