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亲子沟通,你真的会吗?

时间:2024-05-16

王俊

执行/崔希娟

孩子从出生那刻起,就需要与外界建立连接,这是他的本能,是天性。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连接就是和教养自己的人建立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子关系。通常,亲子关系越亲密,孩子就会有更多的安全感,孩子的成长就会越顺利。

如今的家长越来越重视亲子关系,为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沟通”这件事儿,势必躲不开。

欣欣在画画,一时忘了吃饭时间,妈妈再三催促,欣欣觉得不饿,只想画完再吃,就没理会妈妈,继续画画。妈妈生气地走进欣欣房间,夺过欣欣手中的画笔,往书桌上一扔,把欣欣拖到饭厅……欣欣一阵哇哇大哭……

小明觉得饮水机是个新鲜事物,想要探索一番,刚伸手就被爸爸严厉喝止,同时被爸爸抱开数丈远。小明碰不到饮水机,只好去玩别的。可没过多久,小明趁爸爸不注意,慢慢靠近饮水机,手又伸了过去……

小宇抢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爸爸看到了,非常生气,大声斥责小宇,还让小宇跟对方说“对不起”。小宇不肯说,爸爸就讲了一堆大道理,小宇在爸爸的坚持之下,很不情愿地说了“对不起”,然后大哭不止……

这些情景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些家长看似都和孩子有“沟通”,但实际上他们沟通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爸爸妈妈常常困惑:为什么我好话坏话说了一大堆,孩子还是我行我素,不领情、不明白、不愿意配合?

其实,这些家长所谓的“沟通”,只是在单方面给孩子提出要求,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试图解决问题,只是在进行“假沟通”。

P2

“假沟通”面面观

情形1.当家长对孩子提出某种要求的时候

嘟嘟3岁,正在玩积木。妈妈一看时间,该去外婆家了。于是,一边准备出门的东西,一边远远地对嘟嘟说:“嘟嘟,别玩积木了,我们该去外婆家了!”可是嘟嘟依然一动不动,继续玩。妈妈走到嘟嘟旁边,又说了一次,可嘟嘟还是无动于衷。于是,妈妈蹲下身子,一边把积木收进盒子,一边批评嘟嘟不听话。嘟嘟见状,“哇”的一声就哭了,大叫着:“我要玩积木!”妈妈被这突如其来的哭声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家长们常用“自说自话”来形容自己的孩子听不进大人说的话,自顾自做事的样子,并对此表示很无奈。同时,家长又很羡慕、佩服老师,因为在幼儿园里,老师面对二三十个孩子发出一个指令,孩子们都可以照着去做。

那么,为什么孩子有时候可以接收指令,并执行,有时候却在屏蔽指令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指令的时机和发指令的方式。

家長的认识误区

●误把“听”当作“听到”。

“听”和“听到”是有区别的。只有孩子“听到”了指令,才有可能理解并执行指令。尽管孩子听力没问题,但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没有停留在家长希望他听的事情上,孩子是不会听进去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话当成耳旁风”。

●误认为孩子“听到指令”就一定会“执行指令”。

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过高了。孩子和家长一样,有支配自己行动的意识,因此,孩子即使是听到了家长想要他做什么,也有可能不愿意去照做。如果家长不能意识到这点,就会认为是孩子不好、不听话。

家长的不恰当做法

●对着孩子的背影说话。孩子身高低,家长如果站在孩子背后或者对着孩子的头顶说话,孩子基本都不会重视这个从背后或头顶传来的声音。就算家长说好几遍也等于没说。

●语言表达不够清晰。有些家长的说话习惯就是语速快、音量小,或者用词不够简单。对于语言能力还在发展中的孩子来说,他很可能无法理解家长说的每一个词,即使听了也没有听懂,自然不会照做。

●突然中断孩子正在专注做的事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自己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最不喜欢别人来打扰。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此时有人突然打断他正在做的事情,要么会引起他的负面情绪,要么就是他坚持做自己的事情,不愿配合执行指令。

智慧爸妈这样做——

1.先让孩子注意到自己,再发出指令。

家长可以走到孩子面前,叫孩子的名字。当孩子看自己的时候,家长看着孩子的眼睛,清晰缓慢地说出自己的要求。如果孩子听到你叫他的名字,还是没有停下正在做的事情,你可以轻轻拉住孩子的双手,再次叫孩子的名字,让孩子注意到你的存在。

2.向孩子提前预告将要发生的事情。

如果孩子非常专注当下的事情,家长可以用提前预告的方式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比如,在孩子面前放一个沙漏,告诉孩子沙漏里的沙流完后,就要结束当下的活动了。

3.解释、告知孩子做这个事情的原因和结果。

当孩子不愿意配合家长的要求时,家长可以选择等待、也可以选择放弃。如果家长认为这是一件必须要去完成的事情,就需要很耐心、很真诚地告诉孩子,你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要求,以及这样做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P3

情形2.当“不好/不幸”的事情发生的时候

小美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小美从小由保姆阿姨照顾长大,所以和阿姨的感情很深。可最近阿姨家里有事,必须回老家,不能再照顾小美了。小美妈妈担心小美会因为阿姨的离开而伤心,决定不告诉小美真相,趁带着小美出去旅游的时候,让阿姨悄悄离开。之后,每次小美问起阿姨,妈妈就说:“阿姨过几天会回来的。”妈妈觉得,孩子还小,很快就会把阿姨忘了。结果,小美天天盼着阿姨回来,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

小美妈妈的处理方式体现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与保护”,可谓“用心良苦”。我们身边的很多家长也是如此,都在竭尽全力为孩子呈现这个世界的“美”,而尽量让“丑的”“坏的”事物远离孩子。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发生大大小小、各种各样不好的、不幸的、甚至让人非常悲伤的事情,而我们的孩子也常常被牵涉其中。

这时,家长似乎就面临着巨大的难题,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头脑里:到底是告诉孩子真相,还是编造一个“善意的谎言”?endprint

家长的认识误区

●孩子是可以“骗”的。

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骗骗不要紧”,更有甚者会以“骗小孩”为乐,看着孩子上当受骗的样子觉得很有趣,很有优越感。殊不知,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经常欺骗孩子,孩子会慢慢不信任家长,甚至由此会引发孩子安全感的缺失,为今后的成长埋下隐患。

●孩子会因为我说了真话而不再爱我。

有时,家长觉察到自己犯了错,对孩子深感内疚,但就是不敢告诉孩子真话。家长认为自己如果说了真话,孩子就会认定家长不好,会讨厌家长。爸爸妈妈别忘了,孩子对你们的爱是“无条件的”,当孩子知道了真相,也许会很不开心,也许会暂时远离你,但只要你还在孩子身边一如既往地陪伴,孩子的负面情绪终究会过去。相反,谎言只能带来一时的“风平浪静”,已经造成的结果迟早会呈现在孩子面前,到时很可能还会因为之前的“欺骗”而使孩子更加愤怒和伤心。

●孩子太小,不能理解家长。

在很多家长的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永远是幼稚的、弱小的。这使家长在处理问题时,会“看低”孩子的理解能力。家长会想,我跟孩子解释这么多,他也听不明白,那我还不如不说。实际上,3岁以上的孩子对于一般事件的描述,尤其是对于情绪情感的表达,都可以很好地理解。

家长的不恰当做法

●对孩子说谎。当孩子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家长就会用“哄骗”的招数来让孩子满足自己的要求。比如,想让孩子听话,就会说“你不听话,警察叔叔就会把你抓走”;想让孩子不对某个东西感兴趣,就会说“这个东西坏了/这个东西不好吃……”对于小月龄的孩子来说,这些话语也许会管用,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判断力、分析力都在增长,孩子就不那么容易上当了。也许是家长尝惯了之前的甜头,尽管知道孩子越来越难骗,还是要编造谎言来掩盖一些事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捷径”。

●不愿意向孩子道歉。有些家长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但依然不愿意向孩子道歉,甚至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忽视孩子的感受。家长这样做的原因很可能源自对亲子关系的不自信,也有可能是没有意识到道歉可以帮助孩子疏解情绪,也有可能是担心“道歉”就意味着失去家长的权威,有损亲子关系。这样做的结果却往往是,孩子从家长那里得不到理解,感受不到歉意,就更加难以原谅家长,反而损害了亲子关系。

●用转移注意力来代替沟通。小宝宝要抓危险物品,家长会拿个玩具往宝宝手里一塞;大一点了,宝宝要黏着妈妈,外婆把宝宝抱起来到公园转一圈;再大一点,家长觉得孩子跑来跑去、叽叽喳喳很闹心,就用一个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让孩子安静下来……这些做法看似有效,实则治标不治本。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方法也会越来越不管用,还有可能让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比如“迷恋”电子产品。

智慧爸妈这样做——

1.找个适当的时机,跟孩子讲真话。

这里说的合适的时机指的是孩子情绪比较平稳的时候,不是非常兴奋,也不是情绪低落的时候。

2.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中国人大多情感内敛,很少表达内心感受,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要把“难过”“伤心”“委屈”这些字眼如实对孩子表达出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你能够做到,孩子就可以更容易理解、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更容易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3.主动向孩子道歉。

当你看着孩子的眼睛,用诚恳的语气说“是我不好,我不应该……希望你能原谅我……”时,孩子与你之间会被真情所连接,他能够感受到你对他的爱与尊重。同时,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也会更加巩固,会获得孩子更多的信任。

4.和孩子商量如何补救。

孩子自己是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所以,家長最好耐心倾听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表达不清,家长可以适当猜测和引导,帮助孩子表达清楚。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的要求很难做到或者要求过多,那么还是要坦率地表明做不到的原因,以及可以做到的程度,最终,和孩子达成一致意见。这可能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家长需要有极大的耐心。

P4

情形3.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的时候

琪琪的妈妈最近给琪琪生了一个小妹妹。小妹妹的到来让全家人都很开心,唯独琪琪变得经常发脾气,还会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有一天,琪琪非要拿妹妹的奶瓶喝水。爸爸看到了,马上要求琪琪放下奶瓶,告诉她这是妹妹的奶瓶,她不能用。琪琪不听,非要用。爸爸又继续给琪琪讲道理,琪琪还是不肯松手,并且大声尖叫起来。爸爸觉得琪琪越大越不懂事,很是头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有偏差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出现并不代表孩子发展不正常,而是在提醒我们,孩子的心理或者生理正在发生变化。家长看到孩子的偏差行为,第一反应往往是想要制止,想要改变。然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行,不可以”,紧接着会讲道理或者直接要求孩子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的沟通往往不太奏效。究其原因是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建立真正的“情感连接”,在没有连接的情况下,孩子是很难接受家长的建议的。

家长的认识误区

●做错了,就应该马上改正。

有错就改,是很多人的做事准则。但在孩子身上,这样的要求未免有些过高。孩子的偏差行为一般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出于他的某种需要。换句话说,孩子并不知道他自己的行为是不当的,是需要调整的。所以,在孩子的需求未被满足且不明了自己错在哪里的情况下,要求孩子改变行为,是很难达成的。

●小时候就这样,长大了也会这样。

面对孩子的偏差行为,家长会很担忧——孩子现在很喜欢抢别人手里的东西,我可不希望他将来是一个霸道、不合群的人,我希望他做一个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人,所以,我绝不能让他养成抢别人东西的坏习惯。这样的思路无疑是用定势思维取代了发展性思维。孩子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尽管童年经历会影响其成年,但没有一个成人会和自己的幼年一模一样。所以,家长完全不必有这样的担心。endprint

●家长要有权威,孩子就是要听大人的话。

确实,家长需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但权威感并非透过“孩子是否听我的话”来衡量。强加在孩子身上的规矩,孩子肯定是要挣脱的。强按着孩子的头做事,总有一天孩子会反抗。而且,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逻辑和尊严,没有真诚的沟通,孩子怎么会心甘情愿地服从?

家长的不恰當做法

●不探究孩子犯错的动机和意图。家长一着急,就忘了要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往往眼里只有孩子的表面行为,而忘记了孩子背后的行为动机和意图。于是,在沟通的时候,家长只是强调道理,提出要求,并不关心孩子的实际需求,甚至会认为孩子是故意捣乱。

●强行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当孩子不配合时,有些家长会出于担心孩子的身体安全等原因,强行让孩子改变自身的行为。反抗性强的孩子很可能因此而大哭,家长若以暴治暴,就会将“沟通”演变成一场“打骂”。反抗性弱的孩子一时会接受家长的要求,但内心的不平衡、委屈、不满足等感受会一直压抑在其心底,终有一天会另寻出口。

●逼着孩子道歉。道歉是成人世界的“礼貌规范”,非常讲究礼貌的家长就会坚持让孩子给别人道歉。若孩子不肯,家长就会觉得很没面子,于是就想方设法让孩子说出“对不起”三个字。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还很难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而且,孩子也有自己的尊严,也会难为情,个性不同,表达歉意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强行让孩子道歉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让他们成为没有自信心的人。

智慧爸妈这样做——

1.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

当我们看到孩子的不当行为,希望家长可以先保证孩子的安全,然后问一句:“宝贝,你想干什么?你有什么需要可以跟我说。”一般情况下,孩子会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如果孩子没有说,家长可以继续猜测着询问,通过孩子的回应来判断。随后寻找更合适的满足孩子需求的方案。

2.给孩子一定的时间,等待孩子主动改变。

有时候,孩子因为情绪的关系,还是会坚持自己不当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在保证孩子安全、又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允许孩子维持现状,度过心理缓冲期。同时,家长的耐心陪伴、拥抱亲吻等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地转变。

3.允许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歉意。

当家长想要孩子表达歉意时,建议家长考虑一下孩子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比如,有些孩子会低下头,有些孩子会沉默不语,有些孩子会扎在家人怀中,有些孩子会跑开……了解孩子的家长,都能感受到,这些行为都是因为孩子已经觉察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合适,而表现出来的歉意。家长需要宽容一些,接纳孩子的这些表现。

P5

情形4.当家长不能或者不想满足孩子的需求的时候

4岁的帅帅是个小书迷,每天都要缠着妈妈讲很多本故事书。外人知道帅帅这么爱看书,都很赞赏。可是帅帅的妈妈却对此感到苦恼。因为,妈妈每天下班回来已经很累了,还要给帅帅讲1个多小时的故事书,身心真的非常疲惫。她自己已经感觉到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陪读几乎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可是一想到孩子爱看书是件好事,就觉得没有理由不满足孩子的需求,只能自己咬牙坚持下去。

在亲子关系里,家长总是会竭尽全力把最好的给孩子,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似乎这种“忘我”的爱,才是负责任的表现,才让家长觉得安心。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研究表明,“爱他人”的能力首先是要建立在“爱自己”的基础上。没有“自我满足”,只有“满足他人”的生活会让人崩溃,最终自己和他人都会痛苦,彼此的关系也会破裂。母亲也不例外。母亲首先是一个人,母亲需要首先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

家长的认识误区

●为了孩子,我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

家长,尤其是妈妈,经历了十月怀胎,会视子如命。这些女人有了孩子,会忘记其他的种种身份,只想着扮演好“母亲”这个角色,然后把所有的热情、时间、精力放到孩子身上。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可是这样做,不仅会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憔悴,越来越焦虑,而且还会让孩子和家人感受到无比大的压力,甚至产生抗拒。因为,没有人能够完全无私的付出。“自我牺牲”的母亲会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待,也会要求家人和自己一样牺牲,当孩子和家人不能满足自己时,她就会焦虑、就会伤心和愤怒,接下来等待她的往往就是关系的破裂。

●家长不能在孩子面前示弱。

人人都有缺点,人人都有软弱的时候。那些心中只有孩子的家长当然也不例外。但因为他们心中没有自己,全部期待都在孩子身上,就会不愿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缺点和软弱。因为他们担心那样会影响自己的权威性,或者让孩子产生焦虑。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孩子因为误以为家长很强,从而对家长提出更多的期待和要求,当家长终有一天做不到时,亲子关系就会紧张起来。

●没有人能代替我,只有我能满足我的孩子。

自我牺牲式的家长还会误把自己当成唯一,认为其他人不能代替自己的位置,习惯性地去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就像案例中的帅帅妈妈,会认为只有自己才可以满足帅帅听故事的要求。

家长的不恰当做法

●已经感到不舒服了,但还是坚持。我们会看到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带病陪玩,或是带着负面情绪陪读。这些坚持其实效果并不好,因为孩子非常敏感,他们能够察觉到家长的不适与烦躁,看到大人这么不舒服还坚持陪着自己,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

●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很多时候,当家长不能或者不想满足孩子的时候,会采取拒绝沟通、编造理由等方式,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在敷衍他们,反而会黏着不放,或者内心受伤。

●当自己实在受不了时,情绪会大爆发。人非圣贤,长期过度付出或者压抑带来的负面情绪会积聚起来。有些时候,家长会控制不住自己,对着孩子或者家人爆发出来。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很有可能受到惊吓,内心波动很大,从而影响亲子关系,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endprint

智慧爸妈这样做——

1.对家人、对孩子坦诚说出自己的感受。

当家长感到不舒服了,比如累了、头疼、伤心……就坦诚地告诉孩子:“我现在感到很不舒服,我感到……我现在不能做这个事情,下次吧!”这样,孩子会感受到家长的真诚,也给了孩子一个照顾妈妈的机会,反而能促进亲子关系。

2.提出可行的替代方案。

如果家长不能马上满足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个替代的方案。比如让孩子自己满足自己;请家里其他人代替自己完成;换个时间再进行……这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接纳、允许孩子为此不开心。

当家长向孩子表达了自己不能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孩子很可能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建议家长能够接纳孩子的不开心,允许孩子通过某种方式把内心的情绪疏散掉,比如大哭一场。这样才不至于让孩子的情绪压抑起来,成为隐患。

P6

“真沟通”并不难

1.需要家长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这里说的“平等”不是完全物质上的平等,而是允许孩子和成人一样有表达想法、提出要求、拒绝他人的权利,并且愿意让孩子和成人一样,得到尊重,拥有权利,承担义务,并承担选择的后果。

场景:

妈妈想给孩子买双鞋,可是孩子选择的鞋子妈妈觉得不好看。

如何“真沟通”?

“宝贝,虽然我觉得这双鞋不是很好看,但我还是觉得你的鞋子应该你来选。”

孩子的鞋子穿在孩子的脚上,孩子和大人一样有自己的审美和喜好,因此,鞋子的选择权应该在孩子手中。“让孩子像成人一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物品”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孩子会感觉受到足够的被尊重,反而更有可能接受妈妈的建议。

2.需要家长面对孩子时有真诚的态度。

在平等的基础上,家长需要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和孩子坦诚交流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对孩子的期待等。

场景:

外婆带孩子在公园散步,一只小狗跑过来,孩子刚想看看小狗,就被旁边的外婆制止了,孩子大哭起来。

如何“真沟通”?

“外婆小时候被狗咬过,所以我担心你也被狗咬。我看到这只小狗没有被绳子拴着,不知道是不是野狗,所以不敢让你碰它。”

外婆并不是通过指令来改变孩子的情绪,如果是那样,孩子会因为不理解家长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配合。外婆很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这就使得孩子有可能理解家长的行为,进而不再反抗。

3.需要家长对孩子种种想法、情绪、行为都能够接纳。

有了平等的关系,真诚的态度,孩子有可能满足家长的期待,也有可能与家长想法不同,坚持己见。这时候,家长在沟通中需要理解、接纳孩子,愿意等待、相信孩子,并且能够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场景:

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突然就哭了,家长不知道原因。

如何“真沟通”?

把孩子搂在怀里,安慰道:“宝贝,你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孩子不说话,只是哭,那么就继续安慰:“好吧,你现在很想哭,那就哭一会儿吧。我在这里陪着你。”

面对孩子的哭泣,家长自身的需求远远大于对孩子的情绪表达的理解,一味想要制止孩子的情绪表达,急于得到自己感兴趣的答案。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会因为得不到理解而更加伤心,或者因为害怕家长生气而硬把情绪藏起来。相反,如果你顺应了孩子情绪,不着急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把孩子的情感需求放在首位,耐心等待和陪伴,这样反而会在孩子情绪释放之后,有机会与孩子有更加深入的沟通。

父母加油站

要想了解更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不妨看看下面这些书——

《非暴力沟通》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认为,当我们专注于澄清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而不是分析和评判,我们将发现自己内在的慈悲;通过强调深入倾听——倾听我们自己以及他人,有助于促进相互尊重、关注和理解,进而引发双方互助的愿望。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之所以要与孩子进行“真沟通”,是因为有了“真沟通”,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理解、与接纳;有了“真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才有可能为孩子创设适宜的教养环境;有了“真溝通”,才能真正理解孩子,才有可能与孩子建立亲密安全的亲子关系。

也许家长们会觉得,要做到这样的沟通,好难啊。但我想说,给自己一个机会,给自己一些时间,做到并不难。

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有很多机会和他们相处、相互了解、慢慢尝试。孩子,是单纯的,善良的;而我们,是可以成长的。最最重要的是,无论你想和孩子沟通什么,请记得,你爱他。

作者简介(配作者照片)

崔希娟,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硕士,现任上海市某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指导教师,是一个爱生活、爱自己的母亲,喜欢分享和女儿之间的小故事,伴随女儿的成长也在不断自我成长中。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