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韩峻峰
一位37岁男性患者因“反复心慌、出汗、饥饿感14年”到我们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该男子诉说:14年前开始,空腹劳动时有饥饿感、出冷汗、心慌,后意识逐渐模糊、四肢抽搐,被工友发现后送至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当地医生诊断为“癫痫发作”,此后虽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仍时有发作。近两年来,症状日趋加重,小发作频繁,发生昏迷、肢体抽搐5次,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在住院检查的过程中,患者空腹静脉血糖的检测结果仅为1.2毫摩/升,这个数值在常人中难以想象。神经内科的主管医生随即邀请内分泌代谢科前去会诊,经过“饥饿试验”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合双期增强扫描”等检查,最终确诊为“胰岛素瘤”。很快安排手术,患者痊愈出院,随访未再发作。
胰岛素瘤是胰腺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发生率为4/100万。1927年,格瑞艾姆(Graham)首先描述,多发于40~50岁的青壮年,平均年龄为39.5岁,男女比例为2:1。典型临床表现为“Whipple三联征”,即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2.8毫摩/升,给予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临床表现有两类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 如心慌、发抖、苍白、出汗、心动过速和饥饿等,由低血糖诱发儿茶酚胺释放所致。
脑功能障碍表现 如人格改变、精神错乱、癫痫发作和昏迷,因低血糖造成脑组织缺乏葡萄糖而引起。
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以精神、神经症状居多;80%的患者出现过昏迷,经常被误诊为癫痫、精神病、脑血管意外等。国内报道误诊率高达56%。更有1例由于局灶性脑症状明显被误诊为“脑瘤”,先后两次开颅手术未发现病灶,后经尸检病理明确为“胰岛素瘤”。
为何误诊率高
血糖难以及时检测 人体大脑主要能量由血糖提供,耗糖量占全身的25%,所以脑组织对低血糖极为敏感,普通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极限为6分钟。本病常于饥饿、劳累后发作,进食后症状即可缓解,易被患者及家屬忽视而不去医院就诊,绝大多数患者会错过最佳检测时机。过去对普通人来说,了解血糖水平并不容易,医院常常是唯一能够提供服务的机构。检测周期比较长,从就诊挂号到看到报告至少2天。此时的血糖结果对疾病诊断基本已丧失价值。
症状缺乏特异性 机体血糖下降程度与患者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当血糖降至2.8~3.0毫摩/升时,会出现心悸、大汗、躁动不安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至2.5~2.8毫摩/升时,大脑皮层受抑制,患者出现嗜睡、精神症状,继而波及皮层下中枢(包括基底节、下丘脑及自主神经中枢),累及延髓出现生命体征变化;血糖<2.0毫摩/升时,脑组织中葡萄糖接近0毫摩/升,患者意识模糊,可发生抽搐、昏迷甚至死亡。“胰岛素瘤”患者临床表现与年龄、血糖水平、血糖降低的速度及个体的反应性相关,症状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病史难以给接诊医生提供清晰、有价值的诊断线索。
定位诊断困难 胰岛素瘤大部分位于胰腺内,胰腺头、体或尾部发病率各占1/3。由于胰腺解剖位置靠后,且影像信号受到胃、十二指肠等腹腔脏器的影响,腹部超声病灶定位灵敏度仅为35.6%。有文献报道,75%的胰岛素瘤体积小于2厘米。多数组织比值与正常胰腺相近,常规增强CT检查阳性率不会超过50%。少数病例可发生在胰腺外,其部位以胃壁、十二指肠、空肠上端居多,更是给定位诊断增加难度。
揭下“胰岛素瘤”的面纱
近几年,随着便携式血糖仪的出现以及影像医学的发展,“胰岛素瘤”的临床诊治取得了长足进步。以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为例,从2007年至今已累计收治20余例患者,诊断成功率接近100%。
重视多学科协作 “胰岛素瘤”诊治需要多学科合作,各学科选派本专业精英组成攻关团队,各取所长,使诊治效率明显提高、优化。
完善多项功能试验,突破定位技术瓶颈 我们先后开展了“饥饿试验”和“延长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查,规范操作章程,优化试验细节,诊断价值显著提升。紧跟学术前沿,对新的定位诊断方法大胆尝试。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目前成功建立了“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合双期增强扫描”“靶向超声造影成像”“选择性动脉钙刺激静脉采血测定胰岛素”等技术,帮助胰岛素瘤的诊断。
便携式指末血糖仪的推广应用 便携式血糖仪的发明为血糖监测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彻底结束了之前只能去医院检测血糖的历史。其检测结果10~30秒显示,可以早期识别“低血糖”。特别对于昏迷患者,避免等待各种检查、检验结果,为患者争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胰岛素瘤”患者病程中反复发生低血糖,需要不断进食,许多人因此丧失了工作和劳动能力。如果不幸被误诊为“癫痫”“精神病”等,将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胰岛素瘤绝大多数为良性,恶性比例仅为4%,如能及时准确诊断,手术切除后血糖可完全恢复正常。因此,医生应提高对胰岛素瘤的警惕性,充分认识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的特点;患者应仔细描述病情,提供一切相关的医学资料。只有医患双方密切配合,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