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文/刘启泉 河北中医学院 主任医师 教授
医道济世疗君亲,
良方惠众救贫民。
五运病机主脏象,
六气淫邪客腑门。
寒凉降火原病式,
温补滋水宣明论。
亢害承制阐微旨,
玄府气液清阳存。
医家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之一,针对宋金时期热性病的盛行,他擅用寒凉药治疗热性疾病,对杂病的论治亦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刘完素走上医学道路,与本专题中后面即将提到的医家李杲、朱震亨一样,都是因为母病而立志学医,但他又有所不同。李杲是拜师学习,虽然刘完素也拜师,但是他更痴迷于自学《黄帝内经·素问》,从25岁开始研习,直至60岁未曾中止。著作也多与《素问》相关,如《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简称《宣明论方》)等。
他把《黄帝内经》中病机十九条所概括的症状由36种扩大到91种之多;对“五运六气”进行了阐发;他所创知名方剂之一的防风通圣散,效验颇佳,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刘完素(约1110—1200),字守真,号通玄处士,今河北省河间市人,后人因之称其为刘河间。他是当时名声显赫的医家,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寒凉派”的创始人。
说到刘完素的高明医术,有“一针救假死孕妇,并产下婴儿”的传说,亦有金章宗完颜璟的女儿得重症,御医无策,刘完素用三服中药将其治愈的故事。
屡屡妙手回春,“神医刘完素”大名远播,为人称道。金章宗曾3次征召授官职,他都坚辞不受,皇帝感其心诚,赐号“高尚先生”。
在学术上,他在潜心研究《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形成了火热论的思想,大倡“六气皆能化火”说、“五志过极皆为热甚”说,主张药用寒凉,以解表攻里,或降心益肾,其中尤尽心于六气化火的病机理论及外感热性病的治法,对后世治疗温热病有很大启发。被后人尊为中医寒凉派的鼻祖。
受火热理论的启发, 明清医学家吴又可、叶天士、吴瑭、王孟英等,发展了温病的治疗方法, 温热学说得到了长足发展, 使温病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独立学科。
据说,刘完素生活的金朝,医生们沿袭宋时的用药习惯,仍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和剂局方》)的药物治病,很少能自己进行辨证开方,而且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当时,刘完素认为处方用药要辨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一成不变。
为什么会提出这种观点呢?
不仅刘完素,因为我国金元四大家提出的不同医学理论与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
刘完素,生活的河间地区,正是金人进攻中原时的主要战场之一,当时天灾横行,疫病蔓延,疾病多生。他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说,治疗多用寒凉药。纵观其著作,虽风格迥异,但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思想却贯穿其中,对后世医家颇有启发。
张从正,鉴于当时嗜补之习颇盛,凡治疾病,不问虚实,滥投温补,以致邪气稽留,所以他发展和丰富了“汗、吐、下”三法。
李杲,所处的时代正值民族矛盾尖锐,恐惧忧伤,饥肠劳顿,每每损伤脾胃,导致内伤病变颇多,因而李氏注重顾护脾胃,采取“调理脾胃”“升举清阳”的治疗方法。
朱震亨,生活在江南,土地卑湿,湿热相火病多,一般人死守《和剂局方》温燥之品,所以投剂不效,他在临证治疗上则提倡滋阴降火之法。
刘完素极其重视养生,在养生上有独到见解,认为养生分为四个阶段,他的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三观”上,用此“三观”养护自己,他活到了约90岁高龄。
刘完素认为,养生应从少年和壮年,身体健康时入手。对于少年,刘完素认为此时期特点是“血气未成,不胜寒暑,和之伤也。父母爱之,食饮过伤”。
点评: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无论脏腑还是形气都处于娇嫩状态,此时期饮食上不应让孩子吃的太过营养与油腻,“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清淡均衡的饮食更有利孩子茁壮成长。
由于外界环境及社会的发展变化,现在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应放手让孩子学会适应,接触大自然,从而增强身体素质。
刘完素认为,中年时期人体发育成熟,是最兴旺的时期,即20岁到50岁,此时期特点是“和气如夏,精神鼎盛”。
点评: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劳累过度,快节奏的生活使他们疲惫不堪。《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此时,需要调养心神,力戒各种不良情绪刺激,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劳逸适度、饮食有节。
刘启泉
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浊毒证重点研究室副主任。首届全国名中医,河北省名中医,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
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些石斛麦冬茶来养阴清火,调节体内阴阳气血,保证脏腑功能正常运转。
刘完素认为,50岁到70岁为老年阶段,本时期的特点是“和气如秋,精耗血衰,血气凝泣……形体衰弱,思虑亦多”。
点评:当今社会,老年人身体机能日益减退,身心都会出现诸多不适。《灵枢·天年》曰“五十岁,肝气始衰”,应养肝护肝,可以多食用些药食同源的薏苡仁、枸杞子、桑葚等。 “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始衰”,用药时可用些酸枣仁、合欢花、黄芪等药物,健脾养心。
老年养生关键是保养真气,即维护体内阴阳平衡,注意饮食起居,劳逸调摄,避免损伤。
刘完素认为,人生命阶段第四阶段是70岁至百岁,进入生命的终末阶段,精神游荡不息,筋骨松弛。
点评:身体已经进入机能减退状态,饮食上要做到少而精,口味清淡,多食用绿色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居住地方应幽静而不嘈杂,可运用如八段锦等心神调节的方法来平衡阴阳,调和全身气血。药物的调养,可咨询专业医师采用延年益寿的补益药,以补精气,养元气。
保精
陶冶精气对五脏六腑及身心极其重要,精气充沛才能生命不息。体内的精气是身体之元,不可耗竭,安神养志的同时也就是在养形,这才是养生之要,长寿之道。而多生多育会伤体耗精,因此,要“省约俭育”,才能延缓衰老,保护身体健康。
爱气
调整呼吸,平定气息,善用呼吸放松法,此为调气;专注于内心,静心凝神,使五脏调和,神志安定,此为守气;顺应自然,阴阳平衡,水火和谐,此为交气。
此三法可使体内真气得到爱护,进而养护身心。
养神
神是人的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并由心所主。神气旺盛才能脏腑精气充足,机能协调。只有顺神养精,神气结合,方能身安无疾。
保精、爱气、养神结合是全生之道,三者的保与养,皆藏于心,故静而养心,不可过于精竭神劳,顺神养精,方能全形身。
饮食可以养精,但食之量、类、味的不同,在养精方面也发挥着不同作用。饮食的量要适度有节,味要持正不偏,对应脏腑调和,起到保养形神的作用。
人的日常起居要顺四时之特点和变化,否则会伤害躯体及五脏,令脏腑气机失调紊乱,心理失衡。
故养生要顺其自然,本于大道,脏腑协调无损,拥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才能终其天年。
通过分析刘完素的医论、医案、方剂、用药, 发现刘完素在治疗脾胃病等疾病均深受火热论的影响, 治疗脾胃病方面,临证处方用药偏寒凉但兼顾后天之本, 寒热兼顾, 润燥适宜,开阖得当, 阴阳平衡。从现代人体质出发, 下面为大家推荐几则食疗方,可供遵医嘱对症食用。
鲜芦根粥
原料:新鲜芦根100克,黄精15克,太子参15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
做法:将芦根洗净后,切成1厘米长的细段,与黄精、太子参同放入锅内,加适量冷水,浸泡30分钟后,武火煮沸,改文火煎20分钟。捞出药渣,加入洗净的粳米,煮至粳米开花。熄火前5分钟,放入生姜。
用法:一日分2次温服。
适用人群:气阴两虚,症见胃脘部痞闷、气短、神倦、舌红少津,苔少,脉细弱者。
清热化湿代茶饮
方一
原料:藿香叶9克,佩兰叶10克,石菖蒲3克,陈皮6克
做法:水煎服或用热水浸泡代茶饮。
适用人群:湿热中阻,湿邪偏重,症见胃脘痞闷,口淡乏味,不欲食者。
方二
原料:鲜芦根10克,鲜茅根10克,鲜桑叶9克,鲜竹茹12克,鲜薄荷叶9克,鲜金银花9克,陈皮9克
做法:水煎服。
适用人群:湿热中阻,热邪偏重,症见胃脘闷痛灼热,口干,口渴,小便色黄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