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陈昕晔
“引述2500年前古希腊两个小邦之间斗争乃至战争的故事,形容中美两个大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就是拾人牙慧,不能自圆其说了。”一个现存大国与一个崛起中大国,被如此多的共同利益联结在一起,这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
用历史类比法描述复杂的中美关系的做法相当普遍。“修昔底德陷阱”即是一例。这个词滥觞于哈佛大学贝尔福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主任格里汉姆·埃里森,2012年8月他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修昔底德陷阱已凸显于太平洋”。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研究得出结论——雅典的崛起以及这种崛起在斯巴达引起的恐惧,使两国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埃里森将此称为“修昔底德陷阱”,引申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埃里森在文中写道,如果中国和美国不能做得比古希腊人或二十世纪初的欧洲人更好,那么,二十一世纪的历史学家也将用“修昔底德陷阱”来阐释中美之间的冲突与灾难。
借古喻今具有启发性,但时移世易,如果简单化类比历史,则会误导人们对当下的判断和理解。
正如中国国家主席***2015年9月在美国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演讲时所言,“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那么,中美为何不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核武器国家之间从未爆发过战争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尽管天下仍不太平,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局部战争时起时伏,但世界范围的大战始终没有打起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坐下来谈判磋商,以解决纠纷。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两国关系关乎世界命运。“不冲突、不对抗”将是中美关系的底线。
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会长陶文钊表示,“‘修昔底德陷阱是对历史上大国间关系的总结。毕竟时过境迁,现在是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明多元化的时代。不能以十八、十九世纪的观点看待二十一世纪的国家间关系。”
从20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到2015年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际各界人士都对两场大战进行了反思。历史告诫人类: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历史错误容不得再犯。尤其是核武器出现后,大战一旦爆发,整个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的中外学者以彼况此,用‘修昔底德陷阱来比喻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似有引喻失义之嫌。”
他说,核武器面世后,以其令人毛骨悚然的破坏力,早就打破了这一条规律。否则,以冷战时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全球霸权触发的矛盾之尖锐之持久,第三次世界大战不是早就应该爆发了?“冷战”这一大国争霸的新形式,又如何可能主宰世界政治格局近半世纪之久呢?
而返观冷战史,可以发现一条新规律,亦即核武器问世以来,在核武器国家之间从来就没有爆发过战争,甚至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边界冲突。
基于此,薛理泰说:“引述2500年前古希腊两个小邦之间争斗乃至战争的故事,形容中美两个大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就是拾人牙慧,不能自圆其说了。”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徐进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中美是核大国,核国家之间迄今没有发生过战争。可以说,核武器的存在杜绝了中美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太平洋不是角斗场
中美隔太平洋相望,都是亚太重要国家。正如中国领导人表示的,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而当今亚太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活跃的地区,也是中美利益交织最密集、互动最频繁的地区。两国在亚太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动力正在增加。
同时,亚太也面临各种挑战。一些经济体复苏脆弱,各类安全威胁依然存在。促进亚太和平稳定繁荣,是中美两国的重要使命,也是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
合作是实现各方利益唯一正确的选择。双方都认识到,亚太不应成为中美互相角力的角斗场,而应成为中美加强协调配合的合作社,这符合两国和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
经济上相互依赖并不能保证避免冲突,但确实是阻止冲突的重要力量。中国经济繁荣符合美国利益,反之亦然。
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联系不断拓展。过去9年,中美两国贸易额翻了一番,2015年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超过5580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中产阶层消费能力的提升等,美国的企业界正更多从“中国转型”中获得新的机遇。据预测,2022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进口国,中美两国有望成为彼此最大贸易伙伴,届时美国对华出口将超过5300亿美元,由此生成超过334万个工作岗位。
中国企业在美直接投资已遍布美国45个州。2015年,美国咨询公司“荣鼎集团”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企业累计对美投资将达到1000亿~2000亿美元。将为美国创造20万~40万个就业岗位。这会进一步拉近中美两国商业界和社会之间的联系。
一个现存大国与一个崛起中大国,被如此多的共同利益联结在一起,这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美国,而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也需要依靠中国巨大的市场。
中美关系超越双边关系,体现出其全球意义。两国都是当今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中美互动合作越来越多。
“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可以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去年9月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说,“我们应该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共同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双方合作既包括伊朗核、朝核、南苏丹、阿富汗、中东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也涵盖气候变化、反恐、维和、减贫与发展等几乎所有全球性挑战。中美之间全方位和战略性合作,既说明双方利益共存,也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了正能量和新动力。
对于中美应采取什么措施避免落入陷阱,陶文钊表示,“主要路径是扩大合作与管控分歧。在扩大合作方面,去年两国在伊朗核问题最终达成协议及巴黎气候会议最终达成协议这两件事上,都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在管控分歧方面,中美两国有一些解决不了的分歧,因为解决不了,就要管控。”
正如许多学者和观察家指出的那样,中美之间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关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这个命题是完全不存在的”
中国为何对“修昔底德陷阱”表示关切?因为中国需要在日益复杂严峻的内外挑战之下仍能坚持和平发展,需要让包括美国在内的外部世界真正接受一个快速崛起、和平发展的中国,以确保中国梦的实现不因外部危机、冲突甚至战争而前功尽弃、半途夭折。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016年2月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演讲时也谈到了“修昔底德陷阱”。他说,“大家都说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确实如此。一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搞好了,对两国人民甚至对世界都是有益的。但如果搞不好,有可能掉进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为此,中国国家主席***提出中美双方要共同建设新型大国关系,说到底就是要建设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首先体现在中美两国元首近年来的互动,双方作出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大战略抉择,这是正确判断彼此战略意图的关键作为,使双方能够超越日常出现的紧张和分歧,不在根本问题上犯错。
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访问美国,正式提出中美探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
2013年6月,国家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州举行“庄园会晤”,***用三句话概括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一是不对抗、不冲突;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奥巴马则表示将“探讨构建在互利互尊基础上的国与国之间新的合作模式”。
2014年奥巴马访华期间,***提出了充实新型大国关系的更多具体建议。
2015年9月,***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表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奥巴马也回应称,自己不认同“修昔底德陷阱”,他相信美中两国有能力管控好分歧。
埃里森对中国提出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表示肯定,他说,“一种新型大国关系是寻求规避陷阱及避免战争的一种方法”。
正是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的引领下,“跨越太平洋的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2015年***访美期间,两国元首就双边关系和国际形势深入交换意见,表明双方对发展中美关系高度重视,体现出对深化互利合作的积极意愿,挖掘出中美关系发展的更大潜力。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动力和根基在人民。45年前,来华访问的美国乒乓球队开启了中美民众友好往来的新篇章。今天,两国之间每17分钟就有一个航班起降,平均每天l2万人来往于中美之间。两国在对方国家的留学生总数已逾50万。此外,中方支持未来3年中美两国互派5万名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2016年是“中美旅游年”。这些都将为深化中美合作奠定更加深厚的民意基础。
一些人担心,中国会不会成为美国将来最主要的对手,甚至取代美国?对此王毅表示,“这个命题是完全不存在的。中国虽然已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按照人均计算,我们仍排在世界80名以后。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要聚焦自身的发展。我们不会去和别人竞争,也无意去取代谁。”
王毅还说,为什么中国不会取代美国?很简单,因为中国不是美国。中国就是中国,中国今后也不会成为另一个美国。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多少扩张的基因,也没有多少当救世主的冲动。……即便我们将来进一步发展了,壮大了,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经济总体规模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一,但即便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仍然不是美国。我们会以中国人的方式,以东方人的思维,以更加和谐和包容的态度来与其他国家交往。在国际社会上发挥中国应该发挥的作用。而且那个时候,中美之间的合作会更加深入,更加紧密。
中美不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正如王毅所指出的,“(中美)一旦发生冲突肯定是双输,而合作才能双赢。如果我们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的话,为什么要去进行无谓的零和竞争?我们应该合作,而且完全可以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中美之间具有高度的互补性,我们应该不断发掘中美合作的潜力和空间。”
(韩丽红荐自《环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