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亲子伴读 祖孙共享翰墨书香

时间:2024-05-16

您有没有这样的焦虑?在当今电子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大多读图而不读书了;看改编的电影电视剧,而不读名著原版了;甚至阅读报刊,都只看标题不看内文了……别抱怨孩子,看看我们大人都做了些什么,喜欢些什么。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样板。身为长辈的我们,您愿意以身作则,从麻将桌旁或电脑扑克中抽离出来,陪孩子们读读书、逛逛书店、泡泡图书馆,讨论一下《水浒传》或者莎士比亚吗?读书不是一种天生的习性,通常,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就是我们大人陪伴、熏陶的产物。

国家特级教师伴读经验谈——

陪“太子”读书的小体会

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其实就是养成他动脑思考的习惯

孙子上学之前,我日常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给他念故事、讲故事。后来孙子自己能识字读书了,我还是跟他一起读书。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孙子升入了理想的初中。回顾这些年“陪太子读书”的经历,我还是很有些感想和经验的。

从孩子能自己看书的第一天起,我就注意培养他阅读的兴趣,现在看起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孩子喜欢看书,而且兴趣广泛、口味杂,什么书都看,知识面很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小心地处理了字和画的关系。小孩子都是喜欢看图的,我当然也支持他看好的绘本、连环画、漫画书,但到他能识字断文的时候,我就想方设法让他多看文字,而少接触漫画书。看图和看文字,就像口味一样,米饭吃习惯了,虽然也会馋汉堡薯条,但不至于因为有了炸鸡腿就不吃饭。在读图时代培养孩子的阅读文字偏好,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文字不提供直观唯一的信息,需要读者用心感受,用脑子思考,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图像和影像是一种让人大脑发懒的信息传递,而且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以《红楼梦》为例,文字说林黛玉行动如“弱风扶柳”,哭得“梨花带雨”。本来有很多种可能性,各人对风中弱柳和带雨梨花的记忆、印象不同,用它来形容人,又需要加上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用图像表现出来,林黛玉就是陈晓旭那个样子,完全不需要主动地回忆、思考和想象,只是被动接受。所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文字的习惯,其实就是养成了动脑思考的习惯。

要求孩子讲述阅读的内容,

锻炼他的表达和转述能力

陪孩子读书中还有个矛盾:我和孙子喜欢看的书往往不一致。我推荐他看的他不喜欢,他喜欢看的我又看不下去。这本来是正常的情况,老人和孩子的阅读偏好怎么可能相同呢?我的基本原则是,尽量照顾孩子,让他自己选择。我推荐给他的书,他要是不喜欢就算了,绝不勉强。而他喜欢看的儿童文学类书,只要不是太糟糕的,我一般都放开让他看。但问题渐渐显露出来,他看的书我一点儿不知道,两人便没有共同语言了。

最开始,我还强迫自己跟上孩子的步伐,他看什么书看得哈哈大笑乐不可支,我就跟在后面读。可有些东西,我真是读得味同嚼蜡,怎么办?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不给自己找罪受了,我要求孩子读完后讲给我听。讲长讲短都行,这就锻炼了孩子表达和转述能力,如果他要讲长,就需要自己发挥创作,简单地讲,则锻炼概括能力,而我也免了活受罪。

用“三步上篮”的方式

引导孩子读经典名著原作

我们礼尚往来,我也会为孙子讲我自己读的书,讲那些我推荐的名著。他听着有趣,也就慢慢愿意捧“大部头”看了。世界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接受了时间的考验,其知识养分自然是时下的流行读物没法比较的。但正因为这样,其往往需要读者在阅读时有更多的思考,会让人觉得很累。我的经验是,阅读名著是一种智力挑战,属于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始读,读出味道来了,对于那些小儿科的读物,自然就没兴趣了。

我是用“三步上篮”的方式“勾引”孩子上道的。第一步是讲名著故事,中间故意留点儿悬念。如果孩子听听就完了,不想刨根究底,就算了不要勉强。如果孩子还想追究一下那些悬念,就进入第二步,翻到图书相关的位置,让他自己看。如果他看完指定的那几段或者几页,解开了疑团,就可以乘机鼓励他:看名著也没那么难吧?让他觉得有趣,愿意继续深入,甚至看完全本。这就是第三步。

我不赞成让孩子读名著的简易版本,名著的精髓往往在于其思想,而不是故事。可孩子通过简易本,知道了几个主人公的名字和主要的故事情节后,往往就以为自己“读过”这本书了,应付考试没问题,向人显摆时提到也能对付了,以后就不会再读原著。这种做法看似照顾孩子的阅读水平,其实是培养他们偷懒取巧,万不可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