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母油船鸭

时间:2024-05-16

沈嘉禄

前几天赶往苏州品尝私房菜,有一款母油船鸭令我印象深刻。

此菜是苏锡常传统名菜。据称早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太湖上游船相当多,这种游船雕龙凿凤,髹朱描金,弦歌笙箫,竞相豪奢。为适应这番排场,船家必定要备上一桌珍馔佳肴。当然还有歌妓娇娃,玉簪莲鞋,同船伺酒,酒酣耳热之际,小曲唱过三支,客人的骨头也要酥脱哉。船家飨客的菜肴多数在岸上完成前期加工,船上只须备一个小炉子,临吃加热便可上桌。但有些大菜也得用点心思,方可讨好豪客。比如这道母油船鸭,厨师将整只鸭子放入陶罐中,坐在小缸炉上小火煨制,一个时辰后,原汁原汤上桌,揭盖后香气扑鼻,将船上的气氛推向高潮。因为只供船上享用,故称“船鸭”。

与此同理,在游船上制作飨客的袖珍糕团也叫“船点”。

这道菜涉及的关键词是“母油”。母油是“母子酱油”的简称,母子酱油天然发酵的酿制过程要历经几个月,从夏日开始暴晒,到秋天才能提取,故又有“伏酱秋油”之说,在袁枚的《随园食单》里也被称作“秋油”。

制作这款鸭子的是苏州名厨师华永根先生,他看我们这般吃货像饿死鬼一样狼吞虎咽,脸上浮现着慈祥而骄傲的笑容,却很少动筷,这是他的职业习惯,看人家吃比自己吃更加有劲——这也是他的口头语。

不过在我再三请求之下,他还是透露了一些核心技术。

食材:白鸭一只,最好是取家家土法饲养的太湖麻鸭,娄门麻鸭、吴山麻鸭、微山麻鸭也不错,但必须强调的是,俗话说:“鸡母鸭公”,所以吃鸭子应该选公鸭。另外,再配猪脚爪一只,五花肉带皮一块约400克。红枣四五枚。

烹饪过程:麻鸭净膛后全身埋入砂锅,加猪蹄尖、红枣及五花肉,再浇母油适量,加水没至鸭身,中火煮沸,撇去浮沫,转小火炖四五小时,上桌前浇一勺热葱油于汤中,吱吱作响,香气满室。

整鸭上桌,吃时须小心分拆,此时鸭肉肥嫩,酥而不烂,咸中带甜,老少皆宜。吃了鸭子,还留一大砂锅红汤,可下一大碗面条,分而食之,又有昆山燠灶面之妙。

华先生说:“母油船鸭没什么神秘之处,唯选鸭要精,母油要天然发酵并足时酿造的,炖的时间也要足够。猪尖和红枣不能忘记放。”

然后他由母油聊到旧时苏州厨师的葵花宝典,每人上饭店掌勺时,都要带好自己在家里调配好的八种调味料,比如虾油、糟油、虾子酱油等,在烧大菜时如魔法师般一点一浇,菜品境界大开,连跟得最紧的徒弟也不知道其中奥妙。有一次蘇州大户开堂会,召集一班厨师来烧菜,管事的关照谁也不许带调味品,但有一个厨师特别聪明,怀里揣了两块干净抹布,进厨房后取一盆水,将抹布一一化开,这个汁水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他一举摘得牛耳。而这位厨师就是华永根的师傅,这是半个世纪前他在松鹤楼学生意时师傅悄悄告诉他的。

由酱油再谈到一款苏州名菜“红烧甩水”。我忍不住打断他:“红烧甩水是本帮菜啊!”华先生微微一笑:“此菜本属苏州,传到上海后吃的人多了,就成了本帮菜,上海的影响比苏州大,苏州硬不过上海啊。苏州评弹在苏锡常唱红不作数,一定要在上海这个大码头唱红,才算响档。本帮菜里有不少名菜都是从苏州传过去的!还有苏州糕团、苏州船点,上海人接过去后做得也不差,但厨师不承认它们的渊源在苏州是不对的。苏州离不开上海,上海也离不开苏州。大上海,要有点气度啊!”

众人大笑,于是再进一杯!

酒足饭饱,恋恋不舍地散席,我想起陆文夫在《美食家》里写的一段话:“他们开创了苏州菜中的另一个体系(应指富贵人家的私房菜),这体系是高度的物质文明和文化素养的结晶,它把苏州名菜的反复内容用一种极其淡雅的形式加以表现,在极尽雕琢之后使其反乎自然。吃之所以被称作艺术,恐怕就是指这一体系而言的。”

华永根先生与陆文夫先生很熟,我想陆文夫在写《美食家》时一定也想到了华永根。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