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全髋置换术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时间:2024-05-16

沈佩华

【摘 要】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6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预防护理程序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60例患者术后均未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可行的。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具有关节活动好、下床早的优点 。但术后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在无血栓预防措施的患者中发病率高,其导致的血栓后综合征及肺动脉栓塞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早期治疗和护理干预对围术期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很深远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 -2018年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8例,女32例,年龄 54~88 岁,平均年龄(68.5±6.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标准,其中,创伤性股骨颈骨折 38例 ,股骨头缺血坏死 22例。术前伴高血压18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15例。

1.2 DV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1.2.1 静脉血流障碍 静脉血流淤滞是导致 DVT的主要原因[1]。患者由于手术、麻醉和镇静、肌松药物的应用,加上患肢长时间处于制动体位,静脉回流减少,流速减慢,促进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1.2.2 静脉壁受损 髋部周围血管丰富且手术复杂,术中极易损伤血管内膜。此外,还存在血管间接损伤的可能,如骨水泥的热损伤、感染性损伤、静脉输液造成的化学性损伤及静脉穿刺的机械性损伤 。

1.2.3 血液高凝状态 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术后体液不足,进食少可以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手术应激可使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骨科大手术因素,尤其是术后出血,可导致血液浓缩、血细胞相对增多,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1.2.4 其他相关因素 研究发现 DVT 发生的累积概率对于 50 岁来说为 0.5%,对于 80 岁来说为 10.7%,这表明年龄是发生 DVT 的一个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疼痛、长期卧床也是 DVT 发病高危因素之一。[2]

1.3 DVT的护理评估

由于 DVT发生的隐匿性和不典型性,故评估DVT的危险性对预防DVT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病人入院时评估病人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运动能力及有无创伤、肿瘤、脑卒中、心肺疾病、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遗传性凝血功能异常及DVT 病史等。评估后将各项分数累加得出首次评估结果。患者手术结束后 6h内再次评估计分。根据分数高低术后继续跟踪评估,采取预见性护理及治疗,从而降低围手术期DVT的发生率。

1.4 预防措施

1.4.1 术前护理:

1.4.1.1 讲解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后果 ;

1.4.1.2 劝导吸烟者戒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1.4.1.3 锻炼指导 :主要方法有患肢踝关節的屈伸、旋转运动,臀肌收缩运动,髌骨推移运动,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运动。

1.4.1.4 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适度抬高患肢,抬高下肢2O一3O度,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不易形成血栓。

1.4.1.5 提高静脉穿刺技能: 有计划的选择血管,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同一静脉反复多次穿刺,尽量采用留置针,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持续静脉不超过48h。

1.4.2 术后护理:

1.4.2.1 密切观察 :一般DVT发生高峰期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4d,应该 密切观 察术后患者 的血压、呼吸、脉搏、肢体状况等。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患肢突然肿胀,则应严密观察患者体温、皮肤色泽。。

1.4.2.2 体位护理:为了预防术后患者关节内收、外旋、切口张力增大、假体脱出,患者应保持患肢外展3O度中立位 。

1.4.2.3 疼痛护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可减少疼痛,例如,听音乐、看报、聊天等。必要时可适当使用镇痛剂。

1.4.2.4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可促进运动器官功能恢复。麻醉作用一旦消失,便鼓励督促患者对患侧趾、踝、膝等关节做早期屈伸活动。术后2~3d 可在床上做髋、膝关节主动屈曲及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术后4~7d可在护理人员协助下下床轻微活动。此外,鼓励其深呼吸、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1.4.2.5 药物预防:术中术后补充足够液体稀释血液,防止丢失大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血粘度,促进血液循环。应用抗凝药物,术后可预防性地使用抗凝药物,例如:低分子肝素钠,利伐沙班[3] , 使用前后,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

1.4.2.6 中医特色护理:

⑴中药熏洗:《内经》云:“血得热则行”。熏洗疗法借助药液的温度使药 物吸收,有利于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肢体缺血状态[4] 。

⑵中药外敷:可用肿消散外敷治疗。

⑶穴位敷贴:取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悬钟穴、环跳穴等。

2 结果

经积极对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和护理健康指导,采取有效镇痛管理,应用抗凝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坚持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护理措施,6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治愈出院 。

3 小结

DVT重在预防,护理人员应对预防DVT高度重视,掌握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系统的评估,严密观察DVT的早期症状,对 DVT的高危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预防措施,实施健康宣教,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参考文献

胡三莲,何丹,钱会娟,董芳辉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  上海护理,2017年 5月第17卷第3 期 92-95

郭玉祥,赵清华,林福庆,蔡小林,应晓峰,林禄攀,邹瑞,项春林,温传阳,蒋青 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 年6月第 30 卷第 6期 618-621

曾秋敏,郭妮,黄诗颖  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探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第17卷第40期 236-237

曾 霞 ,邓 柏 杨  中医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亚太传统医药  第l2卷第9期2016年5月 50-5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