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vWF、Ⅷ因子水平变化与易栓症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关系

时间:2024-05-16

王乐见 史春娟 章希文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Ⅷ因子在获得性易栓症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8例获得性易栓症患者中男45例,女33例,其中发生静脉血栓的15例;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对患者的vWF、Ⅷ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血栓前状态,初步探讨vwF、Ⅷ因子水平的改变在获得性易栓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中的价值。结果发生静脉血栓的获得性易栓症患者血浆vWF、Ⅷ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静脉血栓者(P<0.05),获得性易栓症患者血浆vWF、Ⅷ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获得性易栓症患者vWF、Ⅷ因子水平的改变,对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有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Ⅷ因子;获得性易栓症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17)03-0228-02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7.03.25

易栓症分为遗传性易栓症和获得性易栓症,遗传性易栓症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机体存在先天性高血栓形成倾向,其原因一般为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缺陷;获得性易栓症是指因存在包括肿瘤在内的相关危险因素或获得性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异常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一组疾病或状态。由于疾病的因素,获得性易栓症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的平衡出现偏移,凝血功能相对增强,容易发生血栓。通过测定此类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Ⅷ因子血浆水平的改变,探讨其在发生静脉血栓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在妇科、肿瘤科及骨科就诊的78例患者,均存在获得性易栓症的诱发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是同等的。发生静脉血栓的15例为A组:男9例、女6例,年龄41~80岁,平均(60.22±7.89)岁;未发生静脉血栓的获得性易栓症患者63例为B组:男36例,女27例,年龄36~84岁,平均(59.34±10.52)岁;正常对照组(C组)来自本院健康体检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7~83岁,平均(59.57±10.12)岁。

1.2方法:采集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7ml于含0.3ml枸橼酸钠的真空试管内(0.109mol/L),立即轻轻颠倒6~8次充分混匀,然后以3000rpm水平离心15min,将血浆置塑料管中一20℃保存最多15天,复融后2h内完成测定。标本要求采集顺利、无溶血、无脂血、无黄疸。应用法国斯塔高STA-R compact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均采用光学仪器每年校正一次;定标液、试剂、质控品为原装配套,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每一项实验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及仪器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每次检测前均进行定标,然后进行正常、异常两个不同水平质控品的测定,并绘制Westgard质控图,质控结果在控时方可进行患者标本的测定,依据仪器《标准化操作程序/Standardized Op-erating Procedures》完成。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易栓症患者vWF、Ⅷ因子水平的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获得性易栓症患者vWF、Ⅷ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获得性易栓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组vWF、Ⅷ因子明显高于未发生血栓组(P<0.05)。

2.2利用ROC曲线分别求vWF、Ⅷ因子在获得性易栓症患者中的价值:78例易栓症患者,其中15例发生静脉血栓。对于vWF、Ⅷ因子两个变量分别求得ROC曲线下面积及最佳界值。结果见图1、图2。

由图1知ROC曲线下面积为0.88,P<0.01,最佳界值202%,对应的特异度为80.60%、敏感度为73.30%。由图2知ROC曲线下面积为0.69,P<0.05,最佳界值221%,对应的特异度为88.20%、敏感度为53.30%。

3讨论

在2012年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组根据国内相關研究的结果拟定了专家共识。对于高龄产妇、肥胖、血栓形成既往史、手术创伤、口服避孕药、母体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的患者凝血因子、抗凝蛋白及纤溶蛋白存在后天性异常,易导致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种获得性易栓症并存时更易诱发血栓栓塞。

Ⅷ因子及vWF在凝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水平的升高使促凝因子与抗凝因子平衡破坏,是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易栓症最初采用高凝状态或高凝倾向来定义,血浆Ⅷ因子水平增高发生静脉血栓及复发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Ⅷ因子水平增高同样活化的Ⅷ因子水平也增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Ⅷ因子水平当达到一定程度则使凝血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静脉血栓的发生。获得性易栓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则Ⅷ因子水平明显升高,ROC曲线下面积所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vWF是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巨核细胞合成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它既是血管内皮受刺激或损伤的标志物,又是促进血栓形成的主要因子,可使大量促凝物质释放人血,进而激活凝血系统,当发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vWF与受损的血管内皮下成分结合,发生构型改变后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结合的能力增强,导致血小板粘附,使血小板进一步发生变形、移动、分泌、聚集和收缩等变化,启动生理性止血作用或病理性静脉血栓。内皮细胞受刺激或损伤以及机体处于应急状态时,血中vWF水平升高,发生静脉血栓危险性增加。vWF又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一些急性时相反应时,尤其是在类风湿病、血管炎、恶性肿瘤及大手术后等可显著升高,增加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病理情况下,vWF不但在血小板黏附聚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还可作为Ⅷ因子的载体蛋白支持凝血活化,进而促进高凝状态的形成,对于获得性易栓症患者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易栓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时vWF明显升高,ROC曲线下面积对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

通过研究Ⅷ因子及vWF水平的改变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对易栓症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作出合理的评估,为患者减轻病痛及经济上的负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