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翟双庆
体内阳气不足,寒邪会显现出旺盛的状况,产生阳虚阴胜现象,所以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造成全身或局部出现怕冷等现象。
二次世界大战中,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先进的战术指挥取得节节胜利的德军,在夺取莫斯科的关键时刻失败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就是西伯利亚极端的寒冷天气。很多士兵罹患了冻疮,丧失了战斗力;同时也对德军的重型武器装备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坦克和车子无法启动,枪炮也无法开火。因此,有人说“寒”最终导致了德军的失败。
为什么寒有这么大的作用?它又有什么特性呢?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凝滞”。所谓的凝,就是寒能够使气体变成液体,使液体变成固体。“滞”,就是滞涩,不流通。
德军遭遇的冻疮就因于凝滞。《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意思就是人在遭受寒邪后,运行于经脉中的血液会像冰那样凝滞住。而人体为了驱除这种寒气,将属于阳、具有温煦作用的卫气调动起来,去温化这种冰冷的瘀血。可由于寒冷的刺激持续时间长而且程度又比较重,因此双方战斗激烈胶着,难解难分。随着战斗的深入,被派去散寒的卫气越募集越多,局部阳热偏盛,就会出现皮肤红、局部肿胀,再严重就会出现血肉腐烂,形成溃疡。这种溃疡很疼,直接影响士兵拿枪或是其他武器。德军的坦克和车子无法启动也是因为寒邪。坦克和车子所用的汽油、柴油、机油,在寒性凝滞作用下而凝固,喷油嘴喷不出来油,因此无法发动。
中医 “痹症”中以寒为主导的叫做“痛痹”,特点是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部位固定,疼痛剧烈。寒气侵入经脉,经脉中的气血在寒凝的作用下,一方面造成了 “不荣则痛”,使局部的经络、肢体或其他组织得不到血液的充分濡养,造成疼痛;另一方面,经脉被堵,造成“不通则痛”。所以,《黄帝内经》中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在自然界,冬眠动物的姿态几乎全都是蜷缩的,这说明了寒的另一个特性——收引。《素问·举痛论》里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人体受寒后,经脉在寒冷的刺激下就会蜷缩,经脉会拘急挛缩,气血运行受到阻碍,不通则痛。所以出现了抽筋,同时还伴有疼痛。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人体如果阴寒偏盛,那阳气不足以驱除寒邪,还会被阴寒欺侮,所以《黄帝内经》称其为“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同样,如果体内的阳气不足,寒邪也会显现出旺盛的状况,产生阳虚阴胜现象,所以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后,它的温煦功能不能正常发挥,造成人体全身或局部出现怕冷等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怎样养护呢?《黄帝内经》主张要“民避寒邪,君子周密。”意思是告诫人们要防寒保暖,比如遇突发天气情况注意适当添加衣物,不吃冷凉的食物,不用凉水洗澡,不居处在冷凉的环境中;对于由内而生的寒邪,则应当注意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损耗人体阳气的过劳、熬夜等行为,固护自身的阳气,这样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