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王 静
众所周知,在“5·12”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的两小时内,温家宝总理就赶赴灾区,把救灾指挥部设立在地震现场;24小时之内,成都就集结了2万部队官兵。于是,生命奇迹在地震灾区一个接一个出现。
中国政府如此迅速的抗震救灾反应,激发出全中国人民空前的爱国热情,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快速迎战地震灾害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技术支撑与组织管理体系?
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乔森介绍,这次地震灾害快速救援背后主要依赖两套系统:一套是高技术系统,一套是组织管理系统。正如外电评价的那样,“中国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有所准备”。
后方的“前沿阵地”
作为中国地震局直属科研机构,地球物理研究所是最早获取汶川地震信息的单位之一。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监测网之外,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拥有一套与地震台网中心一样的数字地震数据备份中心,以备有关系统出现技术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正常运行时发挥作用,并做到互为备份。
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与地震台网中心同时监测到汶川地震信息,地球物理所即刻启动应急预案,与此同时,汶川发生地震的消息通过中国地震局报告党中央、国务院;
14时45分,根据预案由副所长杨建思组织作现场工作准备;
15时30分,召开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对班子成员工作进行具体分工;
16时30分,研究所组建的救援队前往机场与中国地震救援队汇合,奔赴地震灾区;
随后,研究所组织编写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川汶川地震应急响应工作快报》(以下简称《快报》)。在第一号《快报》中,研究人员从地震社会学的角度对地震现场工作提出了重要建议,并报送中国地震局值班室、震灾应急救援司、监测预报司;
5月13日8时45分,地球物理所就汶川地震发展趋势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已向抗震救灾指挥部传递了11份《快报》。
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建设以前,中国地震学家主要依靠模拟地震仪器台站的数据,监测、预测、分析地震。可是,当大地震来临时,模拟台站的记录很容易出现限幅,无法发挥作用。1976年唐山地震时,科学家在华北地区的模拟台站上找不到有用的记录,当时的中国地震局不得不派出8支队伍,从8个不同方向、用了近6个小时才确认震中。而这次汶川地震,科学家运用数字台网的数据仅用了10分钟,就初步确定了地震的发震时间、震级和震中,从而为紧急部署抗震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他们把这项工作称为后方的“前沿阵地”。
地震十多天来科研人员日夜奋战,一边根据数字台网提供的资料,深入开展地震震源机制、破裂过程、地震参数精定位、视应力和应力降、设定地震影响场计算等研究工作;一边把研究结果整理上报中国地震局,为前方抗震救灾、地震应急、震后趋势判定、稳定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其中,我国著名地震科学家陈运泰院士等人通过分析大量地震记录,按照国际科研机构的惯例计算出地震的矩震级,对这次汶川地震的参数进行了详细测定,为修订汶川地震震级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地震震级最后校准为里氏8.0级。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也为此次地震发生后的快速救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系统是一个建立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系统(RS)之上的应用平台。通过这一基础平台,科技人员可利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和地震灾害损失数学经验模型,快速评估出地震发生后可能发生的破坏情况和基本救灾需求。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系统还与各省级人民政府指挥部、中国地震局指挥部之间,设有2兆卫星带宽的IP网络平台,可架设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实时图像(MPEG-2)和语音(VOIP)传输,并为现场指挥部用户提供10兆以太网接口,供用户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利用无线网状网(MESH)和无线城域网(wimax )等网络技术,可搭建灾区的无线宽带网络,为地震监测和强震观测的数据以及重灾区灾害图像的传输提供保障。
搜救方面,在2001年~2003年间,中国地震局设立了地震救助生命搜索与定位技术研究,完成了光学生命搜索与定位系统、红外热成像生命搜索与定位仪、地震灾害现场生命搜索与救援支持系统等的研究工作。如,能把废墟看得清清楚楚的“蛇眼”,即“光学生命探测仪”,主体非常柔韧,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仪器前面装有细小的探头,可以360度旋转,能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基本确定被埋入所处的位置和被困地形。在实际救援时,它可以不伤着被埋压人员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利用这类观察器就可把瓦砾深处的幸存者营救出来。
在2004年~2005年间,中国地震局编制完成了地震现场搜救辅助决策软件,为救援队的各种信息进行多种模式的查询,分析已有历史记录,以及在实施救援过程中提供救援辅助指挥功能等等。
正是这一系列科研工作的完成,人们在电视屏幕上才看到了汶川地震救援的迅捷行动。
有序有效,缘自应急预案的制定
“地震后开展紧急救援,除了必需的技术支撑之外,还必须具有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指挥体系。这套系统在2003年SARS之后得到进一步完善,其中包括由多部门和部队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这项制度常规状态下每年定期召开会议。”乔森介绍道,“中国地震局于2006年进一步修订、完善并发布了《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这次地震后国家采取的行动就是按照这套工作程序开展工作的。”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在工作原则中指出,省级人民政府是处置本行政区域重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发生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由中国地震局实施国家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行动。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由平时的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转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
一位研究人员介绍,地震灾害发生时,根据情况分级启动应急响应。本次汶川地震属于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了I级响应,政府各部门在《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中职责分明,因而人们在新闻报道中可看到,这次救灾工作显得有序和有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薛澜解读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时介绍,2003年的SARS对中国整体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影响很大。此前,中国在应对这样原因不明的事件时存在一些缺陷,包括怎样及时向公众沟通、公布相关情况,怎样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力等。
国家应急管理的完善主要是建立“一案三制”。一案,指国家的总体应急预案,相当于行动纲要和指导性文件。《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是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之一。
三制,首先涉及法制。应急管理需要非常措施,并保证措施能够有效执行,因而需要相关的法律依据。相关法律在突发事件的处置上,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开始了草拟,并进入到立法程序。第二是体制。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原来比较常见的是事件发生之后成立一个指挥部,处理结束以后把指挥部解散。SARS发生以后,国家开始寻找新的机制,如北京市成立了突发事件处理办公室,开展相关的工作。第三是机制。在突发事件来临后,各个部门如何更好地组织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力,如信息发布、资源的调动等等,属于整体的机制体系,已经有一整套工作方案。
自2006年《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发布后,在中国地震局的组织指导下,各级政府及各省(市)地震部门多次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的演习,为应对突发事件作了充分准备。正因为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汶川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编辑郑钊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