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日本顺天堂大学内科准教授
汪先恩
中医治秋燥采取润燥清肺,不针对本来无病的神经系统,因此安全有效。
发达地区也有很多难治病,顽固性呛咳便是其中之一。其实,开始多半是秋季的燥咳,对止咳药产生依赖性后,便变成了顽固性呛咳。
一位52岁的女性,呛咳症状一年余,三次住院,主要使用中枢镇咳药治疗。发病初期未见明显病变,一年后可见支气管扩张,发病以来体重减轻6公斤,其他无异常发现,检查否定结核与肿瘤,然咳嗽日益严重,并伴无痰、便秘、口唇干燥、舌暗红无苔、肋间及腹部肌肉疼痛等症。呛咳夜间尤甚,为避免影响家人睡眠,故单独一室。细问便知,开始属秋燥干咳,后来加上药物的副作用,咳嗽竟越来越重。停用止咳药,改为养阴清肺补气中药制剂治疗,数月而愈。
还有一位患者病情更为严重。患者是34岁的女性,咳嗽病史有12年,因久治无效而求助中药治疗。细问得知:12年前的秋天,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干咳,服止咳药立即好转,但药效一过则咳嗽越来越重,在东京反复住院,除后期因久咳而引起支气管扩张外,并无其他发现。日夜呛咳,怕影响家人休息而独居8年。求诊时,患者明显消瘦:身高160厘米,体重仅39公斤。干咳少痰,一咳便持续5分钟以上,并有弯腰倒地、胸腹肌疼痛、小便失禁、便秘等症状。长期使用可待因、吗啡等化学止咳药。这些药符合医院常规处理,但从中医角度看是不合理的。其初期的咳嗽不过是燥咳,后来的严重呛咳实际上是止咳药的副作用。我让患者停用化学药物,改用中药,在治疗上既要治肺,还要补脾肾,历时一年方愈。
干燥为什么能引起咳嗽呢?中医学说“上焦如雾”,即气道必须保持一定湿度和温度,下气道的湿度近100%,温度为37摄氏度,鼻腔有加温加湿功能。为了阻止空气中杂质进入肺胞,气道设置了层层关卡,大的杂质由鼻毛阻挡,小的杂质由鼻腔等处的黏膜黏附,更小的杂质通过气道分泌液和表面绒毛处理。绒毛像自动扶梯那样,不断传到气道上端,通过咳嗽排出体外,气道产生的病理物质也需要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可见咳嗽是自我保护反应。但表面绒毛必须在气道湿润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如果鼻腔不能加温加湿,湿度不够,绒毛机能受损,便会引起干咳。
止咳药为什么治不了燥咳?止咳药是通过抑制延髓咳嗽神经中枢,使之不能发出反射指令,或麻醉黏膜表面的神经末梢,使之不能感受异常。总之,止咳作用是通过抑制神经的生理功能,而没有治疗病源,故副作用也大。中枢神经性止咳药有两类,一类无镇痛作用,如安嗽灵、右甲吗南等,其副作用主要有头疼、口干、呕吐、排尿障碍、便秘等。另一类兼有镇痛作用,如可待因、吗啡、复方甘草合剂等,这类药实际上是合法化的毒品,服用后产生欣快感,故成瘾性强,易出现幻觉、呼吸抑制、支气管痉挛、呕吐、麻痹性肠梗阻、便秘、排尿障碍、胎儿畸形等。中枢神经性止咳药成瘾后,一旦药力不足便有戒断症状,出现严重呛咳,所以得不断加量,形成恶性循环。呼吸道黏膜麻醉剂,如咳必清,可造成嗜睡、呼吸不畅甚至呼吸道阻塞。
中医治秋燥采取润燥清肺,不针对本来无病的神经系统,因此安全有效。食疗如用雪梨银耳贝母羹等,有预防保健作用。治呛咳,仅针对肺是不够的,需要考虑全身调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