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牧村:一支难忘的歌

时间:2024-05-16

上个世纪70年代,关牧村以演唱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作曲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作品而成为蜚声中外的女中音歌唱家。如今,她又荣获了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环境使者”和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的“慈善大使”等多项称号。熟悉关牧村的观众不难发现,在革命老区、在炼钢炉旁、在少数民族地区、在人民子弟兵中、在敬老院和留守儿童中都有她的身影……这些年,她忙于各种公益事业并乐此不疲。

关牧村家宽敞的大厅里挂着她自己的油画作品,色彩丰富浓郁,低调幽雅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桌上,一本以相同名字命名的新书泛着淡淡的墨香。这是一本描述关牧村艺术与人生的书,是她的丈夫江泓先生献给爱妻的礼物。书中有关牧村的两句格言,这是她在生活与处事中悟出的。一句是“平常心是道”,另一句是“简单生活是福”。她常说,一个人有了名气,别人看你很不平常,可你要知道自己始终是一个平常的人。

热心环保的“绿色歌手”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汗的心儿醉了……”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是关牧村的成名曲,再看看她近些年来演唱的歌曲多数都与大自然有关,给人以轻柔舒适的美感,如《多情的土地》、《紫丁香啊白丁香》、《家乡有棵相思柳》、《月光下的凤尾竹》等等,称她为“绿色歌手”一点也不为过。

在2007年的“两会”中,关牧村与一些政协委员联名呼吁将每年的3月31日设为“环保公益日”,希望通过环保日的设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行列中,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关牧村说,这不单单是居住得是否舒适的问题,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关乎人民生活和生命的重大问题。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关牧村提过许多建议。她曾随国家环保局组织的环保大使采风活动来到三峡考察,发现大坝内需要有船只不断地捞起被拦在坝里头的垃圾,不然垃圾就在大坝口堆积成山。于是她就向政协提交议案,认为应该从上游开始治理垃圾和污物的排放问题。

关牧村走到哪里,对环境的关注就到哪里。在云南泸沽湖,她看到了那里的秀美风光,清澈的湖水映衬着雪山,显得格外圣洁。同时,她也了解到当地的排污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许多酒店都直接将污水管伸到了湖里。关牧村感到如果这样长期下去,泸沽湖这片没有机动船、未被污染的处女湖就将会不复存在。于是她立即向国家环保局反映,最后由省环保局出面解决了这一问题。

“慈善大使”的社会责任

和其他政协委员一样,关牧村非常关心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并积极建言献策。

热衷于公益活动的关牧村有很多头衔,她既是中华慈善总会的“慈善大使”,又是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还曾担任了全国青联第五、六届委员及第七、八届副主席。这些大“帽子”可不是随便戴的,关牧村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

在青联任职期间,她经常带领着文艺工作者深入到贵州、云南等贫困山区、边防哨所慰问少数民族群众和边防战士。谈到那里的情况,关牧村深有感触地说,到贫困地区演出,切实感受到了城市与农村间的贫富差距,在有些非常贫困的地方,农民的温饱还没有解决,又怎能谈得上经济发展呢?所见所闻使她意识到,身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帮助国家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为此,她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扶贫活动中,并呼吁全社会去关爱那些贫困人群的生活。

关牧村认为,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关爱弱势群体的意义,感知他人、关心他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去年,她接到北京松堂关怀医院老人们的来信,信中说医院里的很多老人都是关牧村的歌迷,他们非常希望能听到关牧村的歌声。看到这封信后,关牧村专程来到医院,并带来了她的专辑和一万元钱,现场为老人们演唱。今年春节前,她又一次来看望这些老人。老人们说话吐字不清楚,一个个像孩子一样哭出了声,她一边逐个安慰这些老人,一边亲手喂他们喝腊八粥……松堂医院还专门命名了一个房间为“关牧村爱心小屋”。关牧村说,其实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并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而她提议设立爱心日,是希望在社会中营造互助互爱的氛围。

把磨难变成财富

说到“关牧村”这个名字的来历,她说:“新乡渭河,是古代著名的牧野之战的战场,所以这个地名就叫牧野,当地人俗称叫牧村,所以我就叫牧村,我弟弟叫牧野,我哥哥叫牧园,3个人加起来是原、野、村。”

在关牧村10岁那年,母亲因患胃癌离开了人世。妈妈临终前叮嘱她:“你一定要唱出来。”这话对关牧村走上艺术的道路影响很大。回忆起首次登台演唱的情景时,关牧村说:“第一次登台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时我并没有想到自己会走上声乐之路,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医生,去治病救人。不过,母亲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她的话一直在鼓舞着我。”

关牧村的童年很不幸,4岁时父亲被打成右派,后来母亲又去世,她13岁那年父亲被迫离开了天津。关牧村的哥哥下乡后,她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弟弟,仅靠父亲每月勒紧裤腰带从山西寄来的一点钱生活。姐弟俩住在一间12平方米的斗室内,屋内只有一张缺腿的床,上面是露着棉絮的被褥。一次,关牧村得知弟弟居然背着她去卖血,用卖血得来的钱去买回大米,她内疚地一把将弟弟抱在怀里。

由于生活的磨难,关牧村初中毕业时到天津钢锉厂当了一名车工。关牧村说,她永远也忘不了厂里那些好心的师傅对她的帮助。工人师傅平日非常关心她,而且支持她去参加演出。厂里每次开会,会前都要安排她唱歌,这几乎成了惯例。后来,她被借调到了天津歌舞剧院,可工厂涨工资的时候,师傅们又给她涨了一级工资,她才走。关牧村说,那些善良的工人师傅待我,就向对待自己的小妹妹一样。关牧村说,别人给她的帮助,她永远也不会忘记。

一直在苦难中的关牧村并没有怨恨生活,苦难反而成了她的财富。正是经受住了这些苦难,她才拥有了内心的丰富。关牧村说:“正是那些坎坷的经历,才让我在歌唱中表现出了复杂而细腻的情感。”

1977年,关牧村终于成了天津歌舞剧院的一名专业演员。

近30年来,关牧村在声乐艺术上取得了—系列成就,她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称号。

结识施光南,

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进入天津歌剧院后,关牧村结识了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自此,关牧村的艺术人生进入了最为辉煌的阶段。

在琴房旁,听了关牧村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等几首歌之后,施光南大为振奋,像是找到了苦寻未果的知音一样异常兴奋。“你唱出的意图和效果正是我心中所构想的!”从此,施光南开始不断地给关牧村写歌。从此,关牧村与施光南的师生情谊更加深厚了,天津的音乐界甚至称施光南与词作家韩伟和关牧村合作为“铁三角”。事实证明,正是那些歌曲为关牧村的艺术之路带来了无数的鲜花与掌声。施光南的夫人洪如丁后来回忆说:“光南与关牧村的合作可谓相得益彰。由于关牧村的演唱,光南创作的歌曲才会以如此美妙的声音播洒人间;关牧村如果没有遇到施光南,也不会演唱这么多动听的歌曲。我感谢关牧村,在光南去世后,只有她一直在舞台上、荧屏上演唱着施光南的歌曲。她用自己的歌声让光南永远活在了人民心中。”

可惜天妒英才,施光南还不到50岁便猝然辞世。说到恩师,关牧村不禁眼含泪水,回忆如抽丝剥茧般,不时再现她内心深处最隐蔽的痛楚。“施光南曾经想为我创作一部歌舞剧《吉卜赛女郎》,他有了想法后,还专门在钢琴上弹奏给我听。可惜,还没有落实到纸上,就由他永远地带走了。现在想来还是觉得非常遗憾。”

美好爱情,温馨家园

说起家,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正是因为想找到一处能安身的家,关牧村才与江泓走到了一起。

其实,关牧村与江泓认识已经有十几年。关牧村是全国青联第五、六届委员,第七、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与团中央有整整20年的工作关系,而江泓也在团中央工作多年。关牧村经常参加团中央组织的一些公益活动,那时他们双方接触时也只谈一些工作。1994年的一天,因演出的事情江泓去了关牧村的家,当时,正赶上关牧村从外地演出回来,关牧村正忙着把孩子换下来的衣服丢进洗衣机,见江泓来了,赶紧收拾屋子然后到厨房去烧水。江泓不解地问关牧村:“你这个大名人怎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没想到,你每次演唱时哪来的那么饱满的热情?”

当时关牧村什么也没说,一向好客的她执意要留江泓在家里吃饭,沏好茶后,她就去买菜,回来后很麻利地给江泓做了一顿挺不错的家常饭。

接触多了,江泓渐渐地了解了关牧村,他想,不能再让她这样下去了,我一定要让她幸福,让她能快快乐乐地生活。

后来,关牧村得知江泓的个人生活也不顺利。他们相处的时间长了,彼此发现对方就是自己多年来一直等待的那个人……

1998年6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关牧村与江泓并肩走进了办事处领了结婚证。“当时,我俩表面很平静,内心却像汹涌的江河。我们等待这一天已经太久太久了,不要说外界的压力,就是与自己也不知斗争了多少回。”就这样,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关牧村特别高兴。她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开心地说:“当有一天,我现在的丈夫江泓把一串玫瑰园房子的钥匙交到我手上时,我非常感动。多年来我独自一人在外打拼,突然有人来帮我,我觉得他就像大哥一样。”“最牵动我心的是那琴房,那是江泓刻意为我设计的,施工时我去外地演出。等我回来,他把我领到琴房去看,我一下子被惊呆了。”

关牧村,这位已经55岁的女中音歌唱家毫不掩饰自己对家庭生活的眷恋。她说:“家就要简洁、实用、温馨,家里有丈夫和可爱的儿子,即使到国外也惦记着能快点回来。美国欧洲当然吸引不住我,只有在家的时候,我才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轻松和愉快。”

前不久,笔者在一篇文章里,读到了关牧村的丈夫江泓的一段真情自述:

手中捧着鲜红的结婚证,我们相视而笑,彼此读懂了对方眼里的幸福和踏实,在我们饱经了生活的坎坷之后,终于有了可以相濡以沫的终生伴侣!

歌者,做人比唱歌更重要

在舞台上红了近三十载而不衰的关牧村,常常在道义和责任的放大镜下思考自己不为人知的心事。“在我童年最艰难的时刻是许多好心人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热情地鼓励我支持我,我现在要去回报他们,回报社会,去温暖更多的人。”于是,在关牧村参加的演出中,义演就占去了一半。

在铁道兵某部开掘隧道的行动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塌方将几位年轻战士与大山永远融在了一起。此时,塌方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发生,但战士们沉浸在悲痛中,死活也不肯离去。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正在不远处参加公演的关牧村赶到现场,眼含热泪唱起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歌声中,独唱变成了合唱,最终战士们默默地撤出了隧道。

熟悉关牧村的观众不难发现,在革命老区、在炼钢炉旁、在少数民族地区、在人民子弟兵中、在敬老院和留守儿童中都有她的身影……这些年,她忙于各种公益事业并乐此不疲。作为歌者,关牧村说做人比歌唱更重要,这说明了关牧村对艺术、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

在经历了艰辛和磨难之后,关牧村变得更加成熟,她的歌唱艺术也日臻完美。人们每每提及她的歌,总忍不住感叹她的为人,而人们在言及她的为人时,又念念不忘她的歌。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已经与她千锤百炼的歌唱艺术融为一体,成为艺术领域一道靓丽的风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