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池塘游向大海

时间:2024-04-24

陈昂

尽管才四十出头,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张春晖已经跟肉品加工打了14年的交道。这14年来,他啃下了肉类加工技术上的一块块“硬骨头”,从“博士工人”变成了我国肉类加工领域的科学家。

车间里的“博士工人”

在许多人眼里,张春晖是一个“另类”的人。

2001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的他,手里拿着多家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录用通知,最终却选择在豫中小城旁边的一家肉品加工企业,当起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这一干,就是9年。

回忆起当时的决定,张春晖说一点也不后悔,甚至是影响一生的正确决定。“我就是想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然太可惜了。”

在工作中,张春晖面对的几乎都是企业生产技术上的难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第一块“硬骨头”就是冷鲜肉的质量难题。

每年春夏屠宰生猪时节,国内肉制品企业都会面临一个共同问题:由于受生猪品种、季节温度的影响,生猪容易发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肉质变差,水分营养流失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张春晖查阅了大量的技术文献,带领技术人员在生猪宰前静养圈里蹲点开展试验。他经常在猪圈旁一住就是几天,春夏秋冬脚上都套着雨靴,浑身上下都是臭烘烘的。经过3年多的努力,他不仅获得了一手的生产数据,而且设计开发出生猪静养营养液,解决了企业冷鲜肉悬而未决的难题。

扎根企业整整9年,张春晖不遗余力地开发适用性、经济性良好的产业急需技术。

立志服务中国肉类产业

2008年,随着我国肉类产业发展,一批肉品加工企业迅速成长壮大,这也引来了国际金融资本、产业巨头对成长优异的国内肉品企业的觊觎。

张春晖所在的企业一夜之间被外资收购,在大多数人为成为外资公司员工兴高采烈的时候,他却黯然神伤,因为他在入行之初就立志要服务中国肉类产业,要为本土产业发展助力。于是,他谢绝了外国东家的高薪聘请,选择离去。

张春晖又是幸运的。2009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实施杰出人才引进工程。张春晖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到自己施展抱负的机会来了。经过层层考核,最终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岗位杰出人才,进入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从事肉品加工科研工作。

“在企业做科研,我只能为企业解决难题,而现在我可以着眼整个产业研究技术成果,能让更多人受益。我就像是一条鱼,从池塘游向了大海。”谈起当时的选择,张春晖依然兴奋。

从企业到科研院所,角色不同,环境不同,张春晖克服了种种困难适应转变,筹建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确定研究方向、凝练科研选题、争取科研经费,一次次地进企业、下工厂,深入生产一线。方向明确了,目标确定了,干劲更足了,张春晖的科研团队攻克了从肉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到原料肉保鲜解冻技术等多项难题,他说:“这些技术就像是自己的孩子,都是夜以继日、争分夺秒拼命工作干出来的。”

在所有科研项目中,耗时最长、最难啃的“骨头”,应属骨素加工关键技术。

张春晖对科研团队说:“这就是我们要攀登的科研珠峰,舍得用一辈子解决骨素利用这个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7月,可食性动物骨深加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原料骨前处理、热压高效抽提、节能高效浓缩、骨素风味增益生香等关键环节的技术与装备先后被攻克,共获得授权专利30项,为全球畜禽屠宰行业的技术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看到自己艰辛攻克的技术让本土的肉类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张春晖备感欣慰和骄傲,“科研人最幸福的,莫过于自己的技术被应用、被认可,并影响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