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花好月圆”看中医思维/ 贾成祥

时间:2024-05-16

文贾成祥 河南中医药大学 教授

编者按:成语是汉语的独特形式,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集成,从成语中去发掘其科学道理、哲学内涵、文化意蕴及其思维方式是饶有趣味的事情,可以使我们对已经陌生的文化豁然开朗而产生莫名的快意,也是发掘和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

大自然赋予了花与月以特别的意蕴,使之与女性、男女情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从《诗经·陈风·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以及“月出照兮,佼人燎兮”不难发现,作者从皎洁的月光联想到女子的绰约风姿。

《毛诗序》云:“《月出》刺好色也。在位不好德,而说美色焉。”南宋·朱熹《诗集传》谓之“此亦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月出》实际上是一首月下相思的爱情诗。

《春江花月夜》本为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创的抒写男女艳情的宫体诗。唐代诗人张若虚凭借《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虽经改造,实现了景物描写、哲理沉思和情感抒发的有机融合,创造了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但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依然是诗歌的核心内涵。而用此景(花月夜)表现此情(男女情)也决非偶然。

成语“花好月圆”,其诗情画意的背后潜藏着中医哲学的深邃意蕴。

美妙的意境,使得本指休憩游乐环境的“花前月下”,最终成为男女幽会、谈情说爱的好地方。唐·白居易《老病》诗云:“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与“花前月下”相类的又有“月夕花晨”“朝花夕月”“花朝月夜”等,其意义指向都是男女幽会的良辰美景。《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又特指农历二月半和八月半。明·田汝成《熙朝乐事》:“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

贾成祥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学科主任,教育部高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常委,河南省医古文学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文献与流派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花朝月夜”这样的良辰美景往往令人春心萌动、春心荡漾。梁元帝诗云:“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在这良辰美景中,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以至于“花好月圆”成为男女情爱追求的最高境界。

北宋·晁次膺《行香子·别恨绵绵》词云:“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用“花好月圆”比喻爱情美好圆满,并作为新婚颂词。

相反,以“花残月缺”,形容零落衰败之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花原本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且多带有芬芳的气息,通过花间的授粉是植物结成果实进而实现生生不息的必经过程。

月,古人谓之“太阴之精”“阴精之宗”“天地之阴”“群阴之本”。从用“花”和“月”形容女子的美貌,到男女幽会选择“花前月下”,再到用“花好月圆”比喻爱情、婚姻的美好圆满:诗情画意的背后潜藏着中医哲学的深邃意蕴。

无论是“花”还是“月”,它们都属于自然,古人称自然为“天”,天人关系一直是古代仁人志士不懈探求的重要问题。

从上古的卜筮文化到精微的象数义理,人们都在如醉如痴地探求着这一问题。在天人关系中有诸多芜杂之论,但其中所论的同类相感现象却特别发人深省。同类相感就是受同类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反应。

《素问·脉要精微论》有一段关于通过梦境来帮助辨证的精妙论述。

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同类相感最早见于《易·乾卦·文言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这里的“相应”“相求”是指同类事物之间的感应关系。此后,古代的思想家相继不绝,对此进一步加以阐释。

《庄子·渔父》指出:“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庄子认为这种同类相应、同类相感是固有的自然规律。《吕氏春秋·精通》说:“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夫月形乎天,而群阴化乎渊。”“群阴”指所有的水生之物。

董仲舒《春秋繁露》有一篇《同类相动》专门论述同类相感,他指出:“今平地注水,去燥就湿;均薪施火,去湿就燥;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同则比……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之所以会出现“平地注水,去燥就湿;均薪施火,去湿就燥”,是因为水、火要寻找其同类。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这一普遍规律。然后又进一步论及阴阳,“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像大家熟知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天气变化的反应非常明显,其中的原理就是同类相感。

中医从辨证到用药都贯彻着取象比类的原则,其赖以形成的基础是同类相应和同类相感。

成语“花好月圆”,体现了中医取象比类的认识方法,以及这一方法赖以形成的基础——同类相感。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还概括地说:“阴阳之气,因可以类相益损也。”在同类之中,真可谓一损皆损,一荣皆荣。

水为阴,火为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梦涉大水”是体内之阴与自然之阴的感应所致,说明体内阴盛;“梦大火燔灼”,是体内之阳与自然之阳的感应所致,说明体内阳盛。

中医辨证有八纲辨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据此进行阴阳辨证,至少为中医辨证提供了一方面的参考。在中医病因学说看来,外邪、饮食以及情志等都可以导致做梦。

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说:“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缺,故人之生也,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又说:“若上弦前、下弦后、月廓月空,亦为一月之虚,……苟值一月之虚,亦宜暂远帷幕,各自珍重,保全天和,期无负敬身之教,幸甚。”

月有阴晴圆缺。月亏则群阴虚,人体的阴精当然也亏虚;月圆则群阴实,人体的阴精当然也盈盛。所以,为了养生的需要,在一月之内月亮亏缺的上弦前和下弦后不宜行房事,而“花好月圆”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男女幽会的良辰美景,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赞美新婚的绝佳颂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