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孙恩棣
多余的关照
有一种常见错误思维是:身体不适,就等于病了,就要消灭这种不适。
其实,身体不适,未必就是健康在恶化,也有可能是身体在康复。
比如,当我们的伤口接近愈合时,常常会发痒。当伤口接近愈合时,新的神经末梢长进结缔组织后,局部知觉也逐渐恢复,对外界刺激渐趋敏感,所以这时伤口容易发痒。等到伤口完全长好后,新的神经末梢习惯了周围环境,也就不再觉得痒了。这种痒的感觉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所以,身体不适,不一定就是病,反而可能是身体好转的征兆。抑制某些症状,也许是对身体多余的关照,会适得其反。
症是人类的朋友
在中医里,“病”和“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病的一个基本方法,医生依据病人的症状以及自己对医学的理解和经验,用推理的方法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再依病因拟定治疗方法。
病,是问题的根源。
症,是病前、病中、病后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如疼痛、发热、呕吐、焦虑等),或身体变化的状态(长斑、脱发、异常发胖、异常消瘦、肤色异常等)。
比如人体受到寒气的侵袭,就會打喷嚏,这时寒气就是病,而打喷嚏就是症。中医会用祛除寒邪的手段来治病。在西医中就是吃感冒药,以使人不再打喷嚏为治愈手段。如此一来,症状是消失了,似乎是好了,但寒气依然滞留在体内,也就是说疾病并没有除根。这样就会有后遗症,寒气长留体内,可能会变成肺里的实症。
病存于五脏六腑,症存于四肢五官。病是症之因,症是病之果,病和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如果一定要将病比喻为敌人,那么症则是信使,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的朋友。
我们常说的“对症下药”似乎有褒扬之意,但细究起来,这其实是个中性词,“因病施治”才算完美,因为治症只是治标,治病才是治本。
没有症状不等于健康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其畅销书《钝感力》里面,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群人聚餐,全部出现了拉肚子之类不舒服的症状,只有小A一个人既没呕吐,也没拉肚子。渡边淳一以前是个外科医生,于是小A去请教渡边。
小A很困惑:“为什么只有我没问题?”
渡边淳一对他说:“大家都拉肚子了,只有你一个人幸免,这个结果不是很好吗?吃了变质的食物却能够正常消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的肠胃功能很强,这也是一种才能啊。”
小A仍然不解地说道:“这难道也是才能?你这样说是为了安慰我,其实我还是希望和大家一起拉肚子。”
渡边淳一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是西医出身,他的这种观点代表了一种常见的西医式思维———没有症状就是健康。
当一个人吃了不洁食物后,往往会呕吐或腹泻。
通过吐泻,不洁食物或毒物能及早地从体内排出。这种吐泻不是疾病,是人体自我防卫机制在起作用,呕吐或腹泻是人体自我防卫的第一道程序。
没有症状,并不等于健康。以感冒为例,并不是所有被感冒病毒感染的人都会显现出症状,大约25%的感染者不会有症状。那么,那些没有症状的被感染者是不是因为其免疫力强呢?情形可能恰好相反。感冒症状是由于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引起的,没有症状反倒有可能表明其免疫系统不够活跃。
有病不一定是坏事
病症对于人体的意义,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中医辨证施治很像是一种哲学。一个人身体出现了症状,中医不会立即除之而后快,而是先思考身体在做什么,再从根本上解决疾病。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有些疾病可能给身体带来某些益处,或避免更严重疾病的发生,甚至有些疾病还可以治疗其他疾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