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口误透露真心思

时间:2024-05-16

廖友国

人贵有自知之明,而你真的了解自己吗?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开创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认识自我的崭新大门。他认为,我们日常感知到的自我只是整体意识的冰山一角,而那些未经修饰的真正内心所想、所欲才是冰山的绝大部分,深藏水下。通往潜意识、增进自我认识,弗洛伊德提供了“三面镜子”。

口误。人们在意识层面根据法律规范与社会伦理道德行事说话,但心不在焉或紧张时,意识放松了戒备,潜意识深处的内心真实声音便趁机跳了出来。如某位领导主持会议,在宣布会议开幕时,却出现了把开幕说成闭幕的口误,这极有可能恰恰是他内心抗拒会议的真实态度。平时,对于自己比较在意的口误,不妨再仔细分析分析,或许能够刷新对自我的认识。

童年回忆。童年阴影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一些人沉浸于某些陈年情结而不自觉。精神分析经典影片《爱德华大夫》中,男主人公童年时因滑梯意外,导致弟弟死亡,为减轻痛苦与内疚,这一段往事被他深深压抑在潜意识中。此后,由于这种“犯罪情结”作祟,男主人公在生活中对各种类似“滑梯”的白色竖条纹物品都感到莫名恐惧。最后,他通过回忆起童年事故现场,解开了特定恐惧的谜底,才获得解脱。回忆童年,能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心理症结所在。可以尝试在完全放松、不设任何主题的情况下,在脑海中自由浮现童年经历。对那些记忆特别深刻、难忘的事进行深度挖掘,可以对现在自己的行为模式有更深领悟,也有助于抚平早年留下的心理创伤。

梦。在一定程度上,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的变相满足。透过某些梦境,人们可以了解内心的需要与情绪。小女孩娇娇常梦见弟弟做坏事受惩罚、放声大哭或走失,结合父母重男轻女的养育方式,这很可能反映了娇娇内心的妒忌乃至远离弟弟的愿望。在更多情况下,梦境中欲望并不是可直接理解的,欲望可能通过多重“包装”变成匪夷所思的梦。这时候,对梦的解析就需要相应的心理技术了。如果感觉状态不佳,且总是受到特定梦境的困扰,可以尝试求助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