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摔跤,“惊慌爸妈”的故事

时间:2024-05-16

宫学萍

各位焦虑的“老母亲”们,你的宝宝需要的仅仅是一点时间,他就会重新想办法站起来。

每次得空晒太阳,我都好喜欢去看院子里那些一两岁的小朋友。我喜欢看他们黑黑圆圆的眼睛,粉粉胖胖的小手小脚,还有就是,他们学步时的蹒跚模样,和猝不及防地摔上一跤。

是的,我是说摔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心观察过,学步期宝宝在摔跤时候脸上的神态和表情?通常,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难过或气愤,而是震惊。小小的嘴巴微微张开,眼睛瞪上一下,仿佛在提问这个世界:“怎么了?怎么回事?我不是在走路吗?”

太多人根本不给孩子摔跤的机会

有些爸爸妈妈喜欢用很多让自己特别辛苦的方式,来确保孩子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一跤”不摔。真的,不夸张,我的确是在某處儿童游乐场听过,有一位妈妈颇为自豪地对外宣称:“我家宝宝从来没有摔过—次呢!”

唉,我当时没有告诉她一一那你可要小心了,像这样长大的孩子,会缺乏好好摔跤的能力,一旦不小心摔倒,他的身体和直觉,都缺少那种让自己尽量不要受伤的反应力,反而更有可能会摔出比较严重的伤病。

我们的大脑对于自身运动系统的控制力,是在一两岁的学步过程中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小小的婴儿,从翻身、卧、坐、爬,再到借力行走,都需要经历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从起初笨拙到最终自如的漫长时光。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每一次的失败都有其宝贵意义,可以让我们反复体会、不断调整对自己各个内在、外在身体结构的精妙的感受和把控力。

越小的孩子越不怕摔跤

刚刚学走路的小朋友,腿长至多也就是成年人两个巴掌的高度,一不留神,坐个屁墩儿,真的伤不到我们的宝贝,反而会提供给他一种十分新鲜的人生体验。而且,父母们也丝毫不用担心孩子会因此一蹶不振,小孩子不像我们这些老人家,受点挫折就容易放弃。能够走路,能够自己移动自己的身体,这样的愿景实在太美好,足够让他们越挫越勇。

所以我经常会在面向小婴儿的父母课堂中,叮嘱各位爸爸妈妈放心让学步的孩子去摔跤,让他们一点一点,找到把控自己身体平衡的万丈豪情。至于一旁的父母呢,一是要确保孩子所在的环境(也就是孩子有可能摔跤的空间里),没有会伤害到他们的利器和污物,另一个就是在他们实在爬不起来,或悲伤或气愤的时候提供一份暖暖的安慰。

很多时候,孩子对于某一件事物,比如摔跤,比如失败,都是和身边的父母那里学会了伴随的情感反应。本来摔跤是件小事,可一回头,就看见妈妈一脸惊恐,孩子不焦虑才怪。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一定是屁股疼得想哭,而是被妈妈脸上的表情吓哭了。

唉,写到这里,真心觉得养孩子不是一件容易事。有些时候需要把他们捧在手心,有些时候又得小小放手不要那么太过爱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