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心你的“心疼”害了孩子

时间:2024-05-16

平果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看到孩子跌倒了,“被欺负”了,总忍不住上去安慰。这本没有什么错,因为接纳孩子的感受,有助于孩子从挫折中“站起来”。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如若父母对孩子的委屈、挫折表现得过于心疼,很可能反而阻碍了他的成长。

妈妈来信

娃成了“特别娇气”的孩子,我做错了吗?

我家娃今年刚上幼儿园,可是老师反映,他是全班“特别娇气”的孩子,一听批评就要哭,比女孩子还容易哭。

开放日的时候,我看到他被一个同学抢了玩具,我很心疼,但也不好说对方孩子什么,只好不停地安慰他,可怎么安慰,他都很伤心,看得我也很难过;课外运动的时候,他跌倒了,我过去扶他,抱起他轻拍背,可他越哭越伤心。老师和我说,不要这么疼孩子。可我觉得,孩子才3岁,不该是全身心接纳他、关心他的时候吗?

我疼他,有什么不对吗?

接纳不等于怜悯

孩子受挫难過时,表达对他情绪的理解和接纳,有助于让孩子明白和理解“自己怎么了”“我为什么会这样”等。

但当你表现得比孩子还要难过,和孩子一起沉浸在他“悲伤”“难过”的情绪里时,其实已不是接纳,而是“怜悯”了——这是一种觉得孩子可怜,无法照顾好自己,十分需要你保护和安慰的情感。

然而这对孩子来说,是没有益处的。虽然我们出于善意,但是因为我们过度的同情、怜悯,反而会让孩子更加“自怜自艾”,并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帮孩子客服失望,给他信心和勇气

当孩子受挫时,接纳他的负面情绪,理解他的感受,确实十分重要,但在接纳他的情绪之后,帮助他在失望、伤心之后重新建立起积极的心态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孩子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里不能自拔,不但会让自己的心理能量越来越低,也会妨碍他进一步思考和成长的步伐。

所以,当孩子跌倒时,在确定他没有什么大碍的情况下,我们在接纳他感受的同时,可以鼓励他自己站起来,比如说“宝贝,摔倒了有些疼痛和难过,是吗?”孩子会点点头,这时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微笑说, “嗯,很多人摔倒了都会感到疼、会伤心,但妈妈相信你可以自己站起来,你能做到的!”

当孩子自己站起来后,我们要给予他肯定和赞赏,比如说“嗯,我的宝贝真勇敢!”帮他强化自己可以克服困难的信念和坚定自己勇敢的品质。

这样就在接纳了孩子情绪的同时,又引导他学会如何去克服困难,坚定自己能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又比如当孩子的玩具被别人抢走时,我们可以先同理他的感受,跟他说“玩具被××拿走了,你很委屈、生气,是吗?”然后引导他思考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你想要回玩具吗?”“如果想要回来,我们可以怎么做?”鼓励孩子思考和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

怜悯会强化孩子的“弱者”心态

孩子对大人的态度都是十分敏感的,他们会从大人的表情、行动和语言中“读出”自己的处境。当大人表现得很紧张、难过、伤心时,他们会更加断定自己目前是“严重的”“无助的”“值得可怜的”,这样会延长他们沉浸在负面情绪中的时间,强化了自己是个“受害者”“弱者”的心态。

更为关键的是,孩子每次受挫,都接收到父母怜悯和过度安慰的信息,会让他越来越失去自己面对困境的勇气,每次都需要依赖于“别人的安抚”,才能走出“情绪低谷”,一旦没有人安慰自己,就会觉得自己可怜,没人关心,缺乏依靠自己快乐起来的能力。

接纳、同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在对自己的情绪有所觉察和认知的同时,我们更要引导他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也是在促进他乐观品质的养成(如“我总能找到解决办法”“我一定可以克服这个困难”)。

不替孩子委屈、不替他解决问题,智慧地引导能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主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