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推拿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4-05-16

钱舜斌 樊雯珺 张凡 洪芳 应佳辉 陆永才

【摘 要】目的:观察推拿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产科顺产妇的年龄、腹直肌分离程度和VAS评分进行评估后,筛选60名顺产妇,将其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30分钟神经肌肉电刺激、50分钟神经肌肉电刺激措施及20分鐘推拿疗法联合30分钟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结果:比较三组VAS评分及腹直肌分离距离,治疗后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疼痛都减轻,分离距离缩短,实验组在减轻疼痛及腹直肌距离缩短均优于常规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顺产妇;产后康复;腹直肌分离症;推拿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在妊娠过程中的围产期妇女,随着子宫内胎儿逐渐增大,腹壁皮肤、筋膜、腱膜、肌肉等被过度牵拉,腹白线被压迫,导致腹直肌分离;同时,产妇在妊娠期往往营养过剩,腹部也会堆积过多的脂肪。增大的妊娠子宫影响妇女腹壁皮肤,造成部分弹力纤维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断裂,被临床称之为腹直肌分离。对产后康复影响颇大[1]。本研究对产妇在产后进行腹直肌分离的相关评估,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后进行早期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产科顺产妇,共60名,年龄在24-28岁,患者腹直肌分离均达到4-6cm,且未超过6个月,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生活或工作。常规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治疗前腹直肌分离距离和VAS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柏树令等,对腹直肌分离的诊断标准:腹直肌分离大于2cm,屈肌和伸肌的比率为0.5,正常为0.7。

1.3 治疗方法

通过对产妇的体格检查或超声检查后,判断产妇的腹直肌分离程度和VAS指数后,进行筛选与分类,根据统计学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分为腹直肌分离的常规组、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对产妇进行康复治疗干预,进而观察推拿治疗对产妇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

常规组的20名患者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以并置方式置于患者腹直肌分离部位,以产妇的最大耐受量为治疗剂量。对照组的20名患者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每日一次,每次50分钟,以并置方式置于患者腹直肌分离部位;产妇的最大耐受量为治疗剂量。实验组的20名患者进行推拿治疗,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以并置方式置于患者腹直肌分离部位,产妇最大耐受量为治疗剂量。以观察推拿疗法在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在推拿过程中,要求产妇仰卧位并放松腹部及盆底部肌群,配合腹式呼吸;而医护人员需取适量婴儿抚触油等润滑油均匀涂于掌心,分为腹部环摩法、腹部推法、肾区按摩法、捏腹肌法、点揉法、点按法、点穴操作步骤[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软件,多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或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均为α=0.05。

2 结果

2.1 VAS评分比较

3组VAS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后,得出表2,经过分析后发现常规组在治疗效果评估中,VAS疼痛评分几乎没有任何缓解。对照组在产后第42天的效果评估中,VAS评分减小。实验组在产后第28天的效果评估中,VAS评分就已明显减小;在第42天的治疗效果评估中,VAS评分显著下降或已基本消失。

2.2 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

3组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后,得出表3,经过分析后发现常规组在产后第14天、28天、42天的治疗效果评估中,腹直肌分离距离几乎没有任何缓解。对照组在产后第42天的治疗效果评估中,腹直肌分离距离恢复0.5-1cm。实验组在产后第28天的治疗效果评估中,腹直肌分离距离恢复1-2cm;在第42天的治疗效果评估中,腹直肌分离距离恢复2-3cm不等。

3 讨论

中国在2013年8月6日正式开放“二胎政策”,经产妇在产后出现腹直肌分离的可能性更高,应针对产妇产后评估进行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干预措施。

王影等人采用PHENIX USB8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对23例患者进行电刺激治疗,20min/次,2次/周,共计治疗6次。采用腹部触诊法,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这23例患者治疗后腹直肌分离距离为(1.6±0.5)cm,较治疗前的(3.9±0.7)cm显著缩小,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0,P<0.001)。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效果良好、安全,无不良反应[3]。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有效。

同时,韦瑞敏等人采取通过对盆底肌的按摩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患者共160例,在对排尽恶露的产妇运用手法检查腹直肌分离≥2cm,盆底肌力≥Ⅲ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未予治疗干预,实验组接受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腹直肌分离愈合情况。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显著,使产妇减轻后背疼痛,恢复平坦的小腹,增加肌肉的弹性和活动性,促进产妇身体尽快恢复等方面的临床意义[4]。我们认为治疗师在对患者进行推拿治疗时,避免因用力过大导致的患者腹部疼痛。在治疗过程中配合腹式呼吸,通过膈肌的运动刺激腹腔,使腹横肌进行收缩,配合推拿治疗过程中对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的刺激达到治疗效果。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负重弯腰,减少对腹直肌造成过度的负荷;避免腹部受到外伤,杜绝出现疝气的可能[5];在患者治疗过程及恢复阶段中,患者的运动强度应避免过重,遵循循序渐进、超量负荷等原理,并严格制定适合的运动疗法辅助治疗[6];对于进行了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但肌肉强度仍没有提高且在进行检查后确认治疗无疗效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7]。

参考文献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2.

韦瑞敏,肖霞,吕丽清,罗宇迪,邓贤新.产妇腹直肌分离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人文,2016.

王影,张洁,冯艳霞,马乐电.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观察[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7,(2):1673-5250.

韦瑞敏,肖霞,吕丽清,罗宇迪,邓贤新.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21:1001-4411.

Ha W,Song SY,Yoon CS,Kim KN.Severe irreversible diastasisrecti abdominis and abdominal hernia in postpartum women.Rare Case Report,2016,22.

Kamel DM,Yousif AM.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Strength Recoveryof Postnatal DiastasisRecti Abdominis Muscles.Ann Rehabil Med,2017,41(3):465-474.

Uzair S1,Babar Z,Sutton PA.Tissue regeneration mesh reinforcement during abdominoplasty for severe myoaponeurotic laxity after pregnancy.BMJ Case Rep,20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