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文/高红新
巧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高血压
文/高红新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可将高血压分为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四种证型。
肝火亢盛型主症:眩晕、头痛、急躁易怒;次症: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
痰湿壅盛型主症:眩晕、头痛、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次症:心悸、失眠、口淡、食少、舌胖苔腻。
阴虚阳亢型主症: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次症: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
阴阳两虚型主症:眩晕、头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次症:耳鸣、心悸、气短、夜尿频、舌淡苔白。
取吴茱萸18~30克,研细末,用醋调匀似糊状敷于双足心涌泉。每次敷贴12~24小时,于晚间睡前敷,10天为1个疗程。严重时加敷神阙穴。
吴茱萸性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有培补元气、振奋人体正气、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素问·厥论》曰:“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黄帝内经》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针对不同高血压证型,采用不同中药对神阙穴进行贴敷。肝火亢盛证,采用天麻、菊花、牛膝、水蛭和磁石;痰湿壅盛证采用白芥子、半夏、莱菔子、白术和牡蛎;阴阳两虚证采用党参、丹参、川芎、黄芪和当归配伍。每次5克,每次6~12小时,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神阙为经络之总根、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血脉而同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医宗金鉴》谓“神阙穴,能主治百病”。将药末置于肚脐部,外以胶布固定,从外部作用于内脏腑,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从中医经络的角度来看,将药物敷于脐部,不但药物可通过经络的气血流注,使药性随气血运行而分布,直达病所;同时亦可疏达经络气血,起到行气活血、调和阴阳的作用。
方一:将吴茱萸、川芎用醋调和后贴敷主穴双侧涌泉穴,肝火亢盛证配肝俞,痰湿壅盛证配太冲,阴阳两虚证配肾俞。每日8~10小时,10天为1个疗程,连用6个疗程。
方二:肝火亢盛证取曲池、风池、合谷和太冲穴,阴虚阳亢证取曲池、合谷、三阴交和足三里,痰湿壅盛证取曲池、合谷、丰隆和太溪穴,阴阳两虚证取曲池、足三里、气海和涌泉穴。均采用生大黄2克、生石决明5克、牛膝5克和冰片0.5克穴位敷贴。每日1次,次日对侧再贴,每次6小时,2周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