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孙琳琳
所谓“四无”,指的其实是“92一代”普遍的生存状态:无公害、无国界、无禁忌、无现金。在无的同时,他们又有教养、有情趣、有文化,乐于分享,具有国际视野,推崇自由无束缚的生活方式。
92青年是怎样的一代?
他们是资源最好的一代,是互联网原住民一代,是手机控一代,是无国界一代,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现金一代。
他们的父母,曾是四有青年,“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表面上看,当年的“四有”价值观离92一代越来越遥远,他们不再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而是更独立,更强调个体差异和个体价值。
但 “四有”作为一种精神内核,从来没有过时,没有消失,只是在新环境下转换了形式。旧“有”带来了新“无”。
今天,92一代的全新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是“四无”:
他们无公害,“欣赏的是那种没有压力的适度的生活方式”,知道无用知识的力量,他们的进取和欲望以更从容有序的方式来实现。
他们无国界,可能出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与世界在互联网任一高度平行,并同时发声。
他们无禁忌,不迷信成功学和所谓大师,一切人一切事都可以轻松解构,转化为表情包。
他们无现金,以支付宝畅游网上和网下世界,以最轻松的装备,最挑剔的眼光,最敏感的信息接收方式,俘获世间最有创意、最与众不同的物品。
相比上一代进取或者愤怒的姿态,他们更平和、更文艺,有自己的审美和语言,与主流若即若离。
他们也许看起来既颓且丧,但他们有坚持,希望“做一个像样的人,度过一个像样的人生。”
出版于2014年的《奢侈:爱马仕总裁回忆录》发现,中国的年轻人 “懂得什么都看,什么都做,什么都能弄明白。中国有时间,中国人拥有永恒”。
“拥有时间和永恒”的中国92一代,将以更超脱的姿态,更稳定的情趣和更广阔的世界观宣誓他们的主权。
无公害、无国界、无禁忌、无现金的92四无青年来了,世界准备好了吗?
92一代的真面目
你要怎样才会对自己的生活满意?什么样的房子、车子、工作和人际关系能让你说“够了,我已经满足了”?
这个问题,对18岁到25岁的“92一代”而言,本来根本不用考虑,至少犯不着现在就感到焦虑。可这些日子,“90后中年危机”“2000万空巢青年”之类的话题却频频刷屏、频频10万+,成了年轻人最关心的事。
与此同时,高调流传的还有一大拨90后霸道总裁成为独角兽、90后小鲜肉天价片酬、90后学霸颜值爆表之类激动人心的励志故事,以及一场接一场精确针对25岁以下年龄组的产品发布会和营销活动。
整个社会拼命地提倡“出名趁早”与“少年得志”,好像谁不提前成功、谁不抓紧消费,谁就不是合格的92一代似的。同样地,整个社会也热烈地追捧着年轻人,好像谁不重视他们,谁不研究他们,谁就没有未来一样。
92一代是这个时代的宠儿。
这种高期待是累积了30年的结果。作为60后的孩子,92一代往往被认为得天独厚,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幸福、资源最好的一代人。他们出生在上世纪90年代,是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真正享用者,是义务教育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完全受益者,是无国界的互联网原住民和手机终端时代无师自通的天才儿童,也是未来拉动中国经济的主力消费群。
他们的人生,满满地倾注着上一代人的爱和钱,也是父母实现未竟梦想的试验田。跟过去的中国年轻人相比,92一代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今天,在父辈资源和关注中长大的他们,却没有按照父辈的套路生长,而是长成了完全不一样的另一种人。如果说70后、80后的人生是奔着“四有青年”的目标去的,那92一代中的佼佼者,就是正宗的“四无青年”。
什么是“四有青年”?这个概念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具体的说法来自《人民日报》1982年5月4日的社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其中将邓小平给《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的题词延伸為“培养青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强健体魄的新一代”。
从那以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就成为70后、80后的做人目标。直到今天,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希望被认为是自律的、热衷公益的知识分子和理想主义者,这甚至成了很多人的“偶像包袱”,也使他们成为92一代吐槽调侃的对象。
是的,至少从表面上看,“四有”的价值观离92一代越来越遥远——年轻人不再把诗和远方挂在嘴上,也不再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而是更独立,更强调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和个体价值。
然而,“四有”作为一种价值内核,从来没有过时,也没有消失,只是在新环境下转换了形式。旧“有”带来了新“无”,92一代的全新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就是“四无”。
什么是“四无青年”?是指无房、无车、无事业、无存款的人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70后、80后里也有大把。2009年,《新周刊》专题《透析90后:他们不是另一代人,他们是另一种人》中写道:用代际理论来解释90后已经太out了——他们不是另一代人,他们是另一种人!他们的行为方式、身体观、道德观、名誉观甚至沉默,都是与我们迥异、让我们完全陌生的。
如今,经过8年的成长,92一代的面目更加清晰——所谓“四无”,指的其实是92一代普遍的生存状态:无公害、无国界、无禁忌、无现金。在无的同时,他们又有教养,有情趣,有文化,乐于分享,具有国际视野,推崇自由无束缚的生活方式。
从“四有”到“四无”的转换路径
从“四有”到“四无”,转变与进化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第一,过去的“有理想”进化为今天的“无禁忌”。
92一代不再把理想主义挂在嘴边,却更理想主义,更愿意冒险,更愿意尝试新事物。中国90后可能是全球最热衷于创业而不是就业的90后,在福布斯公布的2017年30岁以下300名亚洲杰出人物中,近五分之一来自中国。
他们是最勇于表达自己的一代人,生来就是镜头聚焦的中心,哪个90后没有数不清的童年照?因此,当众表达、表现、表演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几乎可以说,直播就是在92一代自我表达的强烈愿望中应运而生的。在直播平台上,他们唱歌、跳舞、化妆,甚至睡觉、写作业。跟保留隐私相比,他们更想扩展社交,增加信用,这是互联网时代才适用的生存法则。
你以为92一代只会追捧小鲜肉?太低估他们的审美了。在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他们置导演为吸引年轻人专门设置的90后角色于不顾,偏偏迷上了保温杯不离手的老干部李达康,投入地守护起“达康书记的GDP”,生生把老戏骨吴刚捧成了新网红和表情包。
第二,过去的“有道德”进化为今天的“无公害”。
92一代从小被教育要讲文明懂礼貌,他们是最会说“你好、谢谢、对不起”的一代中国人。对于92一代来说,彬彬有礼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电梯超重时,退出去的几乎总是人群中最年轻的那个人。现在的年轻人虽然不怎么提“学雷锋”了,但更有道德与公德,做义工的时间比过去几代人要多得多。
而在择偶方面,根据有缘网的调查,只有不到20%的90后将金钱作为择偶标准的前三项,大多数人更看重性格、颜值和品位。超过60%的90后女性认为,金钱不是择偶的必要条件。
第三,过去的“有文化”进化为今天的“无国界”。
92一代不仅接受过系统的国内教育,很多人还远赴海外留学,比父辈更有文化,更具国际视野。他们虽然不一定会换灯泡、修马桶,但大多能自如地用外语沟通,熟练地使用互联网规划路线、预订交通与住宿等。
因此,出境游和海外购就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90后旅行方式研究报告(2017)》显示,90后平均每年花在旅游上的钱约为年收入的20%,其中近七成人会独自承担全部费用,而且懂得如何不花冤枉钱。
第四,过去的“有纪律”进化为今天的“无现金”。
在移动支付加速全面渗透的大趋势之下,92一代的手机就是钱包。他们兜里没现金,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消费力,不管是去超市、便利店、餐馆、咖啡店还是菜市场,带一部手机就可以畅行无阻。
支付宝2016年度账单显示,支付宝活跃用户中,90后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高达91%,并且不同区域年轻人之间的差距正在被拉平,四五线城市以及农村的年轻人和大城市里的一样,享受着普惠的金融服务。
扫一扫即可完成交易的便捷体验,让消费变成了随时随地的事,但这并没有使年轻人变得大手大脚——实际上,经由支付宝进出的每一笔钱,都变得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不仅如此,消费的数据化让92一代对财富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是数字的累积,也是信用的累积。较高的信用值,意味着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
92一代在哪里?
4月,微博上一片欢呼雀跃,雀跃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本规划所指的青年,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1982年生人感觉名正言顺地恢复了青年身份。
青年真好,但年轻不保证成功,成功的从来只是幸运的极少数。且不说成功者本身就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在那些成功背后,还有那么多人被直接拍死在沙滩上。霸道总裁不常有,而苦逼创业者年年有;带货女王不常有,而微商刷屏朋友圈天天有;职场精英不常有,而加班狗累晕在京沪穗深成渝蘇杭天天有。
对92一代来说,他们是如假包换的青年,他们的战场和未来在哪里?
在中国、美国、欧洲、日韩、澳洲的大学课堂,学习全世界的文化,交各国的朋友;在国际体育赛场,与国际顶尖选手同场竞技;在风险投资叔叔的灼灼目光下,组团队拿投资;在Quora,用英语与全球网友进行深度答问;稍一低头,网购和《王者荣耀》都玩得很溜。
他们的生活中,三种事物络绎而来、不绝如缕——朋友、机会、快递。
嗯,他们是中午12点起床的太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