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文/子宁 那华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从小缺乏两种教育,金钱教育和死亡教育:一个关乎生,一个关乎死。”金钱教育教我们如何获得和对待拥有;死亡教育则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和对待失去。
在孩子面前,钱得有正确的打开方式。很多家长都在进行一个很虚伪的循环: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从来不跟孩子谈钱,力图让孩子们完全没有金钱概念,这样才保证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可是一旦孩子长成了大人,我们会说,万般皆下品,唯有金钱高!这真的是一个奇怪的问题。
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我们都知道历史上那个不知稼穑的皇帝,大臣说有饥民快饿死的时候,他会问为什么不吃米;听说老百姓没有米吃,他竟然很白痴地问为什么不吃肉呢?听上去很可笑,因为他是皇帝;可是,现实中,如果我们刻意规避金钱教育的话,我们的孩子也会这样认知。
有个小孩打赏主播挥霍了好几万,记者问为什么这样做,孩子只是说喜欢她搞笑,花钱买乐。又问赚钱很辛苦,父母的血汗钱这样没了,怎么不心疼?孩子一脸惊讶:怎么会?没觉得赚钱辛苦呀!
许多孩子对于钱的认识,仅停留于钱能买东西,钱是好东西的这个层面上,至于钱如何而来,并不懂得。看看一个经济学家和孩子的对话吧!
“你知道钱吗?”
“知道啊,钱就是一张张纸。”
“那你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吗?”
“知道啊,过年的时候,会有压岁钱;过生日的时候,也会有钱。反正每次过年和过生日,我都可以拿到钱。”
再听听这段闲聊:
“你爸有钱不?”
“我爸有的是钱。”
“钱怎么来的?”
“银行提款机里取出来的。”
很多孩子花钱之所以大手大脚,是因为没有金钱概念。他们不知道金钱是从哪里来,所以不懂什么是浪费。在他们眼中,金钱就像是一种玩具,一张可以随意摆弄的纸。他们完全不知道金钱背后的劳动付出。缺乏金钱意识,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不懂得如何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财富,不明白如何规避人生金钱陷阱与诱惑,这样的孩子的人生是不堪一击的。这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变成巨婴、没有责任感、不爱吃苦、不能遵守社会规则,以至于穷困潦倒、变成啃老族、畸形心理、无法担当成年人的岗位的原因之一。
罗伯特总结了从小就没有金钱意识的孩子长大后会碰到的四个问题:
a.没有节制消费意识
b.没有需求排序意识
c.没有投资意识
d.没有危险意识
孩子的金钱教育如何开始呢?看看顶级经济学家的设计:
3岁:开始辨认钱币,认识币值
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
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
9岁: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
10岁:懂得节约用钱
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物美价廉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
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
12岁以后: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一个从小就具有财商意识的孩子,更容易在未来获得成功。与其让孩子在未来面对世界诱惑时产生种种困惑,不如趁着现在,引导孩子认识金钱这堂课。
至少,我们要让孩子懂得:
1.钱的价值真正意义是劳动所得,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实习基地,体验什么是辛勤工作,让孩子在家里或者外出劳动挣钱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钱来之不易。
2.孩子得有钱。所有的物质独立,都要从手里有钱开始。对金钱的兴趣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给孩子钱,让他们学会自己掌控,是培养他们对金钱自我负责、自我承担的最佳途径。
但是不能要多少给多少。很多人抱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对于孩子的要求,从不会拒绝,总是一味的满足,这样反而让孩子养成骄奢浪费的习惯;也不能肆意激励。无论孩子做什么,都用钱奖励,该花的自然会花,不该花的,不会因为任何优秀的表现而乱了规矩。肆意激励的后果就是在孩子心里形成一个概念:钱能解决一切问题,钱是万能的。
原则是:不同的年龄给予不同的零花钱金额;定时定量给予零花钱;提前用完零花钱,只能预支,然后从下一个月里扣除。
培养合理消费意识。“需要”和“想要”是两个概念,需要是出于实际需求,那是必须要消费的。想要是看到了心痒痒想买的,实际上无所谓要不要,可以放弃消费。
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管理零花钱,即使他们用的地方不对,也不要过多的指责,让他们遵循需要和想要的原则就好。必须让他们知道花钱是一项有计划与目的的消费过程。
让孩子学会如何赚钱,如何理财。巴菲特表示:花时间帮助教育我们的孩子理财,难道还有比这更美好的时光?所谓的创业之心从小来,何不及早起步。
生命的很多价值都要用钱来体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生命的意义却不只是钱。
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心理学家说:童年时期的缺爱和缺少自信,往往让孩子在成人后会成为一个过度的物质主义者。爱是永不止息,且能胜过一切。股神巴菲特承诺把至少99%(约为40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捐给慈善事业,而他的三个子女,个个都是靠自己,不曾借助于父亲的财富权势。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电影,亿万富豪被绑架了,他们夫妻被胁迫着来到他们费尽心思设计各种密码的“宝库”前,万分心痛地打开门,绑匪不敢相信,他们所谓的最大的财富,竟然是儿子小时候的玩具、两个人相守每段时光的纪念品。我想,做他们的孩子将是一件万分幸福的事。
我们不但要给孩子金钱教育,更要给予爱的教育,唯独爱能满足孩子一切的心理需求。钱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万能的,因为金钱买不到爱、买不到亲情、买不到很多东西。爱能让他们明白:比金钱更重要的事情有很多,即使不富有,人生依然快乐。
让我们带着孩子和钱打交道,让钱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做励志,也做警钟。成就他,不伤害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