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端午节趣说

时间:2024-05-16

李德勇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最初在端午节人们佩带香包以示屈原的品德节操流芳千古。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域、信仰、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流传下来的习俗颇多。

“辟邪”日

我国有在这天吃粽子、喝雄黄酒、划龙舟等风俗,在苏北农村,还有挂钟馗像的习俗。传说这习俗在唐代就已开始了,历经千年,至今不衰。钟馗,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在苏北地区,俗称为“判官”。

旧时,民间风俗把端午节视为“辟邪”日。午刻为“天地阴阳交接”时辰,这时人们悬挂钟馗像,画上钟馗扬着宝剑,斜上方飞来一蝙蝠,题为“天中辟邪”,意味着借此能驱赶邪恶,免除鬼怪带给人的灾祸,迎来福气。后来的钟馗像有各种形象,有手持长剑驱“五毒”的,有捉鬼、杀鬼的,这些都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崇尚正义、讨厌邪恶的朴素心理。

“避五毒”

五月酷暑将临,瘟疫滋生,古称“恶月”,五月初五为“恶日”。在豫北地区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避五毒”防疾病的民间风俗:豆蔻年华的姑娘们和那些刚做了新娘的妇女们,在端午节之前巧手献艺,用五彩丝线和花布做出各色各样的“香囊”,作为礼品赠送给自已的亲友、邻里、意中人。豫北人认为“老年人在腰间佩带香囊,能延年益寿;幼儿们把香囊挂在脖颈上,可健壮成长;青壮年将香囊系在衣襟上,则消灾免祸、鹏程万里。”总之带香囊以取吉祥,是一种增福添寿的吉愿。此外,要用五彩丝线给儿童系在手腕上,把雄黄酒点在小儿眉额之间,中午饮雄黄酒等。

按汾河下游一带的风俗,要用绸缎和布料制做小老虎或蛇、蝎、蜈蚣等所谓的“五毒”,然后串起来,佩戴在孩童身上,避邪除秽。俗传,让孩子戴上“五毒”,即可不受这些毒物侵害,又可生动地教育儿童对毒虫的识别能力,并借取“以毒攻毒”之说,祈求自己的子孙消灾免祸。

进山采药

在小凉山地区,端缶节这一天,各族人民肩扛药锄,身背药筐纷纷进山采药。他们遍尝百草、辛勤采集,构成一幅“佳节添茱萸,男女采药忙”的生动画面。如今,端午节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习俗已不再盛行,但龙舟竞渡、包米粽这些凝聚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文化活动仍沿袭不断,广为流传。

石战比赛

每年端午节这天,台湾屏东、云林、彰化、台中等县部分地方,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石战比赛,即以石子为赛具,划定区域和界限,参赛双方持石对击,以攻占对方守区者为胜。

比赛分单人、双人、集体等几种形式。比赛开始,双方战斗激烈,各以自己有利的地形和掩蔽体为据地,顽强拼搏,特别是集体石战,为取得胜利,各自设有指挥和参谋部,看热闹的人,可依据斗打形势的发展,自愿参加到队伍中助威,获胜的一方就毫不客气地涌进败方的村子,将准备好的粽子、酒、菜吃个痛快。

历史上福建仙游、惠安,广东佛山各地,均流行端午石战习俗。

踏青郊游

河北唐山、秦皇岛一带的端午习俗是全家出动,郊外踏青游览或野炊。《荆楚岁时记》中已有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踢百草”。可见由于北方河湖少,没条件进行龙舟竟渡,于是踏青郊游成了当地久传不衰的民間习俗。清代诗:“一带裾腰绣早春,踏青时节小园频,斗他远志还惆怅,唯有宜男最可人。”诗中远志、宜男,都是当地的草名。

《镜花缘》第77回《斗百草全除旧套,对群花别出心裁》,写的就是端午“百女郊外踏青”的真实场景,十分感人。

绕岩洞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云南兰坪、维西一带的普米族人民,身着节日盛装,前往深山“绕岩洞”。人们在岩洞的石坑上点酥油灯、燃烧树枝,熏走鬼邪病痛,大人小孩都要喝几口泡有菖蒲、雄黄的药酒,吃蜂蜜粑粑,然后到瀑布下洗澡、歌舞。有的男子则持枪带犬,邀伴骑马赛跑,进行围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