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张娟利 薛娜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2月~2015年6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入选患者5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病情稳定后48h,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综合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心血管病是人类第一杀手。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器质性心脏病,我国冠心病发病率约为0.5%~1.5%,冠心病高危人群约10%,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1]。冠心病危害极大,尚无根治方法,以胸痛、心悸、心绞痛为主要症状表现,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还可并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冠心病患者生命质量低于正常人[2]。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疾病发作关系密切,两者可互为因果,患者疾病发作与其自我管理水平水平密切相关,加强对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非常必要。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2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男女不限;②以心绞痛发作入院,非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危急重症入院;③以冠心病为主症,未合并其它类型危重症,如恶性肿瘤;④本地居民,可获得随访;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存在认知、精神障碍,无法进行生活质量评价。退出标准:①违反科学实验原则;②因主客观原因退出,如车祸等意外伤害。共纳入患者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44~74岁、平均(67.3±8.1)岁。病程1~14年、平均(5.3±1.0)年。劳力型心绞痛58例(初发性20例、稳定性38例),自发性心绞痛42例,其中卧位性心绞痛28例、梗死后心绞痛14例。患者均主诉心绞痛发作,频繁发作时间10日~3个月、平均(2.3±1.1)个月。有明显诱因83例。55例患者休息或可明显缓解。合并症:高血压78例、糖尿病10例、肥胖11例、慢支炎14例。吸烟26例、饮酒7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44例。家庭人均月经济收入大于3000元72例。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冠心病治疗路径,给予护理,遵医嘱落实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包括急性期用药护理、并发症对症护理、病情监护等,穿插健康教育,出院前进行指导,医嘱按期复查。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入院疾病知识认知评估、自护能力评估,热情接待患者,通过交谈、简单的调查,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家属照料情况等,据护理系统结构理论,安排护理内容,对于自护能力差、家庭护理能力不足者,增加护士护理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强者,强化健康教育;②健康宣教,配合基础护理,采用视频播放、材料阅读等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冠心病相关知识,包括疾病概述、危险因素、疾病管理、用药等,循序渐进;③优化基础护理,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指导患者加强饮食管理、规律作息、戒烟酒、适量运动,举证论证,提高患者知信行水平;④心理护理,据患者文化水平、性格特征等状况,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策略,每日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通过答疑解惑、健康教育、主动鼓励支持,在移情等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开展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如多与内心积郁患者,需多安慰、疏导,鼓励集体活动;⑤出院指导,方法家庭护理、康复计划表,进行再次宣教;⑥院外延伸服务,建立联系方法,采用微信、电话、短信、QQ等方式,接受咨询,提供日常督导、天气提醒等服务。
1.3观察指标
病情稳定后48h、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WHOQOL-100量表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收集数据建立WPS xls数据表,以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获得随访46例,对照组44例。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病情稳定后48h,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包括病情、心理状态、家属与社会支持情况等。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护理服务理念,旨在通过控制不利于疾病治疗、康复的因素,提升疾病管理水平[3]。结果显示,出院前,观察组生活质量、出院后3个月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院内、院外远期生活质量。主要途径可能为:①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疾病管理水平进而稳定病情,减轻疾病发作症状,提升患者躯体感受,减轻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②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心理调节能力,鼓励家属照护,通过答疑解惑等方法解决焦点心理问题,减轻焦虑等负面情绪;③为患者提供院外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受社会支持力度。以上都是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行途径。需注意的是,观察出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可能原因为:①在接受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后,院外家庭护理质量、患者获得的正性感受劣于院内护理,落差感使患者出现不适;②综合护理干预增强了院外护理干预,改变了患者生活习惯,患者可能有不适与心理压力。综合护理干预应注重院内干预,尽快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注重院外干预的强度控制,做好过渡。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1.
[2]陈丽华,罗全,朱光凝,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5):145-146.
[3]张传政,赵列宾,仇晓春,等.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10年文献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33(9):1292-129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