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弘二宝妈+王俊
当孩子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钱”的兴趣时,我们该如何让孩子合理地“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并树立初步的理财观呢?
原始积累,始于压岁钱
绝大多数孩子在上了幼儿园以后,才开始对“钱”有了较为清晰的感知。
这时候,对于年轻的父母而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孩子的压岁钱到底怎么处理。
是全部“充公”,还是帮孩子把所有压岁钱都存起来?选择前者,无疑会让孩子产生失落感,而选择后者,又得考虑“巨款”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程爸爸的做法——
“每年程欣诚收到的压岁钱大致是1万多元,其中爷爷奶奶包给他2000元,外公外婆包2000元,剩下的则是春节拜年时,亲戚朋友给的红包。3岁以前,程欣诚的压岁钱他妈妈基本上全部收走了,但今年春节他对红包的占有欲就完全不一样了,每收到一个红包,他都要拆开数一数,然后郑重地交给他妈妈,再加一句‘帮我保管好。这样的情况下,拿走他的红包而又不给一个说法就完全说不过去了。”
所以,程爸爸的做法,就是跟程欣诚讨论了一下他所收到的红包的构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的红包,寄托了长辈对孙辈的美好祝福,程欣诚可以全部收下来;亲戚朋友给的拜年红包,基于爸妈准备了“拜年”的礼物,而且在遇到对方孩子的时候,还需要包大致等量的红包回礼,所以,这类红包得由爸妈收着。
对于这样的方案,程欣诚接受了,同时小小年纪的他主动提出,每年过年爸妈也要买很多礼物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也愿意出一部分钱,也就是从自己的压岁钱里拿出1000元用来买礼物。
就这样,程欣诚每年能有3000元压岁钱,而且,程欣诚还有了一个能够自主表达孝心的好机会。
由于地区差异以及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同,孩子们的“压岁钱”的构成必定也是五花八门的。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全没收和全数给,都有失偏颇。和孩子约定一个规则,将孩子“自留”的压岁钱控制在几千元以内,非常有必要。
开源节流,钱可以这样“赚”
只有当原始积累不那么雄厚时,孩子才会在平时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赚”更多的属于自己的钱。那么,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让孩子“赚”到更多的钱?
No.1 劳动最光荣
第一个推崇的就只能是做家务活了。虽然在国外的电影里,7岁上下的孩子在给社区居民送报纸、给邻居院子割草赚钱了,但毕竟国情不同,我们还是更现实一点,让孩子帮忙大人分担一些家务活,顺便让他“赚”点小钱吧。淘米做饭、收拾客厅、拖地、洗碗、扔垃圾……都是可以按照一次1~5元不等的价格承包给孩子的。这里要注意几点,其一,这里的家务活特指为全家人受益的家务活,而非洗自己袜子、理自己书桌这些本该属于他承担的范畴;其二,不同家务活应视难易程度酬劳略有不同,并且可视完成质量再酌情增加少许报酬,让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一分辛勤一分收获”;其三,每项劳动的报酬高低是个技术活,过低或太高都会适得其反。
No.2 奖优更要奖进步
孩子期末小测验得了满分,能不能给予物质奖励?笔者认为可以。尤其是孩子进步较大的情况下,更值得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买他心仪已久的礼物是一种奖励,带他去吃一顿念叨了许久的大餐是一种奖励,同样,直接奖励孩子10块钱,告诉他“我们不帮你决定,你现在可以自由支配,买你想买的任何东西”。当然,孩子如果愿意把钱攒起来,下次给自己买一个礼物,也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学习进步了能够“赚”钱。一个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是可以让孩子“赚”到钱的。
小萱妈妈的做法——
小萱上小学后我们就要求她睡儿童房。开始时她很乖,一个人能够睡到天亮。但自从暑假奶奶带她回了一趟老家每天晚上跟奶奶睡以后,再回来晚上睡觉就开始认床了,半夜里一醒来就骨碌爬起来往奶奶房间跑,或者非要叫奶奶过来陪她一会儿。
我们起初也劝说过好几次,但小萱就是改不了,后来我们不得不使出“大招”——跟小萱约法三章,半夜里醒来,先想一想自己是在自己的床上,然后如果闭上眼睛继续睡的话,第一天晚上做到了爸妈奖励1元钱,第二天晚上醒来依然没有吵奶奶就能自己睡觉的话,就奖励2元,第三晚奖励3元……以此类推,最后爸妈能够奖励她10元钱。但是,如果10元奖励拿到以后,小萱晚上又回到以前,那就要一点点扣钱了。结果,皆大欢喜,小萱非常开心地拿到了她的奖励,从此也能在自己的小床上一觉睡到天亮了。
但是,有一点要特别强调,用“金钱”来实施的奖励,千万不可滥用,否则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用钱来明码标价的;更要杜绝孩子做事情用“给钱”当筹码的情况。
有一种做法,叫“理财”
有了原始积累,又有了平时的“小小进账”后,是时候考虑理一理孩子手中的“金钱”了。
钱包,而不是储钱罐
在我们这一代的童年里,总伴有一个储钱罐,几毛几分地往里投,直到某一天,感觉储钱罐满了,然后“哗擦”一声,小小的钢镚儿滚落一地——这个描述很有成就感!但我们的孩子没有必要重复我们的经历,毕竟,时代已经大大进步了。
给孩子一个钱包。鼓励他将平时的零花钱都放在钱包里,攒足了10个1元的硬币,找父母换回1张纸币,赚足了10张纸币,再换一张红红的百元大钞——这样做的好处嘛,一是能精准把握自己“财富”增长情况,二是孩子也因此学会及时地整理自己的所有品。
银行卡,而不是一摞纸钞
正如现在大多数家庭都不会在家里放置太多纸钞一样,给孩子设立一个银行账户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如果孩子年幼尚不能独立设置银行账号,那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银行,用妈妈的身份证给孩子开一个账号,并告诉孩子银行卡的密码。对于孩子而言,这张银行卡,是他自我身份的又一次确认。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很兴奋地将银行卡自己收起来,并且问一堆关于为什么这里面可以放钱,如何去取款机取钱等等的问题。
理财与“置之不理”
孩子的“原始积累”如果达到了一定数额,比如上万元。那么,放在银行卡里置之不理就显然不是一个好选择了。毕竟,孩子的钱也需要“理”一“理”,来对抗通货膨胀。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小小的理财规划:多少份额存定期,多少份额买理财产品,拿多少来交给父母代为购买基金甚至股票等。跟孩子说清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并且,在一个阶段后,例如一年,将所有的理财成果一一兑现。这些初阶的理财知识的教授对于孩子长大后具备立体理财观将大有裨益。
当然,如果父母本人在理财方面偏保守,那么也不妨和孩子商量之后,帮助孩子将钱存成定期,相比于利率极低的活期,这也算是一种“理财”吧。
作者简介:
弘二宝妈,曾任媒体编辑,现为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弘二,保持清醒看世界;宝妈,心怀热忱过日子。一个努力在工作和生活间寻找平衡点的职场妈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