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戴伟萍
【摘 要】:目的了解本院儿科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以及发生原因。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今120例儿科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报告,从儿科患者年龄、原发病、抗菌药物类型、不良反应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20例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事例中男60例,女60例,年龄1~11岁,其中1~2岁的年龄区间发病率最高的年龄间断发病率最高,比例为39.1%;比例最高的不良反应案例为呼吸道感染,为84.1%,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占据15.%,涉及药物主要包括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大环内脂类药物等,多种药品中占据最高比列的药物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占35.8%。涉及器官有皮肤软组织、消化系统等,其中皮肤软组织产生不良反应事例最多,占80%。120例患儿在出现ADR后均第一时间停药,其中105例患儿在停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结论对患儿使用抗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应给与重视,应当及时给与了解与预防,趁早提出相应的政策。
【关键词】:儿科;儿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R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3--01
药品不良反应是医院和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药品不良反应也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的重要问题,随着各检测部门与检测制度的逐步重视,近些年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列政策,伴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的政策出台,医院各部门也加强了对药品使用的监管力度。对儿科病区来说,患者年龄较小,自身免疫力正处于不健全阶段,患儿本身也处于发育阶段,相对而言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就要高些,更应该受到广大医师的重视。儿童易发生感染,所用的药物基本为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现象事例最多,对此,进一步了解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方向,那些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率最多,是医院该研究与调查的方向,本文将对我院2019年1月至今120例儿科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事例进行研究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今120例儿科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数据,在大数据中筛选出抗菌药物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120例,对比分析患儿的年龄,发病原因,使用药物类型,药品不良反应类型等数据。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分布
包含在案例内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例中,男性患儿括60例,女性患儿60例,患儿年龄为1~10岁。详见表1。
2.2 原发病分布及构成
包含在案例内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例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84.1%。详见表2。
2.3 抗菌药物类型
包含在案例内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例中,主要涉及的药物有头孢菌素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大环内脂类药物等。详见表3。
2.4 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包含在案例内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例中,涉及器官有皮肤软组织、神经中枢及消化系统。见表4。
3 讨论
120例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事例中男60例,女60例,年龄1~11岁,其中1~2岁的年龄区间发病率最高的年龄间断发病率最高,比例为39.1%;比例最高的不良反应案例为呼吸道感染,为84.1%,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占据15.%,涉及药物主要包括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大环内脂类药物等,多种药品中占据最高比例的药物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占35.8%。涉及器官有皮肤软组织、消化系统等,其中皮肤软组织产生不良反应事例最多,占80%。这个结果与国内ADR监测报告中女性略高于男性有所差异[1],原因可能为本次统计病例较少。根据本次统计,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的原因可能为婴幼儿免疫机未发育健全,免疫能力低下。Annette等[1]的研究认为母乳喂养可能对婴幼儿的免疫机能发育有明显影响,且母乳喂养的婴幼儿ADR发生率相对较低。由于多数患儿的抵抗力较差,在药品的使用中尽可能的选择不良反应少、小的抗菌药物,保证婴幼儿使用药物安全。比例最高的不良反应案例为呼吸道感染,为84.1%,这个结果与国内绝大多数报告相一致[4]。可能原因为患儿的免疫功能低下而导致的感染率较高,其中感染病里又以呼吸道系统感染较为常见。抗菌药物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用药量越大,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越大,应该谨慎对患儿使用呼吸道系统疾病药物。涉及药品中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为35.8%。头孢菌素类药物为常见的药物,其不良反应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具有不可预见性的特点[2],相关药物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为药物的应用率高、疗程较长。使用的抗菌药物量增加,不但会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也可能会使患儿体内的菌群失调[3]。在对患儿进行药物选择前多询问用药史,多做皮试,减少抗菌药物种类的使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的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表现在皮肤及软皮组织。在对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时要注意用药时间,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或换为同功效非抗菌药物,以减轻对患儿的伤害,如果停药后症状没有好转趋势,应及时采取相应手段治疗。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尽可能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早发现,早对策。
参考文献
SohnAH,GarrettDO,Sinkowitz-CochranRL,etal.Prevalenceofnosocomialinfectionsin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patients:resultsfromthefirstnationalpoint-prevalencesurvey[J].JPediatr,2011,139(6):821827.
蔡偉民,黄冬,冯玉珍,等.353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5):519.
赵婷,赵鸿昆,李林春,等.497例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10):929932.
赵世辉,张聪秦,张兰萍.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919.
于红,杨峰.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预防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9):18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