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洄溪灵胎徐大椿

时间:2024-05-16

文/王翰昶

洄溪灵胎徐大椿

文/王翰昶

清代名医徐灵胎自幼聪颖过人,潇洒倜傥。他20岁中秀才,熟读五经。他曾在一次岁考试卷上题诗:“徐郎不是池中物,肯共凡鳞逐队游。”成年后,几个弟弟先后病死,他父亲也哀伤过度而死,几年之内,家中丧事不断,最后仅剩他独奉老母,于是他发愤弃儒攻医,博览医书,深究医理,成一代名医,医界素重师承,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说法,而徐灵胎全凭自学,卓然名家。

徐灵胎家道富庶,行医并不为求生计,又无世俗功名心,故人也多礼敬三分,不敢仅以医者视之。苏州有个杨姓者,因为偷用家里一笔钱,被他父亲打骂一顿,郁怒之下,成病卧床,后被医者误治,等到徐灵胎入视,已经“身强如尸”,身体都硬了,徐灵胎笑言此病可治,其父愿送千金为酬。徐灵胎开方用药,“三日而能言,五日而能坐,一月而行动如常”。后来说起医酬之事,徐灵胎说你把药钱给我就行了,病家问药费几何,徐灵胎说药为萝卜子,八文钱,一笑了之。

乾隆二十五年九月,大学士蒋溥痛,京师群医束手,刑部尚书秦蕙田荐徐灵胎,乾隆帝御诏亲征,恰逢徐灵胎有病未及时成行。次年徐灵胎病体稍痊,地方官吏又不断促请,乃奉旨进京。一见蒋溥,已病入膏肓,乾隆帝亲自召见询问病情。徐灵胎直言,病已不治,死期当在七日之内,其后果然。乾隆帝对徐灵胎极为赞赏,以为“学问既优,人亦诚实”,有意留在京中为太医,但徐灵胎以老病坚辞。乾隆三十六年,灵胎御召进京而病逝。这位名副其实的“灵胎”者,即是洄溪老人徐大椿。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年自称洄溪老人,吴江(今属江苏)人,清代著名医学家:他少年习儒,钻研经学,攻学水利之术:爱好道家学术,通晓天文、地理、音律、技击等;因家人有误于医者,遂于20岁始习岐黄。徐大椿从学于名医周意庭,博览方书,精研医理,乾隆二十六年(1761)及三十六年,分别两次应召入官治病,御赠儒林郎。时值昆山大疫,“死者数万人”,徐氏前往视察,救人无数,名震江南。徐氏擅治奇症痼疾,每奏捷效,时人视为“神医”。徐灵胎晚年筑室于吴山画眉泉,著书立说。

徐氏平生著述甚富,主要有《难经经释》《兰台轨范》《慎疾刍言》《洄溪医案》《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医贯砭》等。徐氏临床重视火热之病因,指出“滋阴以治虚火,苦寒以治实火”的治则。徐氏精于辨证论治,重视脏腑经络,同中辨异,理论方药一线贯通,长于内外诸科,尤擅治奇症痼疾,每奏捷效,并对天文、历算、史地、音律、兵法、水利等有一定研究。

余藏有一套清光绪二十九年版本的《徐灵胎医学全书》,终日研读。无奈甲戌夏日,余家被当权者驱出院门,可惜众多古籍善本散失,幸存者被抛向路边,余与书皆无立锥之地,任凭日晒雨淋,损失惨重。《徐灵胎医学全书》等一批古籍珍本在这场劫难中化为乌有。颂曰:

兰台灵胎辞太医,

探理刍言慎医疾。

师古创新精水利,

医学源流到洄溪。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