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文/胡真 湖北中医药大学 教授
湖北是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和“药圣”李时珍的故乡,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全国中医药文化的整体格局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上的中医药大家张仲景、王叔和、葛洪、孙思邈等都曾与湖北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形成了一源头(中华药物始祖神农氏)、一高峰(“东方医药巨典”的作者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一圣地(中华道教圣地武当山)、一药库(全球最大的天然药库——神农架)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珍贵遗迹。
炎帝是中华人文始祖之一,同时也是药学始祖,诞生于江汉平原的湖北随州烈山。在神农氏时期,民众的生活处于原始状态。“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故人民所盼望的是“饥者能食之,劳者能息之,有功者能德之”。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在神农氏的头顶掠过。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将其埋进土里,随后竟长出一片稻谷。他尝试确认可食用后,便指导人们开垦土地,种植稻谷。经过多次尝试,筛选出黍、稷、稻、麦、菽等,为中华民族的滋养与强壮确立了稳定的生存生活保障。
据《纲鉴易知录》记载:“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尝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正是神农氏不畏艰险始尝百草,奠定了传统医药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基础,使中医独特而神奇的疗效得以实现,更为炎黄子孙健康与繁衍开启了强身祛病的药食之源,为中华医药确立了取之天然,道法自然的用药理念,也为炎黄子孙的健康、繁衍开辟了强身祛病的药食之源。
随州
李时珍是明代蕲州人,蕲州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 将历代有关本草记载的文献进行广泛收集并重新整理编撰。"上至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将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共16部,60类,系统记述各种药物的相关知识,为后世留下了极具学术价值的中华医药文化遗产——《本草纲目》。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入选“世界文化记忆”,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全面提升了中国药学的科学价值及其国际影响。坐落于湖北蕲春的李时珍纪念馆已成为弘扬李时珍精神和中医药文化的游览胜地,其中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
蕲春
武当山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和道家修身养性的地方。武当山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包括道教医药和道教养生体系等。武当山道家医学以其独特的服食养生和保健体系为中华医学治未病理论提供了成功的实践支持。
武当山道家建筑始建于汉魏六朝。宋代被尊为真武修炼之地。明永乐皇帝大兴土木,扩建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历代道士在草木丹药服食、疾病治疗、保健养生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医学体系以及其独特的养生保健体系。武当武术在继承古代武术攻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易经》中的某些原理,参以道教内丹功法的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套路风格。它以养生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等特色。
神农架因炎帝神农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而得名。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为华中第一高峰,素有“华中屋脊”之称。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0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网络成员,2013年再次被该组织吸纳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
据统计,神农架共有中药资源2128 种,其中药用植物1886种,药用动物211种,药用矿物 14 种,其它来源17种。神农架地区作为世界级的天然药物宝库,其丰富多彩的草本植物、矿物等资源,为中华医药神奇而独特的疗效提供了物质保障。
荆楚宝贵的医药科学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荆楚先贤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广济天下的仁和之心激励着中医药人继承好、创新好厚德济世、大医精诚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作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