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分析

时间:2024-05-16

赵良清 黄小燕 周维彬

【摘 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MRI检查以及经过手术组织病理检查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30例,主要观察这30例患者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情况,主要是观察患者的MRI影像学检查的动态增强表现、形态学特征以及BIRADS分类评估等情况。结果:在这30例患者中,经过MRI检查的结果为异常强化病变的患者28例,动态增强表现为流出型强化的患者有9例(32.1%),动态增强表现为平台型强化的患者有10例(35.7%),动态增强表现为上升型强化的患者有9例(32.1%)。主要的影像学表现为结节肿块型强化病灶的患者有19例(67.9%),影像学表现为导管扩张不伴异常强化的患者有3例(10.7%),影像学表现为非肿块强化病灶的患者有5例(17.9%),影像学MRI检查为阴性为1例(3.6%)。BIRADS分类评估为1-3级的患者有19(67.9%),4级的患者有9例(32.1%)。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具有很多的特点,在手术之前对患者采取MRI检查,可以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MRI;表现

【中图分类号】R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每个女性的乳腺中,大概有15-20个乳腺导管,一般导管的开口在乳头上。该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该疾病的发病部位40-50岁的妇女,且产后妇女的该病率更高[1]。本院自2010年1月对来我院进行检查的患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采取MRI检查,临床价值较高。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自2010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MRI检查以及经过手术组织病理检查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30例。在这30例患者中,均为女性,年龄为12-63岁,平均年龄为(41.44±4.02)岁;在这3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单侧乳头溢液,其中左侧乳头溢液的患者有17例,右侧乳头溢液的患者有13例。血性溢液的患者19例,浆液性溢液的患者11例。

1.2 检查方法 观察这30例患者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情况,主要是观察患者的MRI影像学检查的动态增强表现、形态学特征以及BIRADS分类评估等情况。具体的检查过程如下:对这30例患者均采取MRI检查,本院采取的MRI检查仪器为1.5T乳腺专用磁共振仪器,品牌为东芝,首先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同时指导患者的乳腺自然下垂,随后对患者进行常规预扫,在常规预扫后,对患者进行双乳横轴面平扫加增强扫描,注意设置扫描的参数,其中矩阵360×360×128,层厚为1.125mm,TR 29ms,TE 5ms。在对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之前,首先要对患者进行Spiral平扫检查,随后注入Gd-DTPA的对比剂,采取高压注射器在患者的手背静脉团注入,对比剂的剂量为0.2mmol/kg,特别要注意对比剂的注入速率,注入速率为2.0mL/s,在注入对比剂完毕后,需要注入生理盐水,在注入生理盐水后,即可以进行增强扫描(连续4个回合)。

1.3 评判标准 主要观察30例患者的MRI影像学检查的动态增强表现、形态学特征以及BIRADS分类评估等情况。

1.4 将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 将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采取的软件为统计学专用软件SPSS 20.0。

2 结果

在这30例患者中,经过MRI检查的结果为异常强化病变的患者28例,动态增强表现为流出型强化的患者有9例(32.1%),动态增强表现为平台型强化的患者有10例(35.7%),动态增强表现为上升型强化的患者有9例(32.1%)。主要的影像学表现为结节肿块型强化病灶的患者有19例(67.9%),影像学表现为导管扩张不伴异常强化的患者有3例(10.7%),影像学表现为非肿块强化病灶的患者有5例(17.9%),影像学MRI检查為阴性为1例(3.6%)。BIRADS分类评估为1-3级的患者有19(67.9%),4级的患者有9例(32.1%)。

3 讨论

而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上,MRI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分析。MRI检查乳腺疾病,可以十分清晰地观察出患者的病灶的形态以及大小情况,同时还可以清楚地显示血流动力学地变现,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准备的定位。在进行乳头状瘤的诊断时,要与多种疾病区分开,例如乳腺癌:乳腺癌多表现为肿物形成毛刺,从而牵拉患者的乳头,并伴有乳晕的皮肤出现增厚的情况。而乳头状瘤患者可以看见扩张导管直达到患者的晕后以及乳头等部位,但是患者的乳头没有较为明显的形态变化,如此便可以有效地区分,如果直径未超过2cm的乳腺癌,则其肿物的毛刺并不显著,这种情况与实性肿物为唯一的表现的乳头状瘤较难区分,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可以通过观察乳头状瘤的肿物较多见于早期的均匀情况以及出现不均匀强化而出现延长的模式,且其早期的强化的幅度不如乳腺癌,这样可以较易进行鉴别[2]。而导管内原位癌则多表现为导管样、小叶节段样强化,如果具有同样的症状的乳头状瘤需要进行进一步区分,可以通过原位癌较少会出现导管扩张的情况,而且在钼靶上会出现微小钙化的情况来进行鉴别。而导管内乳头状癌大多是在乳头状瘤的基础上,出现恶性上皮增生的情况,所以这种情况很难进行区分,需要采取病例检验。

本文就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具有很多的特点,可以有效地表现出患者的结节肿块型强化,也可以表现出患者的非肿瘤强化情况,同时可以观察出患者的导管扩张的比例十分高,而时间信号曲线容易出现恶性的变化。根据MRI检查的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便可以确诊病情,完成后续治疗。在手术之前对患者采取MRI检查,可以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张利平.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诊断价值分析[J]. 中外医疗, 2015(24):178-179.

续晋铭, 查期, 李晶.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诊断价值探讨[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6, 22(1):18-2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