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文/王若兰 常燕群
刚出生就会走?这是本能
文/王若兰 常燕群
前段时间,一段新生儿走路的视频走红:一名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在护士的帮助下,自己站立起来并行走。
网友大呼惊奇:这才是“赢在起跑线上”。
也有网友质疑医护人员的做法:新生儿脊柱都还没发育好,这样折腾孩子容易受伤!
真相究竟如何?
视频中的“出生就会走”,其实是一种新生儿的先天反射——踏步反射。
当新生儿被竖着抱起,把他的脚放在平面上,他就会做出迈步的动作,看起来就像在走路一样。
医护人员抱着新生儿“走”,不是为了好玩,而是在检查孩子是否健康。
新生儿有踏步反射,很大程度上说明,孩子大脑神经发育正常。如果没有,则需继续观察,有的孩子会在出生一段时间后,才出现踏步反射。
医护人员的做法,家长可不要随意模仿。因为新生儿脊柱发育不完善,家长不具备专业知识,若操作不当,容易损伤宝宝脊柱。
既然宝宝刚出生就有踏步反射,为何到1岁左右,还得费劲学走路呢?
一般来说,到孩子2~3个月的时候,会逐渐形成后天反射,先天的踏步反射会自动消失。
如果踏步反射一直持续存在,并非好事,反而提示孩子的脑功能可能有问题。脑炎和头部外伤都可以导致这样的情况。
很多先天反射,都能反映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觅食反射:用手指轻碰新生儿面颊或嘴唇周围,他的嘴巴会主动寻找手指。如缺乏此反射,脑功能可能有异常。
退避反射:用一小针轻触婴儿手臂与腿部,他会自动退避。如果婴儿毫无反应,那么很有可能存在运动性麻痹或感觉麻木。
掌抓握反射:把手指放到新生儿的手里,他会紧紧握住。该反射一般在3~4月龄会自动消失,否则可能预示着神经病变。
掌抓握反射还会使婴儿在刚出生第一个月时,常紧握拳头,若超过两个月仍持续握拳,表示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小链接※
看外貌、听哭声,也可知健康状况
孩子的肤色太黄,可能是黄疸;过于白皙,可能是贫血。
鼻梁过于塌陷、眼距太宽,或者身体面部有斑块,腰部有毛发、斑块,都提示孩子可能有某些方面的问题。
孩子的哭声也是一个“风向标”。哭声太弱奄奄一息,或哭声很尖锐、撕心裂肺,都不正常。
孩子对于外界的触碰反应过于冷淡,不吭一声,或者是“一点就着”、过于兴奋,也都不正常。
如果发现孩子有不正常的情况,应尽快送医,不要相信土方、偏方、神婆的说法。
专家简介
常燕群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主任,广东省妇幼保健学会儿童神经康复学组组长,广东省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