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丁 昀
“孩子在家里很活泼,出了门却判若两人。”别小看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时候了。
家长说:
小丽妈妈——我发现小丽在幼儿园与在家里不一样,尤其是老师组织活动时,她一点也“冲”不出去,表演儿歌时,明明在家背得很好的,也不举手;发点心的时候,小朋友把她的手推开,她就等在一边。
菲菲爸爸——我们菲菲小时候身体不好,家里人都很宝贝她。长大以后我发现她在外面胆子很小,别的小朋友要和她玩,她总是害羞地躲开。到朋友家去做客,让她开口喊人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成成爸爸——成成这孩子长得挺结实的,但常被人欺负,也不敢还击。有一次,那个经常欺负他的小孩又跑过来撞他,正好被我看见,我就警告了他。后来这孩子还是经常欺负成成,我就找老师把他们两人调开了,这孩子,出了门胆子小,白长了一个大个子。
在家里挺正常的孩子,出了门胆子就小了,他们的自信心似乎都留在家里了,孩子到底惧怕什么呢?
孩子怕什么?
与成人相比,孩子的畏惧之处有:在公众场合与陌生人说话;
向别人提出要求;
在陌生的环境里活动;
与陌生的小朋友玩;
当众表演节目;
重新尝试失败过的事;
自己不如别的孩子,让父母失望。
在幼儿园老师眼里,孩子的这种不“出趟”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老师说:
赵老师——尤其是在托班的时候,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开始时让孩子去活动室玩很困难,只有几个胆子大一些的会去玩,大部分的孩子只会坐在小凳子上看别人玩。我认为这是婴幼儿对自己的保护心理,当他对周围环境或某项新活动没有把握的时候,他宁愿克制自己的好奇心采取观望态度,此时需要成人的鼓励和有效引导。
林老师——到孩子上中班或大班时,这种心理往往表现在开展集体活动时,大多数孩子不愿意带头做某种新的尝试。比如,我让孩子们表演节目,他们只是坐着,没有人主动站起来表演。我看见平时较大胆的东东有跃跃欲试的表情,我就用眼神鼓励他,向他点点头,他接收了我的“信号”,站起来唱了儿歌。我热情地表扬了他,又点了军军的名,有了东东的榜样,军军也大大方方地背了一首唐诗。气氛热烈起来,孩子们的态度也主动多了。
金老师——有的孩子在努力地尝试,但由于能力的差异显得软弱。比如我们班上的小静,当我发图书的时候,孩子们会兴奋地挤上来,小静也一起来了,但她的个子小,力气也小,每次都被挤在最外面,后来她就不来挤了,每次都拿别人挑剩的。我发现后再发图书时就不允许孩子们挤成一团了。而且,我会经常让小静给我帮点忙,有时让她单独去隔壁班帮我拿件教具,锻炼锻炼她。
为什么孩子会不“出趟”呢?
——是不是家长不够耐心?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家长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必须是温和的,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反复的,当孩子的表现不尽人意时,家长尤其不能有失望的表情,孩子是很敏感的,当他的表现不佳时,他的情绪已经十分紧张了,家长的失望会加重他的不安心理,给他的下一次尝试带来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对新的尝试,孩子会有畏惧心理,尤其是环境又相对比较陌生的时候,他的心理障碍会遏止他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你给他鼓励了吗?
孩子在进行一种新的尝试尤其是在公众场合时,他会觉得紧张、激动并且会十分害怕,这时他往往会寻求亲人或老师的支持,当他寻找支持而没有找到的时候,以上的情绪会加深加大,产生压抑他的情绪兴奋点的障碍,使他裹足不前,并导致习惯性的羞涩、躲闪和不愿意的表现。
——你对他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家长往往会对孩子有很多的期望,于是在日常生活的言谈中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比如:“好好学琴,妈妈这辈子就靠你了。”“你怎么连这也不敢?”这样的话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束缚和压力。但孩子的天赋也许并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当他遇上障碍时,压力会更大。尤其是在有陌生人在场时,这样的言语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增加他的自卑感,当他遇上挑战时会首先采用消极、回避的态度。
——包办代替会使他产生惰性。
孩子的不“出趟”有时是因为父母为他做得太多,处处护着,使孩子缺少与外界的交流,社会交际能力没有机会提高,当孩子在社会活动中遭受挫折时,家长往往会替他出头,孩子得不到锻炼,自然会怯场。
专家帮你忙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需要周围大人的帮忙,夸奖、鼓励、友善的态度都是十分有效的,关键是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打开孩子的心扉。
1.微笑、点头——鼓励
当孩子面临选择和挑战的时候,注意他的眼神,如果他正看着你,请对他微笑,并且微微地点点头用你温和的表情给他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效果比大声催促他要好得多。
2.装作没看见
孩子在进行新的尝试失败时既不要去批评他,也不要立刻去帮助他,这时不妨让他自己面对失败,对孩子来说忽略他的失败是最好的,这样对他的自尊心有好处,也有利于他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免得他一味地依赖家长。
3.及时肯定
孩子获得一次成功便是培养他自信心的一次机会。如果他在自己的努力下获得成功时又得到家长或老师的肯定,会使他获得情绪上的兴奋点,同时再加上一点小小的孩子易于达到的新要求,会取得很好的“期待效应”,这样的内动力会驱使孩子们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
4.适当帮助
孩子毕竟是孩子,会遇上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此时你需要与他共商对策,寻找失败的原因。比如在幼儿园里总有个孩子攻击他,那么先与孩子一起探讨两人是否有什么矛盾,找到原因后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而不是立刻去向老师告状;如果是个无理取闹的孩子,这个状也要让你的孩子自己去告;如果依然无法解决的话,让你的孩子受到攻击时勇敢反抗好了。总之,教他方法,让他自己去做。
自信心是可以在后天进行培养的,内向的孩子不一定不自信,外向的孩子不一定不怯场。家长在这方面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帮助孩子把家里的自信心带出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