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清末民初,国人为何扎堆留学日本?

时间:2024-04-24

黄璐

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民初,掀起一股赴日留学热潮,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董必武等一批军政名人,以及鲁迅、郭沫若、傅抱石、李叔同等文学巨匠、艺术大师,均取径东洋,后学成归国,影响了整个近代中国。

1895年,甲午之战,“蕞尔小国”的日本让自诩“天朝上国”的清王朝割地赔款、受尽屈辱。

这给了闭关自守的清王朝以重重的打击。第二年,宁波、苏州等地精心选拔的13名出类拔萃的青年,由清王朝官方派遣、公费留学日本。

这拉开了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序幕。此后,去日本的轮船常常爆满舱底。在1896-1945年的50年间,中国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当时“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

在留学日本的精英里,产生了诸如周恩来、董必武、蒋介石、蒋百里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军政名人,也出现了鲁迅、郭沫若、傅抱石、李叔同等许多的文学巨匠、艺术大师。

一大批对中国近代史产生诸多影响的人才涌现,他们为何扎堆留学日本?他们又带回了什么?

“取径于东洋,力省效速”

甲午战争后,康有为曾上书皇帝,极富信心地说:“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广土众民,近采日本,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

他对向日本学习非常有信心。而与其说是向日本学习,不如说是把日本当成向西方学习的捷径和中介。

甲午战争的失败、八国联军的入侵,使清政府受到极大刺激。之后,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使中国人对一衣带水的日本如何在明治维新之后变得强大更为好奇——这成为吸引中国学子留学的主要因素。

在当时,有大量观点认为,中国最佳的选择,是在获得日本配合的前提下探求富国强兵的道路,以防御外敌的侵略。

张之洞等封疆大吏积极提倡国内知识分子留学日本——“我取径于东洋,力省效速。”如他在《劝学篇》中所列举的:第一,路近,容易前往;第二,费省,可以多派;第三,文字相近,容易通晓;第四,情势、风俗相似,便于仿行;第五,西学繁琐,凡其中不切要者,日本人已经删节而酌改。

通过日本向西方学习,是为了谋求近便和速效。这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相对来说方便、便宜。

当时,中国人去日本像去上海一样容易,因为不需要签证。到日本的船票很便宜。到横滨最贵的头等舱不过五十四银元,到长崎最便宜的三等舱才六银元。

官派留日的学费,由朝廷供给。每人每年一千二百两,即每月一百两银子。这每月一百两中,二十两是学费,八十两是食宿零用。有的留学生家庭经济比较拮据,也可以申请每月给付家里十两赡费——这是湖北开的先例,以解“去留学人员后顾之忧”。

万人乘上赴日留学的船

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从上海或天津上船,往日本的福冈、长崎、东京进发。

1898年,维新思潮日渐高涨。除清政府派遣的数名以及京师大学堂派遣的31名留学生以外,直隶总督、湖广总督、北洋大臣、两江总督也开始着手。分别派遣了6名、20名、6名、30名留学生到日本学习军事。

经严格选拔的官费学生,大多数成绩非常优秀,专门研究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的日本学者石藤惠秀把这一时期称为“少数优质时代”。大名鼎鼎的陈其美、陈其采、戴季陶、董翰良,后来都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

1901年,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对于刚摆脱旧式教育的中国而言,急需大批掌握各领域新知识的新式人才。清政府采取了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奖励留学以及招聘外籍教师等措施,奖励和鼓励学生留日。

此时,一批知识分子,特别是年轻人更是自发地前往海外留学。这批赴日留学者走出国门,带着拯救国家危亡、增强国家军事实力的抱负。其中,大批学习政法、实业以及军事,而学习法政和师范的人数则更是占压倒性多数,他们希望回国后在新式学堂执教。

去日本留学真正迎来高潮。中国留学生赴世界留学的地域,英美德法俄等国皆有,但在当时东渡日本者占90%以上。从1904年至1905年,留日学生人数从3000人急增至8000人以上。

中国人把学习对象从西方转向日本,带给了日本人莫大的喜悦。自古以来接受日本留学生的中国,“华夷尊卑”被颠覆。

1938年,日本《中央公论》上刊登了一篇《清朝留学生问题》写道:“往昔我国以彼国为师,如今却地位逆转,乃至出现如此多的清国人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孜孜学我日本之盛况。”

留学日本,多出军政人才

在日本,这批赴日留学者学习的不是忠君爱国和尊崇孔孟,而是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师范科、法政科、理财科、商业科以及警务科——通过科系的设置,主要培养的是针对清政府“新政”所急需的人才。

与赴欧美留学者不同,日本本身现代化水平不高,留日学生数相对很多,因而留日学生学术水平相对不足。当时人们戏称留学欧美为“镀金”,留学日本为“镀银”,并有“西洋一等,东洋二等,国内三等”之说。

相比之下,欧美留学生当中的科学家比较多,而留日学生中则涌现较多的政治家、军人、文学家及艺术家。

学政法、军事的极多。因为他们对政治的关心程度更高。其中不乏以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来武装思想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他们在日后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也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预备了大量人才,如黄兴、章太炎、鲁迅等。

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政界名人中,曾经留学日本的,前者有65人,后者有25人。其中包括周恩来、彭湃、董必武、蒋介石、廖仲恺等政界、军界的名人。

在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以及一系列的反日斗争中,留日学生作为一支活跃的实战部队,始终处于核心的位置。

在当时的中国留学生教育机构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是嘉纳治五郎创建的弘文学院。该学院被称为“中国留学生教育的大本营”。

1902-1909年的八年间。该校批准入校的人数达到7192人,毕业人数达到3810人。中国近代文学巨匠鲁迅也曾是这所学校的学生。而后,又涌现了如郭沫若、田汉、夏衍、何香凝等一批文学家、艺术家。

留日学生中的年轻女性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年轻女性也投身这股热潮中。因为经费以及语言的诸多因素,留日女学生在规模和数量上也大大多于留美女学生。官费女子留学的派遣,使得清末女子留学发展到新的阶段。

1907年,仅东京一地就有中国女留学生近百名,1908年,留日女士总数为126名,1909年,达到了149名。

在中国,女性当时仍处于脚裹布缠足、深居家门内的境地,由此便可知女留学生们追求自由和新知的勇气是多么值得称赞。

1904年,秋瑾卖掉嫁妆凑足学费,只身赴日,就读日本实践女校。

尽管留日女生的人数仅有男生的百分之一,但她们通过杂志宣传女子解放以及参加革命斗争的行动和成绩,非常卓著。

这批赴日留学生,通过翻译介绍在日本接触到的西方书籍,将新的思想和学说传播到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清末以日本为模式的教育改革,不仅确立了中国最初的近代教育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大批的新式学堂。

同时,这批接受了西方思潮刺激的赴日留学生们认为,封建王权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最大原因。不久,他们便积极地参加到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等运动中。他们聚集的力量,真正影响了近代中国。

(黄莹荐自人民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