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成人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4-05-16

范玉菲++邹海英++王咏梅+徐静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病情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15)05-0426-02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从心肌局灶性炎症引起的无症状心肌炎到心肌弥漫性炎症引起的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itis,FM)临床表现各异,短时间内病情急剧进展,出现心源性休克,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阿斯综合征等,病情恶化快,病死率达90%以上。对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救治,开展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30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1-35歹,平均(22.33±7.62)岁,全部患者经血液生化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暴发性心肌炎诊断标准:根据我国1999年制订的病毒性心肌炎(VMC)临床诊断标准。

1.2.结果:本组30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救治,21例治愈(70.00%),9例死亡(30.00%)。其中15例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行气管插管后转ICU治疗,治疗过程中有11例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7例患者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7例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其中有11例患者在ICU治疗后病情稳定转回病房继续治疗,最后痊愈出院。

2.病情观察与护理

2.1.加强生命体征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每位患者均给予心电监护,每30分钟巡视一次,听取患者主诉,观察有无胸闷、气急等症状,观察生命体征、心电图的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观察患者电解质情况,并做好详细护理记录。床旁备齐抢救物品,如除颤仪,简易呼吸球囊。一旦发生并发症,按相应流程进行抢救。本组病例中30例患者心肌肌酸激酶(CK-MB)阳性14例,心肌肌钙蛋白I(cTnl)阳性26例,C反应蛋白(CRP)阳性12例,有19例出现2:1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有11例ST段呈心肌梗死样改变,1例有频发期前收缩,1例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表现,10例有束支传导阻滞,16例在病程中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表现为面色苍白、胸闷、胸痛、气急、乏力。均及时发现并汇报医生,积极配合处理。另外辅助检查对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诊断至关重要,在工作中应及时准确的了解患者各项检查检验报告,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本组有15例患者积极抢救后行气管插管送ICU继续治疗。

2.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2.1.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患者出现胸闷气促、突发呼吸困难,紫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肺部大量干湿音,心率加快、血压降低,肢端湿冷。本组病例中出现此症状有18例。立即予半卧位或坐位,高流量吸氧,氧气湿化瓶用20%-30%酒精湿化,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强心利尿药,严密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早发现休克症状,进行抗休克治疗。本组患者经上述对症处理后心力衰竭、休克症状改善。

2.2.2.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出现乏力、胸闷、心悸、晕厥、意识丧失等症状,心脏听诊和心电图检查可以诊断。本组患者中,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9例、室性心律失常16例、阿斯综合征8例。一旦发生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除颤等复苏抢救。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及时评估药物疗效,并做好记录。植入临时起搏器的患者,要注意观察心率与心律的变化,加强巡视,察看电极连接情况及临时起搏器放置位置是否妥当,注意起搏和感知功能是否正常,观察记录起搏器各项参数,做好交班。指导患者患侧肢体制动,防止电极移位,注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穿刺部位每日更换敷料,观察有无渗血、渗液、血肿等,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心律失常、导管断裂、导管移位、血栓形成等,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并积极配合处理。

2.2.3.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少尿,血肌酐、尿索氮升高。本组患者中有8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一经确诊立即停用影响肾灌注或具有肾毒性的药物,每天补液量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控制液体入量,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并及时处理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2.3.心理护理:本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缺乏,有的患者疾病初始症状轻,不能接受病重的事实,不配合绝对卧床休息和治疗,有的患者焦虑/恐惧。本组患者中,19例患者出现恐惧,4例患者出现焦虑,7例患者因知识缺乏造成对疾病严重程度的不重视。对此我们须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相关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法及救治水平,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鼓励其说出心里感受。疑问及时帮助解决,多关心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所有患者均能密切配合治疗和护理。

2.4.一般护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使患者感觉舒适。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完成生活护理包括进食、洗漱、大小便等,强调绝对卧床休息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待急性期症状消失、血流动力学接近于正常,方可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胸闷、心悸等症状为前提。根据病情需要吸氧,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改善心肌缺氧。指导患者饮食应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等。对心功能不全伴水肿和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量。保持大便通畅。本组有4例患者有习惯性便秘采用了中医穴位贴,分别贴于支沟、天枢、足三里、神阙穴,起到了良好效果。

2.5.发热护理:本组患者有17例伴有发热,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其他伴随症状,指导患者多饮水(心力衰竭患者除外),出汗后及时擦身并更换衣物。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30分钟后监测体温,冰枕降温半小时后无论体温有无下降都应撤离,以免长时间使用影响局部血供。对物理降温效果欠佳者,遵医嘱选用解热镇痛药或抗生素治疗。本组患者均采用以上方法,体温恢复正常。

2.6.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遵医嘱及时、准确给药,包括营养心肌的药物、激素类、强心利尿及血管活性药物等,适时评估药物的疗效,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使用激素的患者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应单独建立静脉通路并使用微泵泵入,首选深静脉,并保持静脉输液通畅,防止药物外渗,根据血压变化调整速度。

2.7.转运过程中的相关护理:本组15例患者发生病情变化进行抢救后需护送ICU进行继续治疗,转运前应将转运的必要性和潜在的风险告知家属,并征得家属的知情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转运。

2.7.1.转运前准备:积极进行心肺复苏、稳定患者的病情,尽可能维持患者循环、呼吸的稳定;确保气道的安全性,血氧饱和度≥90%;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收缩压≥90mmHg。准备好转运箱、氧气、监护、微泵器材;与接收方进行沟通,做好充分准备,医生护士护送转运,保证转运安全。

2.7.2.转运途中监护:在途中尽可能保持原有监测治疗措施的连续性,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监护仪参数等。

2.7.3.转运交接:到ICU后,转运人员与该科室医务人员进行交接,以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交接内容包括:病情、诊断、治疗、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特殊检查结果、皮肤、导管、护理文书的完整性,交接完后双方在院内患者交接单上签字确认。

3.小结

暴发性心肌炎病程进展迅速,可累及多个脏器,并影响其功能,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有效的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与患者的成功救治密不可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加强循环、呼吸、肾脏及胃肠道的功能监测与护理,同时注意并发症的观察,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改善预后,促进康复。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