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夜啼不止可能是肠绞痛惹的祸

时间:2024-05-16

杨峰

肠绞痛其实不是病,它是许多因素不协调而引起的一种“症候群”。面对肠绞痛,60%的宝宝在3个月之后自己就会逐渐减少哭闹次数,90%的宝宝4个月以后基本消失。宝宝6个月大后,“肠绞痛”警报便自动解除。

啼哭是婴儿诉说身体不适的肢体语言,尤其是出生不久的小宝宝,除了肚子饿、尿布湿了、对气温冷热的不适应外,大概有20%的宝宝夜啼是因为发生肠绞痛。肠绞痛通常从2~4周时开始,常发生在夜间,它不但让宝宝难受,也苦了大人!

发生肠绞痛的原因

肠壁神经发育不成熟

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由于肠壁的神经发育不成熟,致使肠道蠕动出现不规则的现象,一部分肠道蠕动较快,一部分蠕动较慢,过快与过慢纠结着便引发痉挛性的疼痛症状。

吃得过饱

初乳含有大量丰富的乳糖,哺乳中宝宝吃得过饱,胃肠道消化能力还不够强的宝宝就难以消化掉过量的乳糖,剩余的乳糖便在肚子里发酵,产生过多的气体,导致肠胀气,进而诱发肠绞痛。

吃奶中吞入空气

宝宝在吮吸母乳时,妈妈常会出现奶阵,奶水呈喷射状或快速流出,宝宝只好大口地吞咽,同时将空气吸入肚子里。有的宝宝吃奶时乳头含得不紧,或者边吃奶边哭吵,也会吸入较多空气。空气形成气泡后在肠道内移动,很容易造成肚子胀满不适,致使出现肠绞痛。

对异种蛋白过敏

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消化机制不完善,分解不了大分子的某些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如果妈妈吃了奶制品,或喂宝宝牛奶,这些分子量比较大的异种蛋白容易刺激宝宝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肠绞痛便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情绪易激动

属于兴奋型的宝宝对各种刺激比较敏感,正在发育的大脑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的神经系统(也称为腹脑)还不能很好地处理来自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因素,一旦受到妈妈的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感染,便会用一阵阵长时间的哭闹来发泄,使胃肠道的蠕动乱了套,引发肠绞痛。

肠绞痛的症状和特点

肠绞痛的常见症状

宝宝突发性尖叫,有时会声嘶力竭地大哭。宝宝一个劲儿地哭闹不安、头部摇晃、小脸涨红、嘴唇苍白、肚子鼓胀、双手紧握、双腿向上蜷起、两脚发凉,这些表现可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直到哭得精疲力竭方停止;有的宝宝在放屁或排便后,症状得到了改善。

肠绞痛的特点

宝宝每天出现间歇性哭闹,几乎都发生在半夜时分,好像上了闹钟一样。

缓解、安抚办法

宝宝发生肠绞痛时,可以尝试以下招数来缓解他的腹痛不适。

及时喂奶:让宝宝吸奶,使他拥有安全感,有助于平复激动的情绪。切记:不可喂过多的母乳。

按摩腹部:妈妈在手上涂一层婴儿润肤霜,然后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宝宝的小肚子,有助于肠道规律性蠕动,促使宝宝放屁,以排除肠道内的气体,消除肚子的胀疼感。

轻轻摇晃:抱着宝宝,让他脸朝下趴在你放有热水袋的腿上,然后有节奏地轻轻晃动。宝宝会有种温和舒服的感觉,肚子的疼痛不适会逐渐减轻,慢慢安静下来。

包裹宝宝:用小被褥将宝宝松紧适当地包裹起来,这种“襁褓”起到了类似妈妈子宫的作用,唤回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记忆,这种熟悉的温柔的感觉可起到一定的镇静镇痛效果。

换人抱:宝宝哭闹时,换个人抱他,边走动边用嘴在宝宝耳旁发出有节奏地“嘘——嘘——”的声音,怀抱里的宝宝会渐渐停止哭泣,进入梦乡。

关注睡姿:从出生到3个月,宝宝宜采用侧卧位的睡姿,左右两侧交替更换,既防范溢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

贵在预防

?坚持母乳喂养。研究表明,吃母乳的宝宝不易患肠绞痛。

?给宝宝喂奶时,妈妈用手指轻夹自己的乳头,避免宝宝吃得太急、太快,防止吞咽过多的空气。同时,注意不能喂得过饱。

?每次给宝宝喂完奶后,都要把宝宝抱起来竖靠在肩上,轻轻拍他的后背,直到听到他打嗝为止,再将宝宝轻轻放下来。

?对于因便秘而肠胀气的宝宝,3个月内每天喂点葡萄糖水,4个月以上喂果汁、菜汁,若超过两三天仍未排便,可用凡士林润滑过的棉棒伸入肛门内,这种刺激有助于帮助排气、排便。

?对异种蛋白过敏的宝宝,哺乳妈妈不要吃奶粉、牛奶以及刺激性或易过敏性的食物。若是人工喂养,则使用特殊婴儿配方奶粉。

?创设良好的育儿环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让宝宝生活在情绪愉悦的氛围之中。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